資源簡介 10、戲曲臉譜【教學目標】1.通過教師的“川劇變臉”表演和臉譜展示,引發問題,激發學習興趣。2.穿越到周朝,了解戲曲臉譜的起源。3.以竇爾敦、張飛等臉譜為例,感受臉譜色彩的對比之美、構圖的變化之美和紋樣的寓意之美,培養學生對戲曲臉譜藝術的欣賞能力。4.通過欣賞歷代戲劇人物名畫,看教師從色彩、構圖、紋樣三方面為變臉老師畫一幅水墨臉譜,感受水墨的交融之美。5.學生根據爸爸的長相、職業和性格,創作畫水墨寫意臉譜作品,體驗傳承國粹。6.通過“別樣的爸爸”凈角臉譜展,感受戲韻丹青表意傳神的魅力,激發學生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感受戲曲臉譜色彩的對比之美、構圖的變化之美和紋樣的寓意之美。教學難點:為爸爸畫一幅寫意戲曲臉譜,體驗戲韻丹青的國粹交融之美。【教學過程】導入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變臉大師,趕快坐好,精彩的表演馬上就要開始了。注意看,他變了幾張臉,每張臉都是什么樣的?趕快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張老師精彩的表演。問題一:張老師變了幾張臉譜?問題二:趕快在你的桌上找一找,找到了就帶到前面來,你這么快就找到了,你是怎么認出他的?你們都能抓住色彩和圖像的特征記住他們,真是一種非常好的觀察方法。現在請四周的同學把剩下的臉譜帶上,站起來面向中間。問題三:看到這么多臉譜,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疑問嗎?相信通過這節課的深入學習,這些疑問都能迎刃而解。現在老師就告訴你一個小秘密,這些臉譜都是京劇中的凈角臉譜。京劇是戲曲中的精華,所以稱為中國的國粹,京劇分為生旦凈丑四個行當,戲曲臉譜主要是男演員中凈和丑的臉部化妝,其中凈角臉譜變化最豐富,所以我們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凈角臉譜的藝術之美。二、探究學習(一)臉譜的起源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戲曲臉譜是怎么來的?讓我們穿越到周朝,去尋找答案吧。問題一:你找到最早的臉譜了嗎?問題二:這些儺面具是干什么用的?問題三:為什么能驅鬼辟邪呢?(二)色彩-----對比之美看來臉譜強烈的色彩,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說道色彩,我想到了幾句歌詞:看這張臉譜就是歌中唱到的藍臉的竇爾敦。問題一:竇爾敦的臉部主色調是什么?分布在哪?問題二:還有什么顏色問題三:為什么要用這些顏色呢?問題三:你了解竇爾敦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問題四:臉譜的顏色,和什么有關呢?問題五:通過視頻內容的了解,你覺得這四個臉譜的顏色合適嗎?(小組討論)問題六:如果不合適,你覺得換個什么顏色更能表現出他的性格?俗話說,遠看顏色近看花,便能寓褒貶、別善惡,這里的“花”指的就是臉譜的構圖。讓我們從下面這個小故事開始,探索臉譜構圖的奧妙吧。(三)構圖----變化之美問題一:他是誰,你能說說張飛長得怎么樣?問題二:猜猜他是什么性格的人?問題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根據張飛的長相和性格,你覺得哪個眼睛最像他的大環眼,一瞪眼,就能讓人膽顫心驚。問題四:那個鼻窩更能表現出張飛的大胡子,耿直不修邊幅的樣子?問題五:那個眉毛能表現出他怒發沖冠?問題六:公布答案,還差點什么?問題七:整體看像什么?如果老師說里面藏著一只蝴蝶,你能找到嗎?問題八:這些圖案都是順著哪畫出來的?問題九:你為什么曉得的那么開心?問題十:你能幫這些臉譜找到合適的譜式名字嗎?(同桌討論)除了這些五官的圖案以外,臉譜中還有一些特別的紋樣。(四)紋樣------寓意之美問題一:這些紋樣你認識哪?在哪見過它?有什么意義?問題二:與真實的三叉戟相比,有什么相同與不同?問題三:看看這些紋樣跑到了哪?問題四:這幾個你猜不出的紋樣,根據寓意再來猜猜看?問題五:這些紋樣放在臉譜中又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呢?這些紋樣有動物、植物、生活用品等無所不有,各自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這就是紋樣的寓意之美。戲曲臉譜在舞臺上表演用的,在沒有相機等現代化設備的年代,如何把這些瞬間的美保留下來呢?讓我們一起到中國大劇院第三展廳去尋找答案吧。三、欣賞首先進入第一展區“清平屬國畫人物畫”,看文字說明。問題一:看完介紹,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第二展區,是晚清畫家沈元圃先生的工筆寫生戲畫像《同光十三絕》。看細節,任務的臉色和衣服上的花紋極其細致費工。第三展區這些作品和前面那些細致的工筆人物畫相比,有什么不同?第四展廳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四、示范師:看完這么多大師的作品,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根據張老師的性格、長相和職業,給張老師設計一個京劇臉譜,你們大家拭目以待。五、創作師:我的作品完成了,張老師跟你的爸爸年齡差不多,你也來根據爸爸的性格、長相和職業,給爸爸設計一個屬于他的臉譜吧。六、展示師:畫好的同學就把作品掛到展區中。孩子們快點坐好,“別樣的爸爸----------戲韻丹青凈角”臉譜展馬上開始。首先掌聲有請張老師和我們一起觀展。張老師,您來評價一下孩子們這節課的表現吧。如果張老師就是你的爸爸,把作品帶回家,你會對爸爸說什么?我來猜猜這幅作品中的爸爸┄┄我猜的對嗎?七、拓展師:課后大家可以把作品帶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分享這節課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