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復習地圖突破內容預覽Part01必記教材地圖Part02填圖突破Part01必記教材地圖1.亞洲在世界的位置2.亞洲的范圍3.北美洲的位置與范圍4.七大洲面積比較5.亞洲地理分區6.亞洲的地形7.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8.北美洲地形9.亞洲的氣候類型10.北美洲的氣候類型1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12.日本的地形13.日本及附近地區的火山地震帶14.日本主要工業產品的輸出15.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帶16.東南亞在世界的位置17.東南亞的地形18.經過馬六甲的航線19.東南亞國家主要農作物的分布20.中南半島河流與城市分布21.印度的地形22.孟買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23.南亞每年1月、7月盛行風向24.印度水稻、小麥的分布25.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26.印度軟件外包產業中心的形成年代與分布27.俄羅斯的地形28.俄羅斯氣候分布29.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的分布30.俄羅斯鐵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31.五海通航Part02填圖突破1、亞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東、西),北半球(南、北)。(2)緯度位置:從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看,亞洲跨熱、溫、寒帶,大部分地處北溫帶。(3)海陸位置:東臨F太平洋,南臨G印度洋,北臨E北冰洋,西與B歐洲接壤,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H里海、大高加索山脈、M 黑海、土耳其海峽,西南隔A蘇伊士運河與C非洲相望,東北隔D白令 海峽與北美洲相望。2、亞洲的自然環境(1)山脈:①烏拉爾山脈 ,②喜馬拉雅山;⑥大高加索山脈,⑦大興安嶺,⑧秦嶺,⑨太行山脈;(2)半島:③阿拉伯半島,④印度半島,⑩中南半島;島嶼:⑤臺灣島;(3)河流:A鄂畢河,B葉尼塞河,C勒拿河,D黃河,E長江,F瀾滄江,G恒河,H印度河,平原:I東北平原。(4)A、B、C三條河流注入北冰洋,D、E、F三條河流注入太平洋,G、H兩條河流注入印度洋。可見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這反映出亞洲地勢的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3、亞洲的氣候(1)氣候類型:①是寒帶氣候,②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③是溫帶季風氣候,④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⑤是熱帶季風氣候,⑥是熱帶雨林氣候,⑦是地中海氣候,⑧是熱帶沙漠氣候,⑨是高原山地氣候。(2)全年高溫多雨的是⑥(填圖中的序號)。(3)冬雨型的氣候類型是⑦(填圖中的序號)。(4)亞洲的氣候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廣布和季風氣候顯著。4、日本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1)海洋:E日本海,H是太平洋,M是瀨戶內海。(2)國家:A韓國,B朝鮮,C中國,D俄羅斯。(3)日本是個多山的國家,最高山為F富士山;平原狹小,最大平原為G關東平原。(4)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便于原料、燃料 的進口和 工業制成品 的出口。5、東南亞的范圍(1)國家:K是 緬甸,J是 泰國,H是 柬埔寨,I是老撾,E是越南,C是馬來西亞,A是新加坡,D是文萊,B是印度尼西亞,F是東帝汶,G是菲律賓。(2)范圍:①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②馬來群島,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3)圖中a河流的名稱是:瀾滄江。6、東南亞的地理位置。(1)圖中A為太平洋,B為印度洋,C為大洋洲,E為馬六甲海峽,F為中國的南海。(2)E海峽處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3)地形:中南半島的山脈、大河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4)河流:中南半島的河流多是國際河流,受地形影響,多自北向南流。(5)城市:中南半島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7、印度的地理位置與范圍。(1)海陸位置:印度東臨A孟加拉灣,西臨B阿拉伯海,南臨C印度洋。(2)相對位置:陸上鄰國①巴基斯坦,②中國,③尼泊爾,④不丹,⑤孟加拉國,⑥緬甸;隔海相望的國家⑦斯里蘭卡,⑧馬爾代夫。(3)緯度位置:印度主要位于熱帶,北部主要位于北溫帶,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為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4)主要城市:首都D新德里,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發源地E班加羅爾。(5)印度的“圣河”⑨恒河,注入孟加拉灣。8、印度的自然環境。(1)主要城市:首都是①(填序號);②是加爾各答,是麻紡織工業中心;③是孟買,是棉紡織工業中心;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④(填序號)。(2)河流:c 雅魯藏布江,上游在我國境內,流出我國之后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自北向南注入 孟加拉灣。(3)地形地勢: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北部是d喜馬拉雅山山脈,中部是g恒河平原,南部是i 德干高原,e是西高止山山脈,f是東高止山山脈。9、俄羅斯的自然環境(1)山脈:①烏拉爾山脈。(2)地形區:A是東歐平原,B是西西伯利亞平原,C是中西伯利亞高原,D是東西伯利亞山地。10、俄羅斯。(1)城市:①為首都莫斯科,②為第一大城市圣彼得堡,③為新西伯利亞,④為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2)島嶼:A為薩哈林(庫頁)島,B為勘察加半島,海峽:C為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也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線。(3)海陸位置:D為波羅的海,E為黑海,F為北冰洋,G為太平洋,俄羅斯地跨亞洲和歐洲,是歐洲國家。(4)緯度位置:北極圈(重要緯線)穿過其北部,大部分位于北溫帶(溫度帶),北部的部分地區位于北寒帶 帶(溫度帶)。(5)半球位置:從東西半球來看,俄羅斯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俄羅斯位于北半球。(6)圖中H為勒拿河河,I為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自北向南流,注入里海。J為貝加爾湖,O為里海。(7)工業區:Ⅰ為圣彼得堡工業區,Ⅱ為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Ⅲ為烏拉爾工業區,Ⅳ為新西伯利亞工業區。(8)俄羅斯工業區主要分布在礦產資源附近。(9)俄羅斯的交通運輸部門齊全,交通運輸線路主要分布在歐洲(選填“亞洲”/“歐洲”)部分。亞洲部分的鐵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復習地圖突破內容預覽Part01必記教材地圖Part02填圖突破Part01必記教材地圖1.亞洲在世界的位置2.亞洲的范圍3.北美洲的位置與范圍4.七大洲面積比較5.亞洲地理分區6.亞洲的地形7.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8.北美洲地形9.亞洲的氣候類型10.北美洲的氣候類型1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12.日本的地形13.日本及附近地區的火山地震帶14.日本主要工業產品的輸出15.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帶16.東南亞在世界的位置17.東南亞的地形18.經過馬六甲的航線19.東南亞國家主要農作物的分布20.中南半島河流與城市分布21.印度的地形22.孟買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23.南亞每年1月、7月盛行風向24.印度水稻、小麥的分布25.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26.印度軟件外包產業中心的形成年代與分布27.俄羅斯的地形28.俄羅斯氣候分布29.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的分布30.俄羅斯鐵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31.五海通航Part02填圖突破1、亞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東、西), 半球(南、北)。(2)緯度位置:從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看,亞洲跨熱、溫、寒帶,大部分地處 帶。(3)海陸位置:東臨F 洋,南臨G 洋,北臨E 洋,西與B 洲接壤,分界線為 、 、H 、 、M 、 ,西南隔A 運河與C 洲相望,東北隔D 海峽與 洲相望。2、亞洲的自然環境(1)山脈:① ,② ;⑥ ,⑦ ,⑧ ,⑨ ;(2)半島:③ ,④ ,⑩ ;島嶼:⑤ ;(3)河流:A ,B ,C ,D ,E ,F ,G ,H ,平原:I 。(4)A、B、C三條河流注入 洋,D、E、F三條河流注入 洋,G、H兩條河流注入 洋。可見河流呈 狀流向周邊的海洋,這反映出亞洲地勢的特點是 。3、亞洲的氣候(1)氣候類型:①是 ,②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 ,⑥是 ,⑦是 ,⑧是 ,⑨是 。(2)全年高溫多雨的是 (填圖中的序號)。(3)冬雨型的氣候類型是 (填圖中的序號)。(4)亞洲的氣候特征:氣候 、 氣候廣布和 氣候顯著。4、日本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1)海洋:E ,H是 ,M是 。(2)國家:A ,B ,C ,D 。(3)日本是個多山的國家,最高山為F ;平原狹小,最大平原為G 。(4)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工業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便于 、 的進口和 的出口。5、東南亞的范圍(1)國家:K是 ,J是 ,H是 ,I是 ,E是 ,C是 ,A是 ,D是 ,B是 ,F是 ,G是 。(2)范圍:① 半島,以 氣候為主;② 群島,以 氣候為主。(3)圖中a河流的名稱是: 。6、東南亞的地理位置。(1)圖中A為 洋,B為 洋,C為 洲,E為 海峽,F為中國的 海。(2)E海峽處于 半島和 島之間。(3)地形:中南半島的山脈、大河具有 的特點。(4)河流:中南半島的河流多是國際河流,受地形影響,多自 向 流。(5)城市:中南半島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 。7、印度的地理位置與范圍。(1)海陸位置:印度東臨A ,西臨B ,南臨C 。(2)相對位置:陸上鄰國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隔海相望的國家⑦ ,⑧ 。(3)緯度位置:印度主要位于 帶,北部主要位于 帶,大部分地區屬于 氣候,氣候特征為 。(4)主要城市:首都D ,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發源地E 。(5)印度的“圣河”⑨ ,注入 灣。8、印度的自然環境。(1)主要城市:首都是 (填序號);②是 ,是 紡織工業中心;③是 ,是 紡織工業中心;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 (填序號)。(2)河流:c 江,上游在我國境內,流出我國之后稱為 ,自北向南注入 。(3)地形地勢:地勢南北 ,中部 ;北部是d 山脈,中部是g 平原,南部是i 高原,e是 山脈,f是 山脈。9、俄羅斯的自然環境(1)山脈:① 山脈。(2)地形區:A是 平原,B是 平原,C是 高原,D是 山地。10、俄羅斯。(1)城市:①為首都 ,②為第一大城市 ,③為 ,④為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 。(2)島嶼:A為 島,B為 半島,海峽:C為 海峽,是 洲和 洲的分界線,也是 洋和 洋的分界線。(3)海陸位置:D為 海,E為 海,F為 洋,G為 洋,俄羅斯地跨 洲和 洲,是 洲國家。(4)緯度位置: (重要緯線)穿過其北部,大部分位于 (溫度帶),北部的部分地區位于 帶(溫度帶)。(5)半球位置:從東西半球來看,俄羅斯大部分位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俄羅斯位于 半球。(6)圖中H為 河,I為歐洲第一長河 河,自 向 流,注入 。J為 湖,O為 海。(7)工業區:Ⅰ為 工業區,Ⅱ為以 為中心的工業區,Ⅲ為 工業區,Ⅳ為 工業區。(8)俄羅斯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附近。(9)俄羅斯的交通運輸部門齊全,交通運輸線路主要分布在 (選填“亞洲”/“歐洲”)部分。亞洲部分的鐵路主要分布在 地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中復習地圖突破-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中復習(人教版)(原卷版).docx 期中復習地圖突破-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中復習(人教版)(答案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