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1 群落的結構 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1 群落的結構 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1節 群落的結構
【學習目標】
1.通過探究學習,認識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種間關系,明確研究群落水平問題的意義。(生命觀念、科學思維)
2.通過探究學習,認識群落的空間結構、季節性和生態位,理解不同類型的群落與其環境的關系,逐步完善生態平衡觀。(生命觀念、科學探究)
3.通過探究學習,掌握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的研究方法。(生命觀念、科學探究)
【自主預習】
一、群落
1.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時間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種生物 種群 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主要問題:群落的范圍和邊界、 種間 關系、物種組成(豐富度、優勢種)、 空間 結構、各個種群占據的位置(生態位)和群落的 演替 等。
二、群落的物種組成
1.群落的物種組成研究意義:物種 組成 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決定 群落性質 最重要的因素。
2.物種豐富度:指一個群落中的 物種 數目。越靠近熱帶地區,單位面積內的物種越 豐富 。
3.優勢種:在群落中,有些物種不僅數量很多,它們對群落中其他物種的 影響也很大 ,往往占據優勢。
4.物種組成特點:群落中的物種組成 不是 (填“是”或“不是”)固定不變的。
三、種間關系
  提示 A—b—Ⅰ B—c—Ⅱ C—a—Ⅲ D—e—Ⅳ E—d—Ⅴ
四、群落的空間結構
1.垂直結構:在 垂直 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 分層 現象。
2.水平結構: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別,常呈 鑲嵌 分布。
五、群落的季節性
由于陽光、溫度和水分等 非生物 因素隨季節而變化,群落的 外貌和結構 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六、生態位
1.概念: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 地位或作用 ,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 占用資源的情況 ,以及 與其他物種的關系 等。
2.研究內容
3.成因:群落中物種之間及 生物與環境 間 協同進化 的結果。
4.意義:每一種生物占據著相對穩定的 生態位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 環境資源 。
七、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1.土壤小動物的種類及功能:土壤中常見的小動物有蜘蛛、鼠婦、蜈蚣、馬陸、蚯蚓,以及多種多樣的昆蟲,等等;它們對 動植物遺體的分解 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2.調查內容:①統計群落中的物種數目;②統計物種在群落中的相對數量。
3.調查方法: 取樣器取樣法 。
4.統計方法
(1)記名計算法:指在一定面積(體積)的樣地中,直接數出各種群的個體數目。這一般用于 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 的物種。
(2)目測估計法
指按預先確定的 多度等級 來估計單位面積(體積)中的種群數量。
適用于調查 個體較小、分布范圍較大 的物種。
等級的劃分和表示方法: 非常多、多、較多、較少、少、很少 等。
5.實驗步驟:準備→取樣→采集小動物→ 觀察和分類 →統計和分析。
【合作探究】
情境導入
材料一:北京香山一般指香山公園,位于北京市區西北郊,占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6%,古樹名木眾多,其中一、二級古樹就有5800余株,占北京近郊古樹總數的1/4。深秋,香山紅葉美不勝收,主要有黃櫨、五角楓、三角楓、雞爪楓、柿樹等,占地面積最大的紅葉樹種是黃櫨,有10萬余株。
材料二:武夷山國家公園地跨福建、江西兩省,保護面積1280平方千米,與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和海南熱帶雨林4個國家公園相比,雖然面積最小,卻因奇妙秀美的山水勝景、積淀深厚的傳統文化,以及“中國唯一既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保護地”的特殊身份成功入列第一批國家公園。
問題探討:
1.香山公園與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景色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群落的物種組成、空間結構不同。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有哪些?
提示 群落的范圍和邊界、物種豐富度和優勢物種、生態位、種間關系、空間結構、群落的演替等。
任務1 認識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種間關系
活動1 閱讀資料,探究相關問題,理解群落的研究內容
我國典型的森林類型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寒溫帶針葉林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與南嶺之間的亞熱帶地區。該地區植物種類豐富,主要有山毛櫸和樟等常綠喬木、杜鵑花和山茶花等灌木以及一些草本植物。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華北和東北南部,主要植物有櫟、楊和樺等,這些植物秋冬落葉、春夏長葉。寒溫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北部和新疆境內的阿爾泰山山地,主要植物有落葉松、紅松、冷杉和云杉等。
1.研究群落的基礎是什么?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什么?什么是物種豐富度?
提示 種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礎。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種組成。物種豐富度是指一個群落中的物種數目。
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和寒溫帶針葉林的物種豐富度的大小是怎樣的?影響其物種豐富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物種豐富度的大小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度。
3.什么是群落的優勢種?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
提示 群落的優勢種是指在群落中數量很多,對群落中其他物種的影響也很大,往往占據優勢的物種。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原來不占優勢的物種可能逐漸變得有優勢;原來占優勢的物種也可能逐漸失去優勢,甚至從群落中消失。如隨著放牧強度增大,我國東北部的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優勢植物羊草逐漸被糙隱子草取代,最后堿蓬等植物占優勢。
認知生成
1.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決定群落性質最重要的因素。
2.不同群落的物種組成不同,物種的數目也有差別,即物種豐富度存在差異。
3.群落中的物種組成不是固定不變的,其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例1 下列研究的問題不屬于群落水平的是(  )。
A.一個池塘中含有的種群數目
B.我國沿海紅樹林的范圍和邊界
C.福建武夷山常綠闊葉林中的優勢種
D.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個體數
【答案】D
【解析】一個池塘中含有的種群數目,我國沿海紅樹林的范圍和邊界,常綠闊葉林中的優勢種,都屬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問題,A、B、C不符合題意;對藏羚羊每年死亡的個體數(死亡率)的研究屬于種群水平上的研究,D符合題意。
對點練1 (不定選)下列關于群落物種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的群落,物種組成不同
B.不同群落的樹木沒有差別
C.西伯利亞的喬木林比海南的喬木林的物種豐富度低
D.連云港花果山的喬木林和吉林長白山的喬木林的物種組成相同
【答案】AC
【解析】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的群落物種組成不同,A正確;不同群落中的樹木不同,B錯誤;西伯利亞靠近北極,溫度比海南低得多,因此其喬木物種豐富度要比海南低,C正確;連云港花果山的喬木林和吉林長白山的喬木林是兩個不同的群落,兩者的物種組成不同,D錯誤。
活動2 判斷生物的種間關系
下圖中的A、B代表兩種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條件,箭頭表示能量或物質流動的方向。試判斷生物的種間關系。
1.圖1中,捕食關系和種間競爭關系分別對應哪些曲線圖?
提示 曲線圖②對應捕食關系,曲線圖①④對應種間競爭關系。
2.圖1中,曲線圖③可對應哪些種間關系?
提示 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3.現有甲——地衣中的藻類和真菌、乙——大草履蟲與雙小核草履蟲、丙——兔與狐、丁——細菌和噬菌體四組生物,這四組生物與圖2中的營養關系圖的對應情況是怎樣的?
提示 甲—a,乙—c,丙—b,丁—d。d、e均為寄生,但通常d是體內寄生,e是體表寄生,而噬菌體寄生在細菌內。
4.試舉例說明種間關系對生物群落產生的影響。
提示 種間競爭等種間關系會影響群落中物種的分布,捕食會影響群落中種群的數量變化等。
認知生成
1.原始合作與互利共生的區別:原始合作的兩種生物不一定生活在一起,分開后,各自也能獨立生活,且只有生活在一起時才互惠互利;互利共生的兩種生物一定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2.捕食和寄生的區別:捕食是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所獲取的物質和能量需經過消化吸收后才能被利用;寄生是一種生物從另一種生物的體液、組織或已消化的物質中獲取營養,所獲取的營養往往可以直接被利用。
3.種間競爭和捕食的區別:種間競爭是兩種或更多種生物共同利用同樣的有限資源和空間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的現象,并不以直接獲得食物為目的;捕食的目的是獲得食物與能量,用以維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況不屬于捕食:a.某種生物以非生物為食,如牛飲水;b.某種生物以同種的幼體為食,如鱸魚以本種的幼魚為食,這屬于種內競爭。
4.寄生與腐生的區別:寄生是從活的生物體內獲得營養物質;腐生是從死的生物體內獲得營養物質。
例2 若某林區的紅松果實、某種小型鼠(以紅松果實為食)和革蜱的數量變化具有下圖所示的周期性波動特征。林區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腦炎。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曲線③和①不能明顯體現捕食關系,推測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強所致
B.通過曲線②與③的關系推斷小型鼠與革蜱不是互利共生關系
C.曲線③在K值上下波動,影響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
D.林區居民森林腦炎發病率會呈現與曲線②相似的波動特征
【答案】C
【解析】曲線③和①不能明顯體現捕食關系,③的變化可能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強所致,A正確;由題圖中曲線②與③可知,兩條曲線不是同升同降的關系,可推測小型鼠與革蜱不是互利共生關系,B正確;曲線③在K值上下波動,影響K值的主要因素是環境,C錯誤;林區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腦炎,因此可推測發病率會呈現與曲線②相似的波動特征,D正確。
對點練2 寒帶針葉林中兩個動物種群(N1、N2)的數量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判斷,這兩個種群的關系是(  )。
A.捕食關系,N1為捕食者,N2為被捕食者
B.捕食關系,N2為捕食者,N1為被捕食者
C.競爭關系,N1為競爭中的勝者,N2為敗者
D.共生關系,N1、N2彼此依賴,相互有利
【答案】B
【解析】曲線呈現出“先增加者先減少,后增加者后減少”的不同步性變化,為捕食關系,先增加先減少者N1為被捕食者,B符合題意。
技巧歸納  常見種間關系曲線分析
1.圖①表示在自然環境中兩種生物雖然有種間競爭關系,但由于它們的生態位不完全重疊,因此不會出現“你死我活”的數量變化,而呈現“你增我減,你減我增”的數量變化,屬于種間競爭中的相互抑制型。
2.圖②表示在自然環境中兩種生物的生態位比較接近,種間競爭激烈,會出現“你死我活”的現象,屬于種間競爭中的優勝劣汰型。
3.圖③可以表示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同步增加或減少是互惠互利的結果,也可以表示生活在一起時具有原始合作關系的兩種生物。
4.圖④表示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數量上呈現出“被捕食者先增加者先減少,捕食者后增加者后減少”的滯后性。
任務2 認識群落的空間結構、季節性和生態位
活動3 認識群落的空間結構、季節性和生態位
1.結合下圖及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云南麗江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植被類型豐富且較為完整,包括熱帶、溫帶、寒溫帶、寒帶高山植被類型,并且群落結構完整,體現了云南植被和植物區系成分的復雜性、過渡性和歷史演變過程的特征,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1)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生物群落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如上圖),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植物的分層分布及動物的分層形成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2)群落的水平結構有什么特點?影響水平結構的因素有哪些?
(3)群落空間結構形成的原因及意義是什么?
(4)為什么群落的外貌和結構還會隨季節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提示 (1)植物的分層分布主要與對光的利用有關,除了光照,在陸生群落中,決定植物地上分層的環境因素還有溫度等條件,決定植物地下分層的環境因素則是水分、無機鹽等;動物的分層與其食物條件及棲息空間等有關。可以說,群落中植物的分層現象決定了動物的分層現象。
(2)群落的水平結構具有鑲嵌分布的特點。影響群落水平結構的因素有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
(3)原因: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具體表現都是在長期自然選擇基礎上形成的對環境的適應。意義: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關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體對空間、陽光等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
(4)由于陽光、溫度和水分等隨季節發生變化,進而群落中各種群數量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群落在不同季節的外貌和結構發生改變。
2.在一片天然林中有五群相似的小食蟲鳥共同生活。試思考:
(1)這五群小食蟲鳥共同生活在同一片樹林里,我們可以通過哪些變量來研究它們各自的生態位?
(2)這片樹林中有多種植物,欲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位,需要研究哪些內容?
提示 (1)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
(2)該種植物在研究區域內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
認知生成
1.比較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項目 垂直結構 水平結構
概念 各個生物種群在垂直方向上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 各個生物種群在水平方向上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
形成 原因 植物的垂直分層與對光的利用有關;動物的垂直分層與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有關 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
表現 植物在不同高度分層,動物也隨之具有分層現象 大多數生物群落常呈鑲嵌分布
意義 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營養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2.群落的季節性是普遍存在的,因為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陽光、溫度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往往隨季節而變化,從而影響食物、天敵、種間關系等生物因素,導致群落的物種組成、空間結構等發生季節性變化。
例3 (2022·全國乙卷)分層現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內容。下列關于森林群落分層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森林群落的分層現象提高了生物對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從上到下可分為不同層次,最上層為灌木層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層現象與對光的利用有關
④森林群落中動物的分層現象與食物有關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層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層現象的形成是由動物種類決定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森林群落的分層現象在占地面積相同的情況下提供了更多空間,提高了生物對陽光等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①正確;森林植物從上到下可分為不同層次,依次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②錯誤;影響植物群落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光照,③正確;森林群落中動物的分層現象與食物和棲息空間有關,④正確;群落垂直結構的分層現象、群落的水平結構等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⑤正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層現象的形成主要是由光照決定的,⑥錯誤。
對點練3 下圖為植物群落的分層現象,對此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一種體現
B.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
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農業生產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作物品種
【答案】C
【解析】植物群落的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一種體現,受多種生態因素的影響,A、B正確;一塊地中的玉米屬于種群,玉米植株高度的差異不屬于群落的分層現象,C不正確;農業生產上可以根據分層現象的存在,合理間作,搭配種植適當的作物品種,D正確。
例4 在高中階段,可以將生態位理解為每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個物種在生活空間、營養關系以及活動時間多個維度上的地位。下列有關生態位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態位、群落的范圍和邊界都屬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疇
B.不同物種的生態位一旦有重疊,種間競爭就會加劇
C.不同物種占據不同生態位,有利于生物對環境資源的充分利用
D.同一物種的生態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動態變化中的
【答案】B
【解析】不同物種的生態位重疊并不一定能導致種間競爭加劇,除非共用資源供應不足,B不正確。
對點練4 (不定選)一個物種所能占據的生態位空間,是受競爭和捕食強度影響的。一般來說,沒有競爭和捕食的脅迫,物種能夠在更廣的條件和資源范圍內得到繁榮。這種潛在的生態位空間就是基礎生態位,即物種所能棲息的、理論上的最大空間;而一種生物實際占有的空間叫作實際生態位。下圖是某地三種食蟲蝙蝠覓食活動的時間分布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三種蝙蝠棲息在不同的樹洞中,這是三種蝙蝠各自占據的實際生態位
B.棕蝙蝠比銀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適于夜間捕食,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C.三種蝙蝠只在特定的時間段活動,有利于它們對當地環境資源的充分利用
D.如果氣候適宜,空間充足,三種蝙蝠占據的生態位為基礎生態位
【答案】ABD
【解析】三種蝙蝠的實際生態位不僅僅是它們所分別占據的樹洞,還與食物及競爭者的分布有關,A錯誤;分析曲線可知,銀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動時間比棕蝙蝠晚,它們更適于夜間捕食,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B錯誤;分析曲線可知,三種蝙蝠活動高峰時間相互錯開,只在特定的時間段活動,這有利于對當地環境資源的充分利用,C正確;由題意可知,基礎生態位是在環境條件適宜、沒有競爭和捕食的脅迫條件下的生態位,分析曲線可知,三種蝙蝠之間屬于種間競爭關系,因此雖然氣候適宜,空間充足,但是三種蝙蝠占據的生態位不是基礎生態位,D錯誤。
任務3 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活動4 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1.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方法步驟如下:
(1)為什么不用樣方法或者標記重捕法進行取樣?
(2)誘蟲器是利用土壤小動物的什么習性設計的?試管中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的作用是什么?如果需保證小動物生活狀態應將酒精換成什么?
(3)吸蟲器中“紗布”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1)因為許多土壤小動物活動能力較強,而且身體微小,不適合用樣方法和標記重捕法。
(2)誘蟲器是利用土壤小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設計的。酒精的作用是將土壤動物殺死固定,防止腐爛。可換成濕棉花。
(3)防止將小動物吸走,便于將其收集在試管中。
2.如何設計數據收集和統計表?
提示 
動物名稱
數量/只
豐富度
3.本實驗還應注意:
(1)取樣時應注意      ,避免人為心理作用,以免結果偏差較大。
(2)在每個取樣點可以      ,取樣后要設法將取樣點填平,注意保護環境。
(3)樣土塑料袋上標明              等。
(4)要及時進行小動物采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簡易采集法,須防止         。
(6)對不知名的小動物也要統計,可記為“       ”,并記錄       。
(7)對于體積較大的動物標本,可借助       觀察;對于體積較小的動物標本,可使用                 進行觀察。
提示 (1)隨機取樣 (2)取多個土樣 (3)取樣的地點和時間 (4)小動物因取樣處理時間過長而死亡 (5)小動物逃走 (6)待鑒定×× 它們的特征 (7)放大鏡 體視顯微鏡或普通光學顯微鏡
認知生成
1.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常用取樣器取樣法,統計方法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
2.采集小動物的方法有:簡易采集法、誘蟲器采集法。
3.盡可能多地收集小動物。收集小動物時,根據土壤中動物的避光性和趨濕性等習性來收集。
例5 下列關于“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為了調查不同時間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可分別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塊上的土樣
B.許多土壤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可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C.利用土壤中小動物的避光、避熱性,收集土樣中的小動物可采用帶燈罩的熱光源
D.收集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殺死和保存小動物
【答案】B
【解析】許多土壤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宜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宜采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B不正確。
對點練5 下圖是“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實驗中常用的兩種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裝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
B.乙裝置通常用于對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進行采集
C.甲裝置中的金屬網可阻止小動物向下移動
D.用乙裝置采集的土壤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中
【答案】C
【解析】由題圖可知,甲裝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動物避光、避高溫、趨濕的習性采集小動物,其中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間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氣流通,A正確;乙裝置為吸蟲器,通常用于采集體型較小的土壤動物,內盛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可固定土壤小動物,B、D正確;甲裝置中的金屬網可阻止泥土滑落,但小動物可向下移動,便于收集小動物,C錯誤。
素能提升 退耕還林、還草樣地地面節肢動物類群
調查結果分析(科學解釋能力)
近幾十年來,北方農牧交錯帶沙漠化加劇,生態環境惡化。因此,開展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已成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人員以耕作的農田為對照,以退耕后人工種植的檸條(灌木)林地、人工楊樹林地和棄耕后自然恢復草地為研究樣地,調查了退耕還林與退耕還草不同類型樣地的地面節肢動物的群落特征,調查結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樣地 類型 個體總 數/只 優勢類群 常見類群 數量/科 總類群 數量/科
農田 45 蜉金龜科、蟻科、步甲科和蠼螋科 6 10
檸條 林地 38 蟻科 9 10
人工楊 樹林地 51 蟻科 6 7
自然恢 復草地 47 平腹蛛科、鰓金龜科、螻蛄科和擬步甲科 11 15
(1)上述樣地中,節肢動物的物種豐富度最高的是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樣地中的多種生物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種間關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個即可)。
(3)上述樣地中的優勢類群各不相同,說明不同的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同,包括空間位置、占用資源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這些稱為物種的     。不同物種的該指標不相同是生物和環境之間     的結果。
【答案】(1)自然恢復草地 自然恢復草地植物種類多,空間結構復雜,可為節肢動物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棲息空間 (2)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種間競爭、捕食和寄生 (3)生態位 協同進化
【解析】(1)一個群落中的物種數目稱為豐富度。據表可知,自然恢復草地的總類群數量是15,因此物種豐富度最高。自然恢復草地植物的種類多,空間結構復雜,可為節肢動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因此自然恢復草地的節肢動物更多。(2)樣地中的多種生物可能有相同的食物和棲息空間,所以存在種間競爭關系。另外動物與植物之間也會存在捕食關系。當然也可能存在原始合作關系。(3)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體現了物種對各種資源(食物、空間等)的利用以及與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不同物種分別占據著各自相對穩定的生態位,降低了相互之間因為生態位的重疊導致的競爭程度,這是群落中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境之間協同進化的結果。
【隨堂檢測】
課堂小結 課堂小測
1.優勢物種是指在群落中比較常見的物種。 (×) 2.在我國,從東北到海南,森林群落中單位面積內的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大。 (√) 3.同一容器內培養的大草履蟲、雙小核草履蟲之間是種間競爭關系。 (√) 4.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時雙方都能受益,則為互利共生關系。 (×) 5.群落中的物種組成、每種生物占據的生態位都是相對穩定的。 (×) 6.群落內,水平方向上的植物分布與光照無關。 (×) 7.詩句“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中描寫的景色是群落的垂直結構。 (×) 8.“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所描寫的景色與群落的季節性有關。 (√) 9.群落內,覓食生境相同的兩種動物,其生態位相同。 (×) 10.統計物種在土壤群落中的相對數量可用標記重捕法或目測估計法。 (×) 11.用誘蟲器采集土壤小動物時,需要用冷光源。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广平县| 五峰| 敖汉旗| 霍林郭勒市| 辉南县| 建湖县| 嘉善县| 锡林郭勒盟| 竹山县| 正蓝旗| 彭州市| 淮安市| 喀喇| 连城县| 来宾市| 无极县| 台安县| 淮阳县| 隆昌县| 靖边县| 乡城县| 东莞市| 漳浦县| 乡宁县| 大兴区| 若羌县| 罗田县| 河东区| 沂南县| 定兴县| 鄄城县| 南投县| 安阳市| 台东县| 高尔夫| 二连浩特市| 郸城县| 肇州县| 屯留县|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