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第1課時學習目標能完成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的實驗操作。◎學習重點:說明綠色植物的細胞在光下能夠產生淀粉。【預習導學】知識點 光合作用產生淀粉 閱讀課本中“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器材:天竺葵、黑紙片、培養皿、鑷子、酒精燈等。2.課前準備(1)實驗前2~3天,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綠色植物放于 。 (2)在經過黑暗處理的實驗材料上選1~2片生長健壯的葉片,用不透光紙從 遮蓋住葉片的一部分。 (3)將上述實驗材料置于陽光下,照射30分鐘。3.“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的實驗步驟: 4.得出結論(1)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2) 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5.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淀粉具有遇碘變 的特性。 【答案】知識點一2.(1)暗處(2)上、下兩面3.4.(1)光(2)淀粉6.藍色【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請同學列舉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愛的幾種食物,分析這些食物與綠色植物的關系。任務驅動二 光是不是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如何確定光合作用是否發生 任務驅動三 閱讀課本中探究實驗“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回答下列問題。(1)為什么要把植物在暗處放一晝夜 (2)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紙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起來 (3)為什么要從上、下兩面遮起來 (4)為什么又要移到陽光下照射 (5)為什么又要用酒精脫色 (6)為什么要隔水加熱 (7)酒精脫色后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葉片 (8)為什么要向葉片滴加碘液 (9)為什么要稍候片刻,再用清水沖掉碘液 【答案】任務驅動一米、面、玉米、雞蛋等。人們的食物都直接或間接來自綠色植物。任務驅動二光是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通過實驗確定光合作用是否發生(引導學生舉例說明)。任務驅動三(1)目的:使葉片內的淀粉耗盡或運走。原理:經過一段時間的黑暗處理,葉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過葉脈運輸到植物體的其他器官,貯存或利用;另一部分則直接在葉片中用于呼吸作用。這樣,葉片中的淀粉基本消失,實驗時,檢測到的淀粉是葉片細胞新積累的。(2)在同一片葉上設置了有光和無光的對照環境,證明光是光合作用的一個必要條件。(3)如果只遮上面,上面見不到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下面仍然見光,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必須把上、下兩面都遮起來。(4)讓部分未遮光處理的葉片接受陽光照射,進行光合作用,使淀粉在葉片細胞中重新積累。(5)因為要使葉綠素溶解在酒精中,除去葉片中的顏色,實驗現象更加明顯。(6)因為酒精的沸點比較低,又容易燃燒,直接加熱會造成危險,因此要隔水加熱。(7)用清水洗去葉片上的酒精,避免影響后面的實驗。(8)驗證葉片是否含有淀粉,因為淀粉遇碘變藍。(9)向黃白色葉片滴加碘液之后,為了讓碘液滲透葉片,所以才稍候片刻。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