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探索生命第一節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課時學習目標認識幾種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說出其用途。◎學習重點:1.能說出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作用。2.能規范使用顯微鏡。【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認識顯微鏡 閱讀課本“認識顯微鏡”的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觀察顯微鏡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序號所代表的結構名稱:⑤ ,⑦ , 。 (2)對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⑤] 和[⑦] 。 (3)能大范圍升降鏡筒的是[⑧] ,能小范圍升降鏡筒的是[⑨] 。 (4)能反射光線的是[] ,能調節光線強弱的是[] 。 (5)物像的放大倍數= × 。 知識點二 顯微鏡的使用 閱讀課本中“使用顯微鏡”的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顯微鏡的取出與安放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輕輕放在實驗臺上。鏡臂靠近身體略偏左,鏡座距實驗臺邊緣一定距離,然后安裝目鏡和物鏡。2.對光使 倍鏡對準通光孔,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一 圓形視野。 3.放置標本把寫有“上”字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 的中心。 4.調焦觀察(1)轉動 ,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 )。 (2)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答案】知識點一(1)目鏡 物鏡 反光鏡(2)目鏡 物鏡(3)粗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4)反光鏡 遮光器(5)目鏡的倍數 物鏡的倍數知識點二2.低 明亮的3.通光孔4.(1)粗準焦螺旋 物鏡【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觀察課本中圖2-2“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作用”,討論和思考下列問題。(1)顯微鏡的光學部分主要是“三鏡”,你能說出三鏡是哪些結構嗎 (2)顯微鏡的機械部分有“兩旋兩器”,其指哪些結構 任務驅動二 小組討論并歸納顯微鏡的成像規律。(1)從目鏡中看,標本上的“d”字是什么字 從目鏡中看到的像有何特點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如何計算的 (3)在顯微鏡下能看清寫在不透明紙上的“上”字嗎 為什么 (4)在視野的左上方有一個“上”字,我們應該往什么方向移動標本,才能使它到視野的中央。(5)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是越多,還是越少 視野是越明,還是越暗 【答案】任務驅動一(1)由下到上為反光鏡、物鏡和目鏡。(2)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轉換器、遮光器。任務驅動二(1)標本上的“d”字是“p”,從目鏡中看到的像是倒像。(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物鏡的放大倍數。(3)不能看清。因為光線不能透過紙片到達目鏡。(4)向字所偏方向移動標本,即向左上方移動標本。(5)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視野越暗。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