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10課《自行車局部寫生》一、教材分析(一)編輯指導思想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自行車局部寫生》的學習是建立在前一課《猜猜我是誰》的學習基礎之上的,與《猜猜我是誰》都屬于線條造型表現系列的內容。本課旨在引導學生繼續深入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通過細致的觀察和分析,掌握線描寫生的基本方法,用多種線條表現出自行車局部的結構和細部特征,提高學生的線條造型能力,體驗造型表現的樂趣。四年級的學生隨著認知的發展,在造型表現活動中開始有了初步的寫生表現的傾向,他們希望獲得更多技法,使畫面效果更逼真生動,因此,線描寫生的學習內容順應了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學生能力的發展。本課引導學生通過對自行車局部的觀察與刻畫,感受線條的疏密、交錯和穿插等形式美感,了解線條的豐富表現力,學會用流暢、自然的線條表現出自行車的局部特點。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事物、表現事物,提高造型能力和對畫面的組織能力,促進學生藝術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沒有深入細致地觀察,就難有生動的作品。自行車是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它的結構較為清晰,充滿了豐富的線條對比,適合學生觀察和刻畫。學生通過自行車局部的觀察和分析,掌握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順序,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自行車局部的結構和特點,表現出自行車精細的構造之美。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感受去表現對象,畫出兒童寫生作品特有的情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基本造型能力。(二)教材版面分析本業共兩個版面。教材第22頁和第23頁出示了兩輛自行車和四幅自行車局部圖片,并提示引導學生對自行車作整體——局部——細節的觀察和分析,使學生了解自行車的結構,并可選擇線條豐富、適合刻畫的局部進行寫生創作。第22頁“思考與討論”欄目中兩個問題旨在強調學生對畫面線條形式美感的觀察與感受。本頁下方出示了一幅四個學生面對自行車實物進行寫生的場景,提示學生如何寫生,以區別于兒童通過想象進行的畫線造型創作。教材第23頁的“藝術實踐”欄目中明確了創作要求:在寫生過程中結合深人細致的觀察,創作生動、富于美感的線描作品。本頁還出示了六幅優秀學生作品,文字提示“豐富的線條能表現出自行車精細的構造之美”。這幾幅作品用線大膽流暢,線條交錯穿插,刻畫精細,疏密對比突出,富于變化美感,頗具兒童線描寫生的情趣,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學習,大膽創作出優秀的寫生作品。與修訂前的教材相比,本課與《猜猜我是誰》在教材中互換了位置,更適合學生按照由易到難的規律學習。版面下方增加了“評一評”欄目,提示了評價要點:“我學會了用線條表現自行車局部的美感”“看誰刻畫的自行車局部精細又有美感”,引導師生主要圍繞“局部刻畫精細”和“富于美感”兩點來評價作品。二、學情分析(一)認知特點和學習基礎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開始追求比較逼真的造型表現效果,有了初步的寫實傾向,并能夠理解一定的遠近、高低的空間關系,從學習基礎來看,學生在以前的美術學習中,已經嘗試過用線條造型,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他們能夠感受到藝術作品中線條變化的美感,具有基本的線條表現能力和繪畫經驗。(二)學習需求和欠缺四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水平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但他們的寫實能力還有待提高,看到復雜的自行車,會因畫得不像而喪失信心,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寫生過程中的閃光點,對學生的作品不斷給予鼓勵與肯定,幫助他們成功完成寫生任務。三、教學目標1.觀察自行車的結構,了解線描寫生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創作一幅富于線條美感的自行車局部寫生作品。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提高用線條造型表現的能力。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自行車局部的結構和基本比例關系,學習用線條表現自行車局部的方法,通過寫生創作,提高學生用線條造型表現的能力。3.激發學生觀察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過程中感受線描寫生作品的形式美感,體驗寫生創作的樂趣。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學習運用線描寫生的基本方法,創作出一幅富于線條形式美感的自行車局部寫生作品。2.教學難點:⑴ 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和表現。⑵ 運用變化豐富的線條表達自己的感受。五、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1-2輛自行車2.學生準備:畫紙、畫板、勾線筆等。六、教學過程1.導入階段:⑴ 教室中擺放兩輛不同款式的自行車,實物導入,激發興趣。⑵ 播放并觀看第一個《自行車極限運動》視頻,師:“誰知道視頻里的這項運動叫什么名字?”生:“自行車運動、自行車極限運動…”師:“大家會不會騎自行車,喜不喜歡自行車呢?”生:“會、喜歡…”師:“那我們有沒有認真觀察過你的自行車局部呢?”生:“……”播放PPT課件,自行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種交通工具,上班、上學、外出郊游、競技比賽…到處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想一想:我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自行車?騎自行車有哪些好處?學生思考回答:…接下來通過PPT課件圖片,欣賞一些常見和不常見的自行車圖片,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并為學習新課做準備。教師總結:常見的自行車有普通自行車、山地車、兒童自行車、折疊自行車等…騎自行車簡單便利,不僅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還能強身健體,最重要的是綠色環保,沒有污染…2.新課教學階段:播放自行車的結構圖,激發學生對局部細節觀察的興趣,老師介紹教室內擺放的自行車實物讓學生觀察,依據從整體—局部—細節的觀察方法并提出觀察任務。師:自行車的哪些局部線條豐富、便于刻畫?生:車輪、車筐、鏈條、車把、車座、腳蹬…師:輪胎花紋是鋸齒線、鏈條是波浪線、車筐是交叉線…同學們觀察的都非常仔細,自行車是由很多的零件組成的,而且它們也各有各的功能。今天我們就以寫生的方式對自行車局部進行繪畫創作。師:你打算選取哪一個局部進行寫生創作呢?(參考取景框)選取你喜歡的一個局部,觀察它的細節、各個零件之間的大小和前后關系、零件之間是怎么銜接的?教師播放微課范畫視頻,然后向學生們展示一些關于自行車的寫生作品,參與交流和討論。通過觀察作品讓學生了解線描寫生的含義,品味寫生作品中線條疏密、曲直和穿插的變化,引導學生對細節進行深入觀察,使學生感受線描寫生作品精細、流暢等形式美感,了解創作重點。3.藝術實踐:提出作畫要求后,組織學生到自行車場地進行寫生,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用線條表現自己的感受。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將他們安排在不同角度進行創作。4.展示評價:完成作品后,讓學生把作品放到寫生的自行車旁進行展示,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觀察后參與評價與交流,教師進行評價和補充。5.拓展延伸、課堂小結、:⑴ 拓展延伸:讓學生了解自行車的歷史,拓展學生們的知識。⑵ 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收獲都很大,以后在生活中要養成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用你們的畫筆去描繪美好的生活。七、板書設計自行車局部寫生線條:疏密、交錯、穿插線條流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