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田忌賽馬 學習任務單第一課時任務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1.學生齊讀課題,師引導:讀了課文題目,知道了哪些信息?還想知道什么?2.簡介《史記》和作者。《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該書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_______”之首,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_______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_______”。《史記》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史學家_______。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_______,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_______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著有《_______》。任務二:學習字詞,理解詞義要求: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下列詞語。1.劃出三組詞語:孫臏、田忌、齊威王;把握、輸贏、出謀劃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動聲色。2.學習第一組詞語:孫臏、田忌、齊威王。(1)厘清人物身份與關系:齊威王是戰國時_______國的_______;田忌是齊國的_______;孫臏原為田忌的_______,后成為齊國_______。(2)交流歷史背景。田忌,生卒年不詳,媯姓,田氏(亦作陳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故又稱徐州子期。戰國時期齊國名將。孫臏是我國古代著名的_______家,戰國時期齊國的軍師。孫臏是_______的后人,因受過臏刑(剔去膝蓋骨),故名孫臏。著作有《_______兵法》。3.學習第二組詞語:把握、輸贏、出謀劃策。4.學習第三組詞語: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動聲色。(1)自由讀第三組詞語,說說這些詞語都與誰有關,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2)理解詞義。第三組詞語都是成語,可以聯系上下文,在語境中進行理解。(3)“不動聲色”描寫的是田忌在比賽中的反應,表現了他對孫臏才干的充分信任。試著從這個詞梳理出三場比賽中田忌的表現:不動聲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學習其他詞語:賞識、腳力、胸有成竹、引薦。任務三:概括內容,講述故事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比賽結束后,齊威王好奇地問田忌:“你這樣安排馬的出場順序,是不是有人給你出謀劃策了?”如果你是孫臏或田忌,你會如何來講這個故事呢?3.在孫臏與田忌中選擇一個角色來講故事。(1)先同桌或小組合作,再推選同學講述。(2)點撥:在以田忌的身份講述時,教師適時插入采訪,揭示田忌比賽中的心情變化,點明故事的線索。(3)評價。對講述故事要抓住三個標準進行評價,用評價促進學生的講述:是否抓住了事情發展的順序?是否把握住了人物身份?是否用自己的話來講的?作業設計1.抄寫本課生字、詞語。2.完成分層作業。第二課時任務一:圖示對陣,領悟智慧1.標連對陣圖請大家默讀10—14自然段,完成課后第2題,把齊威王和田忌賽馬的對陣圖標畫出來。2.了解獲勝原因結合對陣圖,回顧整個賽馬過程,你認為田忌能夠獲勝的原因是什么?3.孫臏是使田忌在這場比賽中獲勝的關鍵,他的計策是從何而來的呢?4.閱讀課文第3-9自然段,推想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1)如果按照正常的出場順序比賽,結果又會如何呢?(2)要想穩穩贏得勝利,應該怎么做呢?孫臏是怎樣思考的呢?(3)討論:孫臏的思維妙在哪里?5.孫臏給田忌獻了計策,才讓他反敗為勝。對于孫臏提出的計策,田忌是怎樣的態度,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畫出描寫田忌的句子。(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2)在賽馬的過程中,齊威王的心情又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試著發揮想象說一說。5.文中寫孫臏的句子有哪些呢?請畫出來。(1)你分別從這幾句對孫臏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2)你覺得孫臏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任務二:聯系生活,暢談啟示1.孫臏的這個計策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嗎?2.想一想:第一場結束后,如果齊威王還想戰勝田忌,他有沒有辦法?3.聯系生活想一想,你從孫臏的整個思維過程中獲得了哪些啟示?任務三:拓展延伸,激發興趣1.關于孫臏還有很多為人稱道的故事,同學們都知道哪些?2.《史記》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把你知道的講給同桌聽。3.謀略是戰勝困難的法寶,歷史上還有許多運用謀略取得勝利的故事,和同學交流。4.在名著中也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火燒赤壁,周瑜的反間計,黃蓋的詐降等,《水滸傳》中的智取生辰綱、智賺玉麒麟等。希望同學們課后去讀一讀。作業設計1.完成分層作業。2.重讀名著,找出自己最欣賞的謀略故事,與同學或家人交流分享。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