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教學】11.2功率 精品課件+教學設計+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大單元整體設計(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教學】11.2功率 精品課件+教學設計+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大單元整體設計(人教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大單元整體教學】物理學科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第十一章 分課時設計
課題 功率
課型 新授課 √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在學習機械功之后,從做功快慢的角度認識功這個物理量。功率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后續學習電功率等知識的基礎。教科書通過對生產、生活實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義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學生明確功率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對功率概念的認識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功率與功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距離的關系相似,學生在學習速度概念的基礎上容易進行知識的正向遷移,所以可以結合實例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認識與記憶,也可以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2.學習者分析 本節課雖是一個新概念,但所涉及的生活情景卻并不復雜,通過對“速度”等概念的學習,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基礎,教師引導和處理恰當,學生不應該感覺十分困難。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初中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并有著強烈的動手操作欲望,所以本節課選用簡單的生活情景,設置一系列梯度合理的問題,以媒體為依托,并安排操作方便的實驗,讓學生探究并體驗,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期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3.學習目標確定與教學重難點 (1)通過觀察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對科學的求知欲;(2)掌握功率的單位及定義公式:P=,并能利用公式進行計算;(3)理解并會用功率的計算公式P=Fv;(4)通過利用功率的概念設計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的活動組織安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功率的概念。教學難點是利用公式的計算。
4.評價量表 《功率》的評價量表任務列表任務要求(滿分:20分)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任務一:功率的計算熟練應用功率公式進行計算,能正確使用計算(10分)任務二:測量爬樓的功率知道測量的物理量,需要的實驗器材,設計合理的實驗步驟進行測量(10分)
5.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學習評價
任務一:引入新課
問題:小明的教室在五樓,通常上樓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樓只用了40s,請問:(1)小明在兩種情況下,做的功是否相同?(2)你認為這兩種上樓做功方法,從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人們在生產、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機械來做功,這與人力直接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請舉例說明。 學生思考并回答。學生所舉事例可能有:人上高樓(如16層樓)時,乘電梯比走路要快得多;拖拉機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挖土機與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務,人花的時間要長得多。 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增強了生活與物理的聯系。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任務二:功率
用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快慢來類比,講述功率的定義。1.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做的功。2.公式:3.單位: 國際單位:焦/秒專門名稱:瓦特,符號 W。是為了紀念英國的物理學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在工程技術中,功率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兆瓦(MW),它們與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換算關系:1kW=103W 1MW=106W4.一些常見的功率騎車功率約70W 百米飛人的功率可達1kW 轎車的功率約可達200 kW電力機車的功率可達5 000 kW 鯨游動時功率可達350kW 萬噸游輪的功率可達1萬kW思考:(1)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測出人的功率?(在學校里,人爬樓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階臺階的高度×臺階數進行測量)。(2)所需要的測量工具是什么?(3)計算功率的表達式是怎樣的? (4)設計出記錄表格指導學生推導計算功率的另一公式:由和可得計算時注意“F”的單位是N,“v”的單位是m/s,此時“P”的單位才是W。適用條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F與v在同一條直線上。想想議議為什么汽車上坡時,司機經常用換擋的方法減小速度? 為什么同樣一輛機動車,在滿載時的行駛速度一般比空載時小得多? 想想議議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一起爬相同的樓梯,做功相同嗎?做功的快慢相同嗎?分析:圖中的兩人爬相同的樓梯,兩人升高的高度相同,但由于兩人的質量不同,根據W=Fs=Gh=mgh可知,兩人做功不相同,大人比小孩做的功多;由于兩人上樓所用的時間不確定,所以他們做功的快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想想做做上課鈴響了,你和你的同伴都從一樓爬到了四樓,你們倆的功率誰的大?如何測量你們爬樓的功率?分析:由P=W/t可知,要測量功率,必須測量爬樓梯所做的功W和所用的時間t。要測自已上樓的功,根據功的公式W=Gh,需要知道體重G和樓的高度h,需要測出自己的質量m、樓層的高度h。實驗器材:體重計,皮尺,秒表。實驗步驟:(1)用體重計測出自己的質量m,求出自己的重力G。(2)用皮尺測出所登樓層的高度h。(3)用秒表測出自己上樓所用的時間t。(4)用公式P= w/t = mgh/t求出人上樓的功率P。記錄表格:實驗次數重力G/N臺階數n一級臺階高度h/m時間t/s功率P/W1 2 分析:機車發動機的功率是一定的,牽引力的大小和運動速度成反比。減少車輛的速度就會使車輛的牽引力增大。由P=Fv可知,當功率P一定時,速度v越小,力F越大;當力F一定時,功率P越大,速度v越大;當速度v一定時,功率P越大,力F越大。 運用類比,從科學方法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對類比法和比值定義法有更深刻的認識,為今后研究類似問題提供方法上的幫助。通過估測人體登樓的功率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會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問題?!驹u價標準】熱情參與和同學討論得出結果(3分)參與愿望不高,不愿意和同學交流(2)
6.板書設計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2.定義: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叫作功率3.定義式:P=4.單位:瓦特(W) 1W=1J/s 1kW=103W5.推導式:P=Fv6.功率的計算
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1.甲拖拉機耕地的功率是20kW,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乙拖拉機的功率為30kW,若甲、乙兩拖拉機做同樣的功,則它們所需的時間之比 ?!敬鸢浮? 見解析 3∶2【詳解】[1]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某拖拉機耕地的功率是20kW=20000W表示的物理意義是在1s內甲拖拉機做功20000J。[2]若甲、乙兩拖拉機做同樣的功,它們所需的時間之比2.2023年4月4日學校組織八年級的學生去流杯池公園祭奠英雄的先烈們,活動結束后。某班組織學生進行登山比賽,質量為60kg的小李同學用了大約50min爬到玻璃棧道,崔科山高約500m左右,則小李同學爬山做的功為 J,功率為 W?!敬鸢浮? 100【詳解】[1]小李同學爬山做的功[2]小李同學爬山的功率3.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將重為150N的購物車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前推動了10m,用時10s,在此過程中,購物車受到的摩擦力為 N,推力對購物車做功 J,推力對購物車做功的功率為 W,重力對購物車做功 J?!敬鸢浮? 20 200 20 0【詳解】[1]購物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阻力為[2]推力對購物車做功[3]推力的功率為[4]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移動10m,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購物車沒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所以重力不做功,即購物車的重力做功為0J。4.小明將重為25N的物體從地面緩慢提升0.4m,然后又提著物體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行走了5m,一共用時20s,則提升物體過程中,小明對物體做了 J的功,提著物體水平行走過程中,小明對物體做了 J的功,整個過程的功率是 W。【答案】 10 0 0.5【詳解】[1]提升物體過程中,小明對物體做的功為[2]提著物體水平行走過程中,作用力的方向豎直向上,運動方向為水平方向,垂直無功,故小明對物體做的功為0。[3]整個過程的功率是5.關于功和功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力越大對物體做功越多B.力對物體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C.功率大的機械一定比功率小的機械做功多D.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越快【答案】D【詳解】A.由W=Fs可知,力越大不一定對物體做的功多,還要看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大小,故A錯誤;B.功率的大小與功的多少和時間的多少有關,力做功越多,但時間不確定,所以做功不一定越快,則功率不一定越大,故B錯誤;C.由W=Pt可知,時間未知,功率大的機械不一定比功率小的機械做功多,故C錯誤;D.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所以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越快,故D正確。故選D。6.關于功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從可知,只要做功時間越短,功率就越大B.做功時間越長,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C.從知當汽車爬坡時應掛高速擋D.功率大的機器比功率小的機器做功快【答案】D【詳解】A.功率是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只根據做功時間長短無法比較功率的大小,故A錯誤;B.根據公式可知,做功時間越長,做的功越多,功和時間的比值不一定越大,功率不一定越大,故B錯誤;C.根據公式可知,當汽車爬坡時,應降低速度,獲得更大的牽引力,故C錯誤;D.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故D正確。故選D。7.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物體做功與所需時間的關系圖像。由圖可知,甲物體的功率P甲與乙物體的功率P乙相比較,正確的是(  )A.P甲>P乙 B.P甲W乙,根據公式可知,P甲>P乙。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8.如圖1,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體所受水平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 ?。〢.物體在0~2s時,只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B.物體在2~6s時,受到的摩擦力為3NC.物體在6~8s內,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18JD.t=7s時,拉力F對物體做功的功率是6W【答案】D【詳解】A.物體在0~2s時,由圖可知,物體靜止不動,水平方向受摩擦力和拉力,豎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所以受到兩對平衡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物體在6~8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為2N,物體在2~6s時,做加速運動,摩擦力大小與速度大小無關,所以此時摩擦力為2N,故B不符合題意;C.根據速度公式可知,6~8s內物體通過的距離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故C不符合題意;D.t=7s時,拉力F對物體做功的功率是故D符合題意。故選D。9.如圖甲所示,一輛總重為的汽車在大小為的牽引力的作用下,以10m/s的速度勻速從斜坡底端爬上頂端,斜坡長200m,高10m。求:(1)汽車爬坡時克服重力所做的功。(2)汽車爬坡時的功率?!敬鸢浮浚?)1.5×105J;(2)9.6×104W【詳解】解:(1)汽車爬坡時克服重力所做的功(2)牽引力所做的功爬坡所用的時間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答:(1)汽車爬坡時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為1.5×105J;(2)汽車爬坡時的功率為9.6×104W。10.“共建衛生城市,構建美好家園”,如圖所示是“霧炮車”噴灑水霧以減少揚塵的情景。某次噴灑完后,該車在3×103N的牽引力作用下,勻速通過100m的平直道路,用時20s。求:(1)該車行駛的速度;(2)此過程中該車的牽引力所做的功;(3)此過程中該車牽引力的功率?!敬鸢浮浚?);(2);(3)【詳解】解:(1)車行駛的速度(2)車的牽引力所做的功(3)該車牽引力的功率答:(1)該車行駛的速度為;(2)此過程中該車的牽引力所做的功為;(3)此過程中該車牽引力的功率為。
8.教學反思與改進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材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節課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功率,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教學實踐證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教學效果更好。
作業設計
10.2功率課時作業(時間:20min)
【基礎訓練】
知識點1:功率
1.甲機器的功率比乙機器的功率大,表示甲機器做功比乙機器 。某機器的功率是50kW,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秒鐘機器做功 J。
【答案】 快 50000
【詳解】[1]功率是指做功的快慢,甲機器的功率比乙機器的功率大,表示甲機器做功比乙機器快。
[2]功率的大小表示物體單位時間做功的多少,某機器的功率是50kW,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秒鐘機器做功50000J。
2.體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剛兩人從千佛山北門沿同一路線登上千佛山,小明是快跑上去的,而小剛是慢跑上去的,則( ?。?br/>A.兩人登山做的功相同,但小明功率大
B.小明登山所做功比小剛多,但功率小
C.兩人登山做的功相同,但小剛功率大
D.小明登山所做功比小剛少,但功率大
【答案】A
【詳解】體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剛兩人從山腳下沿同一路線登上山,行走的路線相同,所以兩人克服重力做功的多少相同;
兩人克服重力做功相同,小明是快跑上去的,而小剛是慢跑上去的,則小明用的時間比小剛少,所以小明的功率比小剛的功率大。
故選A。
知識點2:功率的計算
3.在水平地面上,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著重為200N的小車,在10s內前進5m。在此過程中,重力做功 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W。
【答案】 0 30
【詳解】[1]小車在水平方向上運動,在重力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重力做功為0J。
[2]拉力做的功
W=Fs=60N×5m=3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4.如圖,五菱宏光mini是一款微型純電動汽車,其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為2×104W,它在水平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沿直線勻速行駛10min時,汽車受到的阻力為 N,牽引力做功 J。
【答案】 2000 1.2×107
【詳解】[1]汽車受到的牽引力為
勻速運動,故汽車受到的阻力為
[2]牽引力做功
【能力提升】
1.某工人在水平方向上用130N的力推動重550N的重物,使物體在水平地面上以的速度前進了70m,這時工人推力所做的功是 J,功率是 W,重力做的功為 J。
【答案】 9100 39 0
【詳解】[1]工人推力所做的功是
[2]工人做功的功率為
[3]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物體在水平方向上運動,運動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垂直,重力沒有做功,即重力做的功為0J。
2.甲、乙兩機器的功率相等,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之比為2∶1,則這兩臺機器做功之比為 ,所受牽引力之比為 。
【答案】 1∶1 1∶2
【詳解】[1]由于功率相同,時間相同,做的功相同。
[2]所受牽引力之比為
3.如圖所示,光滑斜面,沿斜面AB和CB分別將同一重物從底部勻速拉到頂部,所用時間相同,所需拉力分別為和,所做功的功率分別為和。則 , 。若將物體先后從兩個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則物體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 。(均選填“>”、“=”或“<”)
【答案】 > = =
【詳解】[1][2]斜面光滑說明摩擦力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沒有額外功,則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把同一物體沿斜面BA和CA分別拉到頂端A時,G、h均相同,由W=Gh可知兩次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相同,則兩次拉力做的功也相同,即W1=W2;根據圖示可知,LAB<LBC,而W1=W2,由W=FL可知,FAB>FBC,即F1>F2;拉力做的功相同,時間相同,根據可知,P1=P2。
[3]若將物體先后從兩個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物體的重力勢能相同,斜面光滑,則物體到達底端時,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動能相同,質量不變,所以vA=vC。
4.如圖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地面上的物體,用方向不變的水平力F向右推物體,推力F的大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物體的運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0~2s內推力做功為 J;2~4s內物體受到的推力 (選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摩擦力;第5s時,推力的功率為 W。
【答案】 0 大于 8
【詳解】[1]由圖丙可知,0~ 2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狀態,由W=Fs得,推力做功為0J。
[2]由圖丙可知,2~4s內物體做加速運動,受到的推力大于摩擦力。
[3]由圖丙可知,4~6s內物體做勻速運動,由圖乙可知,物體受到的推力為2N,第5s時,由圖丙可知,速度為4m/s,推力的功率為
5.如圖所示,兩名舉重運動員,乙比甲高,如果他們同時將相同質量的杠鈴從地面勻速舉過頭頂,若甲比乙先完成,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乙運動員做功一樣多 B.甲運動員做功較少,但功率較大
C.乙運動員做功較少,且功率較小 D.乙運動員做功較多
【答案】D
【詳解】兩人舉起的杠鈴質量相同,則杠鈴重相同,乙比甲高,則舉起的高度:h乙>h甲,由可知,舉起杠鈴做的功:W乙>W甲,若甲比乙先完成,則甲用時少,即t乙>t甲,根據知,無法比較其功率大小。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6.如圖是某商場的自動扶梯部分幾何尺寸,已知扶梯以1m/s的速度勻速上行。質量為50kg的小明站在該扶梯上從商場一樓到二樓,。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扶梯對他做的功是1500J
B.扶梯對他做功的功率是500W
C.小明乘扶梯從一樓到二樓需要5s
D.若小明又相對扶梯以1m/s的速度在扶梯上向上步行,從一樓到二樓所需的時間為2.5s
【答案】B
【詳解】A.質量為50kg的小明重力為
則扶梯對小明做的功為
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勾股定理可得扶梯移動距離為5m,則小明乘扶梯從一樓到二樓需要時間為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B.扶梯對小明做功的功率為
故B錯誤,符合題意;
D.若小明又相對扶梯以1m/s的速度在扶梯上向上步行,從一樓到二樓所需的時間為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兩次水平拉動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兩次物體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根據圖像分析可知(  )
A.兩次物體運動的速度:v1<v2
B.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F2
C.0~4s兩次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1<W2
D.0~4s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1>P2
【答案】D
【詳解】A.由圖像可知,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第一次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過的路程,由可知v1>v2;故A不符合題意;
B.同一物體,則重力不變,對水平面的壓力不變;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兩次拉動物體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由圖像可知,兩次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F2=f,故B不符合題意;
C.由圖像可知,0~4s物體第一次通過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過的路程,又知兩次拉力相等,根據W=Fs可知W1>W2;故C不符合題意;
D.0~4s,時間相同,且W1>W2,根據可知,0~4s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1>P2,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8.某班同學在體育課上進行“引體向上”活動,三位同學為了比較誰做功快,做了如下實驗:他們分別測出各自連續做5次“引體向上”的時間,身體引體向上的的距離。然后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序號 學生 重力(N) 引體向上的距離(m) 完成5次做的功(J) 完成5次所用的時間(s)
1 甲 500 0.48 1200 5.4
2 乙 480 0.45 1080 5.4
3 丙 600 0.40 1200 6.5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做功所用的時間相同時,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3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與3中的數據,若要比較乙、丙兩位同學做功的快慢,應在表格中添加的欄目是 ,因此為了比較做功快慢,物理學中引入了物理量 ;
(4)由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三位同學做功最快的是 (選填甲、乙、丙)。
【答案】 1與2 做相同的功,所用時間越少的,做功越快 做的功與所用時間的比值(J/s) 功率 甲
【詳解】(1)[1]要得出“當做功所用時間相同時,做功越多,做功越快”的結論,就要做功時間相同而做的功不同,由表格數據可知,1與2做功時間相同而做功的多少是不同的。
(2)[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3中的數據可知,做功是相同的,第一次做功時間短,則做功快,故結論為:做相同的功,所用時間越少的,做功越快。
(3)[3][4]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與3中的數據可知,做功時間和做功的多少都是不同的,若要比較乙、丙兩位同學做功的快慢,就要計算功與時間的比值(J/s),比值大的做功快。因此為了比較做功快慢,物理學中引入了物理量功率。
(4)[5]甲、乙、丙三位同學中甲做功最多,但用時最少,根據可知甲同學做功最快。
9.如圖所示,重慶軌道18號線一期工程開通運營。已知一期工程全長約30km,全線行車時間約為0.75h。試運行階段,18號線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測試,此過程受到的阻力為5×104N,速度為10m/s。求:
(1)軌道18號線行駛完一期工程全線的平均速度;
(2)軌道18號線在勻速直線運動測試階段的功率。
【答案】(1);(2)
【詳解】解:(1)軌道18號線行駛完一期工程全線的平均速度為
(2)測試階段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牽引力等于阻力,則軌道18號線在勻速直線運動測試階段的功率為
答:(1)軌道18號線行駛完一期工程全線的平均速度為;
(2)軌道18號線在勻速直線運動測試階段的功率為。
10.今年是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始于1992年,到實現首次載人飛行,準備了整整11年。到了今天,進入太空,已經成為中國航天的“家常便飯”。載人返回艙的總質量約3t,在距離地面約10km時,返回艙會先打開傘艙蓋,然后依次拉開引導傘、減速傘、牽頂傘、主降落傘。若某次返回艙從打開傘艙蓋到落地用時為800s。
求:(1)返回艙從打開傘艙蓋到落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返回艙從打開傘艙蓋到落地過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答案】(1);(2)
【詳解】解:(1)返回艙從打開傘艙蓋到落地的平均速度為
(2)載人返回艙的重力為
則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
答:(1)返回艙從打開傘艙蓋到落地的平均速度為;
(2)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年級物理大單元整體設計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
一、單元內容分析
能量是《課標》中科學內容的三大主題之一,這充分說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課程中的重要地位。本單元首次向學生提出能量的概念,是后續九年級相關知識內容學習的基礎。在后續的學習中,九年級還將學習“電能”、“內能”、“能量守恒”、“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等涉及能量的內容。因此本單元的內容是能量知識在初中階段的重點部分。
本章共分四節:功、功率、動能和勢能、機械能及其轉化。第一節通過觀察現象和日常生產生活實際了解功的概念及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進而理解公的計算公式。第二節通過不同事物之間做功快慢的對比,建立功率的概念和功率的計算公式,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功率的推導公式。第三節由于只要求初中學生初步認識能量概念,所以教科書沒有在能量的概念上進行拓展,而是在功的知識的基礎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系引人能量的概念一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教科書通過列舉生產、生活中一些物體具有能量的實例,引出了動能和勢能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實驗探究物體的動能跟速度、質量的關系,根據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說明勢能大小的決定因素。第四節通過呈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場景,讓學生思考交流,了解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通過想象提出問:減少的機械能去哪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進而理解機械能守恒的內容。通過介紹我國一些科學技術讓學生了解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二、本章課標要求
本章內容屬于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的第三個一級主題“能量”,是該主題下的二級主題“能量、能量的轉化和轉移”和“機械能”中的部分內容。內容標準要求如下:
3.1.3結合實例,認識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
3.2.1 知道動能、勢能和機械能。通過實驗,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舉例說明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
例1 定性說明蕩秋千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例2 分析《天工開物》中沒水裝置工作時能量的相互轉化。
3.2.2知道機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和功率的含義。
三、本章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功、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功的計算公式、功率、功率的計算公式、動能、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勢能、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彈性勢能、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機械能轉化、機械能守恒。
物理思維:通過觀察思考、交流討論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和計算。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通過經歷發現問題、設計和進行實驗、得出結論、交流反思的科學探究過程,知道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科學探究: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科學態度與責任:能初步體會利用實驗能夠探究物理規律,解決科學問題。能夠通過團隊間的交流協作,培養學生團隊溝通、協作的能力。
四、本章教學目標
(一)內容目標:
1.知道功的概念
2.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3.知道用功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功率的概念;
5.知道用功率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6.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7.知道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8.知道機械能守恒
(二)學業目標:
1.通過對本章內容的學習,能出初步建立能量的概念,能通過能量的內容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學習機械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教學重點
1.功的概念的建立;
2.理解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3.功率的概念;
4.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5.探究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6.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六、教學難點
1.會用W=F.s進行簡單的計算;
2.對功率意義的理解及功率的計算;
3.對能量的認識;
4.理解機械能守恒,并能解釋機械能轉化的物理現象。
七、學情分析和建議
功和機械能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應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斷來獲得新知識的能力,發展抽象思維能力。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八、本章活動主題
滿載游客的過山車,在機械的帶動下向著軌道的最高端攀行……忽然,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從軌道的最高端飛駛而下!它又如一條蛟龍,時而上下翻騰,時而左搖右擺,時而駛上高高聳立著的大回環的頂端。
你知道過山車的速度為什么有那么多的變化嗎?你知道過山車為什么能夠到達大回環的最高處嗎?
九、整體教學課時安排
單元主題 任務 問題 活動
壓強 任務一:功(1課時) 問題1:功的概念 活動一:說一說,含有“功”的成語或詞語,指出其中“功”的含義。
問題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活動一:標出物體受到力的方向和物體移動的方向,判斷力是否做功?活動二: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問題3:功的計算 活動一:利用功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任務二:功率(1課時) 問題1:功率和功的區別 活動一:想想議議: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一起爬相同的樓梯,做功相同嗎?做功的快慢相同嗎?
問題2:功率的計算 活動一:利用功率計算公式進行簡答計算。活動二:測量爬樓的功率。
任務三:動能和勢能(1課時) 問題1:物體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活動一: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問題2:物體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活動一: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任務四:機械能及其轉化(1課時) 問題1: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活動一:將滾擺卷起后釋放,分析滾擺能量的變化。活動二:單擺來回擺動,分析能量變化?;顒尤鹤屇厩驈男辈凵隙藵L下,觀察木球碰擊彈簧片的過程。
問題2:機械能守恒 活動一:鐵鎖能碰到鼻子嗎?
十、學習評價量化表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即分值 得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優秀 良好 合格 自評 他評 師評
活動態度(20%) 學習興趣 對本課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對本課有較高的學習興趣 對本課的學習興趣一般
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認真負責,努力完成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學的協助下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學的協助下努力未能全部實現預定任務
合作交流(20%) 與人合作 主動和同學配合,分工合作,樂于幫助同學 能和同學配合,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有需要時才和同學合作,喜歡個人學習
與人溝通 態度謙虛,認真傾聽同學意見,能合作解決問題 會傾聽同學意見,基本能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不太喜歡發言和傾聽同學意見,不喜歡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探究實驗(30%) 動手操作 能熟練操作實驗器材,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 操作器材叫熟練,能夠完成實驗任務,但有缺陷 不能熟練操作實驗器材,不能完成實驗任務,或效率太低
分析歸納 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能夠快速地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并能和同學交流反思 能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實驗結論,不能和同學交流反思 能記錄現象和數據,不能得出對應的結論,或不能得出完整的結論
學習成果(30%) 獲取知識 能夠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能完全理解本節課重難點 基本能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能在老師或同學的協助下理解本節課重難點 基本能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不能完全理解本節課重難點
熟練運用 能夠獨立、快速完成課堂或課后練習,能運用所學內容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能夠在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下完成課堂或課后練習,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不能完成全部的課堂或課后練習,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存在較大困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鄱阳县| 黔西| 永登县| 错那县| 井研县| 陈巴尔虎旗| 法库县| 平顶山市| 东方市| 当阳市| 武平县| 广宗县| 丘北县| 潍坊市| 云林县| 日照市| 芒康县| 顺义区| 雷州市| 万全县| 宣城市| 平远县| 余庆县| 南江县| 万州区| 汝城县| 宁波市| 溧阳市| 务川| 益阳市| 新建县| 大港区| 邵阳市| 固安县| 灯塔市| 池州市| 湖南省| 静海县| 吴桥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