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第16課《發現老房子的美 》教材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老房子的美,用陶藝的方式塑造老房子,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關注鄉土文化,從不同風格的建筑中品味建筑藝術司時,培養他們對建筑、對家鄉風貌和歷史文化的情感。學情分析:高年級學生在以往的陶藝課程中,有過多次表現器物、動物的經驗,對于泥板成型、泥條成型、捏制成型也比較熟悉,技能逐步增強。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房屋格局和材質的紋理表現,以及塑造房屋時難以避免的大跨度承重等問題,對學生來說還具有一定難度,同時,學生對場景營造等富有情感色彩的表達也有一定局限,需要教師從多方位予以指導。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發現老房子的美,綜合運用捏制成型法,泥條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等方法,表現老房子的特點和美感。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對比,感悟老房子的美,用捏制成型法,泥條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等多種方法,表現家鄉老房子的特點。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了解老房子的歷史,發現并感受老房子豐富的人文內涵與美感。教學重點:感受不同風格老房子的美,用多種陶藝技法表現老房子的美。教學難點:場景的營造與細節紋理的表現。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陶泥工具學生準備:陶泥 陶泥工具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出示老房子圖片,引導學生交流。二、講授新課、獲得新知1.小組研究引導學生分析:在眾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歡哪種 為什么 該如何將老房子的美留住 引導學生了解房子的結構,有哪幾部分組成?3.嘗試探索陶泥可以做出哪些紋理?展示圖片依次講解。引導學生反饋與交流:捏制成型法,泥條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并板書。4.欣賞:PPT中的優秀作品。引導學生分析交流,得出老房子的制作還需要場景的營造和細節的表現。并板書:場景營造 細節刻畫5.出示問題:怎樣才能做一所完整的老房子?帶著問題觀看教師示范6.示范教師做示范:展示微課堂,講解制作老房子的步驟。通過學生交流討論得知:利用泥板成型法、泥條成型法、捏制成型法制作房子的各部分,各部分粘貼牢固,注意場景的營造和細節的刻畫。三、藝術實踐、巡視指導1.選擇自己喜歡的老房子布局2.利用泥板成型法、泥條成型法、捏制成型法制作老房子3.注意場景的營造4.有細節的表現學生創作教師巡回輔導,找出細節有新意的作品隨時進行展評。四、評價展示、分享交流1.作品是否運用了陶藝技法?2.場景營造是否合適?3.細節刻畫的是否精致?五、課堂小結、推展延伸引導學生談談創作過程中發現的小竅門和新方法,并進行技法交流。通過對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的了解、直觀欣賞圖片等,加強學生對老房子的觀察、分析環節的訓練。要注意學生創作時所表現出的多樣性與差異性。板書設計:16、發現老房子的美捏制成形法 場景營造泥板成型法 細節刻畫泥條成型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