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思想政治 年級 高二 學期 春季課題 類比推理及其方法教學目標1. 理解類比推理的含義、客觀依據,能明確區分類比、比較和比喻,培養科學精神素養。 2. 通過具體案例掌握類比推理的方法,知道類比推理的重要作用,理解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能綜合運用邏輯推理方法分析社會生活,培養公共參與素養。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理解類比推理的含義,掌握類比推理的方法和提高類比推理結論可靠性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類比推理的方法和和提高類比推理結論可靠性的方法教學過程課堂導入: 展示今年8月底長春航空展圖片 圖①:空軍殲(jian)-20戰機進行空中展示。新華社圖片 圖②:空軍運-20飛機進行空中展示。新華社圖片 大家知道殲-20飛行員穿的是怎么樣的飛行服?——抗荷服,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 觀看視頻,思考抗荷服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知識講解: 閱讀材料:對抗高速飛行給飛行員帶來無法承受的巨大壓力,科學家想到長頸鹿的血壓比人的正常血壓高出2倍。長頸鹿將血液通過長長的頸輸送到頭部卻不會發生腦溢血,這與它的身體結構有關。首先,長頸鹿血管周圍的肌肉非常發達,能壓縮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時長頸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膚和筋膜繃得很緊,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通過對長頸鹿身體結構的研究,科學家研制出了適合航天飛行的 “抗荷服”。在飛船飛行速度增加時,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氣體,從而對血管產生一定的壓力,這樣可以讓宇航員的血壓保持正常。同時宇航員的腹部以下的部位要套入抽去空氣的密封裝置中,這樣可以減小宇航員腿部的血壓,利于身體上部的血液向下輸送。 思考:1.從長頸鹿血液輸送到研制出“抗荷服”,體現了怎樣的邏輯思維方法? 2.你知道我們航天工程中,還有那些類似的案例嗎? 一、類比推理的含義 1.類比推理的含義: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一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閱讀材料:人們通過觀察大型鳥類(鷹和隼),發現它們在飛行中展開翅膀向上偏折翅尖羽毛以減小阻力,從而實現遠距離滑翔。受此啟發,設計師發明了翼尖小翼,并將其安裝在運輸飛機上,以減小飛機的阻力。 蝴蝶翅膀上柔軟的外模和血管時緊時松,使其能在任何飛行階段都收放自如。工程師們效仿蝴蝶的這一結構特征,嘗試在機翼設計中采用小型可移動表面及靈活的內部組件,從而提高飛行效率。 蜻蜓每個翅膀前沿都有一塊加厚的深色角質層或色素斑,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于是人們效仿蜻蜓,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長方形金屬板,作為抗震顫裝置,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劇烈震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思考:我們為什么能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進行諸多的仿生技術發明呢? 客觀事物及其屬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2.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事物屬性之間的內在聯系 那下面這兩個屬于類比推理嗎?為什么? 材料: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里,一群微型無人機猶如一群小鳥一樣,穿梭自如的飛躍竹林。它們十分靈巧,時而低飛掠過低矮的灌木叢,時而變換隊形,高飛躲避竹枝。 以前大規模是無人機飛行,依靠的是衛星定位和軌跡編碼,需要地面計算機的支持,一旦出現通訊故障,就會出現故障甚至遇到障礙物容易掉落。浙大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州研究院團隊研發的微型飛機是用利用機載傳感器的有限信息實現全部功能,可以實現自行軌跡的規劃,同時滿足避障、相互碰撞等要求。 3.類比與比較、比喻的區別 (1)類比不同于比較,類比要在比較的基礎上得出新的結論,它是一種推理;而比較的目的在于認識兩類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它是一種簡單的認識方法,但不是推理。 (2)類比也不同于比喻,類比和比喻雖然都以比較為基礎,但類比是一種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識,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目的在于生動形象地描寫或說明認識對象。 航天工程中的仿生技術是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的,那你知道,這些仿生技術所使用的思維方法是什么?從思維的角度看,又是如何進行類比推理的? 二、類比推理的方法 1.類比推理的方法 (1)從思維方法的角度看,模擬方法是一種類比推理方法。 (2)從思維的角度說,類比推理既可以在對象的要素和結構之間進行類比,也可以在對象的功能之間進行類比,還可以從導致事物某種功能的條件方面進行類比。 根據剛才我們所了解的事例,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我們為什么要進行類比推理呢? 2.類比推理的重要作用 (1)類比推理在科學技術創新中具有前鋒的作用。 (2)在日常論證說理中,類比推理可以幫助我們創新性地解決他人思想上的困難,糾正他人認識中的錯誤。 類比推理很重要,那是不是任意兩個或兩類表面上某些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都可以進行類比呢? 閱讀教材65頁的示例評析 我們不能僅根據對象千里馬和癩蛤蟆表面上某些性質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們在本質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則,就容易犯“機械類比”的邏輯錯誤。 由于事物屬性之間既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從兩個或兩類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們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或然的。 3.類比推理的實質:或然推理。 4.提高類比推理可靠程度: (1)類比的根據越多越好。前提中確認對象的相同或相似屬性越多,意味著它們所屬的類別可能越相近,結論的可靠性越高。 (2)作為類比推理根據的相同屬性越是接近本質屬性,相同屬性與推出屬性之間的相關程度越高,結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前提中確認的屬性不應該有與結論相互排斥的屬性。如果類比的前提中出現了與結論相排斥的屬性,那么,即使相同或相似屬性再多,推理也必須放棄。 觀看電影《獨行月球》時,看到袋鼠,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有動物出現在月球上?從影視的角度看,可能是為增加笑點;但從科研角度,將動物送上太空是利用動物對飛船系統進行一系列測驗。在載人航天前,前蘇聯和美國都進行了多次各種動物的太空飛行,記錄飛行中動物的四大生理指標(心率、血壓、心電和呼吸),確保動物可以很好生存的情況下,才進行載人航天測驗。 5.綜合運用邏輯推理 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都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證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的推理。但是,歸納推理在幫助人們發現認識對象的規律方面,類比推理在幫助人們獲取新知識方面,都具有自身的價值。在實踐中,人們總是將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結合在一起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不同推理類型的思維功能。 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