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制作一個潛望鏡微課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光》單元的最后一課。經過一個單元的學習,特別在上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已經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通過光的反射實驗,對反射光的路徑做出預設,初步建立入射光與反射光的關系;對光的傳播特點做進一步探討,即光遇到物體會發(fā)生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本節(jié)課主要是學生通過制作一個簡單的潛望鏡,了解潛望鏡的結構,通過潛望鏡的制作,進一步加強對光的反射性質的認知。【學情分析】在本單元第6課中,學生已經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通過光的反射實驗,對反射光的路徑做出預設,初步建立入射光與反射光的關系;對光的傳播特點做進一步探討,即光遇到物體會發(fā)生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通過自己分析、表達與交流,使學生了解潛望鏡內部構造及作用,進一步認識到平面鏡在軍事及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研究潛望鏡結構,進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科學思維:經歷“觀察-推測-驗證-解釋-再觀察……”的科學探究過程,形成嚴謹的實證意識。探究實踐:根據潛望鏡的工作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潛望鏡。通過親自制作潛望鏡,加深對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態(tài)度責任:體會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初步了解潛望鏡作為潛艇的“眼睛”,而潛艇是保衛(wèi)我國海疆的國之重器,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普及國防知識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難點】重點:用紙盒和亞克力軟鏡子制作一個潛望鏡。難點:了解潛望鏡的工作原理,并畫出光路圖。【教學準備】牙膏紙盒、亞克力軟鏡子、鉛筆、直尺、量角器、剪刀、雙面膠帶等。【教學過程】一、聚焦:怎樣看到水面上的物體(出示潛水艇的視頻)1.思考: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是用什么觀察海面上的情況的呢?二、探索和研討:(鏡頭走入潛艇內部,給潛望鏡一個特寫)1.研究潛望鏡(1)觀察:潛望鏡鏡片的位置。(2)討論:師生交流分析潛望鏡工作原理。潛望鏡上下各有一面傾斜45°角的平面鏡。地上面的、遠處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潛望鏡上面這塊平面鏡上,再反射到下面這塊平面鏡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從低處看見地上面的、遠處的景物。2.制作潛望鏡(1)你能根據潛望鏡原理來制作一個潛望鏡嗎?(2)討論:怎樣制作潛望鏡?(3)交流:出示潛望鏡制作步驟。①用直角三角板在長方形紙盒的一端畫一條與底邊成45度的斜線,用直尺量出斜邊的長度就是鏡子需要的長度。②盒子翻轉90度,用直尺量出紙盒另一邊的寬度,就是鏡子的寬度。③在亞克力軟鏡子的反面畫好需要裁剪的尺寸,用剪刀沿畫線剪下兩片亞克力軟鏡子。④在紙盒上用筆沿著透明膠帶的圓圈畫圓,剪出觀察孔。⑤用雙面膠帶將剪好的亞克力軟鏡子,呈45度角粘貼在盒子內部的一端,反光面朝向觀察孔,蓋上盒蓋。⑥另一端也如此操作,兩片鏡子平行。做完之后,測試效果。(4)學生制作潛望鏡,做好以后測試。(5)展示:說說自己潛望鏡的優(yōu)缺點和改進方法。三、拓展并小結1.討論:你還能用其他材料來制作潛望鏡嗎?2.挑戰(zhàn):了解了潛望鏡的應用,你想怎樣改進你的潛望鏡。3.嘗試:(1)怎樣讓潛望鏡在晚上黑暗的環(huán)境下工作?(2)怎樣讓潛望鏡能觀察更多的方向?(3)多個潛望鏡能疊加使用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