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信息技術 年級 高二 學期 秋季課題 4.2搭建信息系統(2)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 通過“智慧農場”信息系統的搭建,了解信息系統的基本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數據管理設計; 2.編寫智能終端程序代碼,實現信息控制。 指向的核心素養: 1.信息意識:在分析信息系統時能意識到并理解數據管理的重要性,并能適時應用到信息系統數據管理設計中; 2.計算思維:能夠根據智慧農場的信息系統的實際功能,設計合理的數據庫結構,存儲傳感器數據; 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通過互聯網電子資料的查閱、研究,用程序實現傳感器數據采集、存儲和控制。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信息系統的數據結構及數據存儲形式。 教學難點: 1.用程序代碼實現智能終端的信息控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知識回顧 提出問題 導入:通過回顧前面所學智能終端讀取傳感器數據并傳輸到服務器端這一內容,著重從硬件方面進行介紹;引出新問題:如果要讓“智慧農場”能夠正常運行,除了硬件安裝正確之外,還需要有軟件,本節課主要是介紹信息系統中的軟件部分。 引導學生回顧硬件知的同時,思考如何使用軟件才能正確保障信息系統的正常工作。新課教學 一、數據管理設計: 數據管理設計主要負責與具體數據管理系統相銜接,包括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呈現等方面,為系統中需要長久存儲的數據對象提供數據存儲的方案。 1.數據采集:是利用一種或多種裝置,從系統外部采集數據并輸入系統內部一個接口的過程。常見數據采集方法:鍵盤輸入、利用光電設備采集數據、多媒體輸入、網絡傳送、磁盤輸入等。 在“智慧農場”中,數據采集主要依靠各種傳感器來完成。 2.數據傳輸:數據采集好后,通過傳輸介質傳送到服務器進行加工處理和存儲。常見的傳輸介質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在“智慧農場”中,智能終端連接網絡可以使用Wi-Fi,Web服務器連接網絡可以使用雙絞線,而PC客戶端接入網絡無線有線都可以。 二、編寫智能終端程序: 1.大棚溫度控制場景:大棚溫度小于設定溫度,則打開加熱器;大棚溫度超過設定溫度,則關閉加熱器;并把監測溫度上傳到服務器。 2.大棚亮度控制場景:先監測亮度并上傳到服務器,服務器比對數據庫中的傳感器閾值,然后返回對執行器的控制結果。 理論部分,可讓學生嘗試通過自學了解相關知識,進一步明確智慧農場的實際場景中需要考慮哪些數據? 學生能夠就溫度和亮度控制場景的智能終端程序進行分析,并能理解相關的代碼。課堂小結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