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人教版最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五 章第二節,是一節新授課。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核苷酸的結構、 相關能源物質等有關知識, 為本節課做好了鋪墊。此節課也為之后學習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打基礎。二、學情分析(一)預設學期要素 內容知識儲備 學生已經學習和了解實驗設計的幾大原則、核苷酸結 構和糖類、脂肪等能源物質學習情況 學生首次接觸到 ATP,學習這樣抽象的概念難免會存 在無法完全接受的現象, ATP 和 ADP 之間的轉化也 是比較抽象的,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解決對策 營造氣氛、激發興趣、分層兼顧(二)動態學情要素 內容關注差異 尊重學生個體的不同,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傾聽學生 了解學生的真實所求,適當調整教學策略反饋跟蹤 學生是否真正將知識與方法內化,調整教學評價手段三、教學目標1.通過構建 ATP 的物理模型以及對 ATP 與 ADP 的相互轉化過程的分析,運用結構與功能觀解釋 ATP 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 能源物質, 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觀, 物質與能量觀, 培養模型構建的科學思維;(生命觀念、科學思維)2.通過 ATP 是螢火蟲發光的直接能源物質的探究,掌握觀察、 提問、實驗設計能力,掌握科學探究基本思路和方法;(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3.利用 ATP 的相關知識向他人解釋常見的生命現象,并基于螢 火蟲發光的原理, 通過介紹“熒光樹” 的培育, 培養學生承擔將現代科技服務于生活的社會責任。(社會責任)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 ATP 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2.教學難點:通過 ATP 與 ADP 的相互轉化的特點,解釋 ATP 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五、教學方法小組研究法、啟發式教學法、直觀教學法、講授法六、課時安排:1 課時七、教學過程教學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利用視 活動:播放螢火蟲發光的視頻并讓學生有感 學生有感情 激發學生頻及古 情的朗讀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 同時思 的朗誦《 秋 的興趣詩詞創 考相關問題: 夕》并思考設情 1.螢火蟲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是什么?境,吸 2.螢火蟲體內有特殊的發光物質嗎?引學生 3.在螢火蟲發光的過程中有能量轉化嗎?投入課 思考討論::既然螢火蟲發光需要能量的供堂 應, 細胞內的哪一種物質可以為螢火蟲發光直接提供能量?學生根據所給材料, 小組合 作討論:(1)實驗思路是怎樣的?(2)實 驗自變量和因變量是什么?(3)實驗組與 對照組怎樣設置?三個問題, 同時設計實驗 并展示交流 小組合作討 論完成實驗 設計,并對實 驗過程進行 分析討論歸 納出實驗結 論 小組合作 討論,培養 學生的合 作交流意 識跟自我 探究能力。 通過實驗 使學生自 己得出 結 論: ATP 是驅動細 胞生命活 動的直接 能源物質。通過構 建 ATP 的結構 模型, 掌握 ATP 的結構 式 思考討論:: ATP 為什么 能夠作為細胞 的直接 能源物 質? 小組合作::學生閱讀書本 P86 頁內容, 結 合相關信息, 同時利用所給的圖片,構建 ATP 的結構,并讓學生進行展示 學生分組在 課堂上完成 模型構建, 同 時通過班級 優化大師隨 機抽取小組 在希沃白板 上進行展示。 學生通過構 建的模型理 解腺苷三磷 酸、腺苷二磷 酸、腺苷一磷 酸,以及掌握 ATP 與 RNA 的關系 培養學生 合作交流 能力掌握 ATP 與 ADP 的轉化 資料分析 1 肌肉收縮的直接能源物質是 ATP。在人體安 靜狀態時, 肌肉內 ATP 含量只能供肌肉收縮 1~2s 所需的能量。 一個人在劇烈運動狀 態下, 每分鐘約有 0.5kg 的 ATP 分解釋放能 量, 供運動所需。 一個成年人在安靜的狀態 下, 24h 內竟有 40kg 的 ATP 被水解。 思考討論 3:螢火蟲一直發著熒光,那這么 少的 ATP 如何維持這一持續過程呢? 資料分析 2: (1)ATP 每個磷酸基團都帶有負電荷, 負電荷 相互排斥, 這些分子必須含有足夠的能量才 學會結合資 料分析,理解 生物體中的 ATP 含 量 很 少,但是消耗 量卻很大。同 時 ATP 與 ADP 的相互 轉換過程處 在動態平衡 中,并且這種 轉化機制是 培養學 生的分析 歸納能力能克服臨近相同電荷之間的靜電排斥作用, 這就像壓緊的彈簧儲存著能量一樣, 一旦彈 簧“松開 ”,就會釋放出大量能量。 (2)一個人在劇烈運動狀態下,每分鐘約有 0.5kg 的 ATP 分解釋放能量,供運動所需。 一個成年人在安靜的狀態下, 24h 內竟有 40kg 的 ATP 被水解。 (3)在某細胞培養液中加入 32P 標記的磷酸 分子, 一段時間后分離出細胞的 ATP,發現 其變化含量不大, 但部分 ATP 的末端的 P 已 帶上放射性標記。 閱讀書本內容,結合上述材料思考: 1.ATP 是如何合成與分解的? 2.通過資料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物界的共 性。ATP 的 利用 思考討論 4: ATP 除了用于螢火蟲的發光,還有哪些用 處? 學生通過閱讀書本 P88 頁觀察“ATP 的利用舉例 ”和“ATP 為主動運輸供能示意 圖 ”,歸納 ATP 可以用于各項生命活動 學生思考并 回答問題 學生提煉 書本知識ATP 的 合成 思考討論 5: 螢火蟲體內的 ADP 轉化成 ATP 所需的能量 又來自哪呢? 閱讀書本 P87 最后一段,結合相應圖解分析 同時學生通過歸納完成下列填空: 學生思考,填 空,歸納結果 學生歸納 總結能力通過分析得出:能量通過ATP分子在吸能 反應和放能反應之間流通。因此, ATP 是細 胞內能量流通的“貨幣 ”。科學前 沿 展示熒光樹 ATP 熒光細菌檢測儀 學生觀看 引起學生 對于基因 工程的興 趣和對我 國先進生 物技術的 探索與自 豪。八、教學評價1、基礎性作業:課后習題2、研究性作業:課后讓學生利用新知,開展新的課題研究:1.ATP 是不是興奮劑 2.氰化鉀中毒后人在 3~6 min 內就會因缺少能量而心臟停跳, 呼吸 麻痹而死, 推測氰化鉀致人死亡的原理, 查找資料驗證并且提出有效的急救方法。九、板書設計十、教學反思1.以任務為驅動, 合作討論為基本教學方式,體現學生為主體, 促進思維與能力的多元發展;2.通過實驗設計,建構 ATP 模型、資料分析等環節,促進主動學習的動力3.建模活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 引導學生基于系統、結構與功能、物質與能量的角度分析解決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