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7.5 日本粵教版七年級下冊內容總覽課標要求01學習目標02探究新知03課堂檢測04課堂總結05課后作業06目錄富士山櫻花建筑民族服飾—和服茶道一、一衣帶水的鄰國 1.讀圖,找出日本的四大島嶼、日本周圍的海洋及與其隔海相望的國家,說說日本的海陸位置有什么特點。 2.談談日本的海陸位置對其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產生了哪些影響。日本為什么日本的和服與中國古代的服裝非常相似?日本是一個善于吸收外來先進文化和科技的國家,古代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近現代受西方歐美文化和科技的影響。日本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對其社會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二、多火山、地震的島國為什么日本現代建筑要有防震設計呢?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太平洋日本海俄羅斯中國朝鮮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由于日本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因此多火山、地震。日本及附近地區的火山、地震帶地 殼 運 動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太 平 洋日本 海熔巖火山爆發日本(多火山地震)三、資源小國,經濟大國日本自然資源貧乏,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嚴重不足,大部分礦產資源需要進口,主要進口石油、天然氣、食品、原材料等,其中石油完全依賴進口。日本工業原料輸入與工業產品輸出 讀《地理圖冊》“日本工業原料輸入與工業產品輸出”圖,回答下列問題。(1)石油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2)鐵礦石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3)煤炭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木材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日本品牌的產品。日本出口的汽車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的日本工程機械 1.讀圖7.62,在圖上找出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等主要港口。 2.看看日本主要的工業區分布在哪里,說說為什么會這樣分布。 為了便于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減少運費,日本的傳統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及瀨戶內海沿岸地區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高新技術產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已向高新技術化、信息化和多樣化轉變。國內主要生產機電產品的關鍵零部件和高端電子元器件。同時向國外投資建廠,制造和組裝產品,并擴展銷售網絡。今年,日本高新技術產品在出口中所占比例迅速提高,工業布局也有所變化,出現了北九州等微電子工業基地和以筑波、仙臺為代表的一批科技產業新區。筑波科技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課題:第七章 第五節 日本(第1課時)學習目標:1.記住日本的主要組成:四大島嶼2.記住日本工業的主要分布地區3.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主要城市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引導:前面我們知道了亞洲被分為了六大地區,我們也簡要了解了東亞。東亞五國唯一的一個群島國家是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個戰敗國,戰后經濟衰退,幾乎達到崩潰的邊緣,但是,只經過十幾年的時間,到5、60年代,就躍居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是什么原因使它經濟復蘇這么快呢?是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是有優越的自然環境?還是有其他原因?活動(1):讀課本P28頁7.48圖,完成:半球、緯度位置:日本全部位于_ __、__ _半球,全部位于_____帶。海陸位置:日本東臨________,西臨_______海、_______海,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東亞______國;由此可知,日本海陸位置的特點是____________[板塊位置:日本地處_______板塊與___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位于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帶),多火山地震溫泉活動(2):讀課本P28頁7.48圖,完成:日本是由四大本島及其附屬島嶼組成的,四大島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面積最大,在日本的南部,還有個分布在太平洋內的_________群島。活動(3):閱讀課本P29頁,完成:日本是一個善于吸收外來文化的國家,古代受_______的影響,近現代受________文化的影響,形成了__________的文化,日本的傳統服裝是________活動(4):讀課本P29—P30頁、地圖冊P19-20頁日本地形圖,完成: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為主,________面積狹小,且集中在沿海地區,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受日本地勢的影響,日本的河流河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資源豐富,同時日本的__________資源也非常豐富,日本的森林覆蓋率世界_________,日本海岸線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_,這對日本發展_____________經濟十分有利。日本的最高峰是____________;日本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日本位于中緯度大陸東岸的季風氣候區,分別有 氣候和 氣候讀表:東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氣溫和降水量緯度位置 最冷月均溫 最熱月均溫 氣溫年較差 年降水量東京] 36 °N 3.7° 25.1° 21.4° 1610mm北京 40 ° N -4.7° 26.1° 30.8° 636mm冬季,東京比北京__________(冷還是暖),夏季呢?降水量,東京比北京__________(多還是少)。這說明日本的氣候具有什么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當堂檢測1.下列國家中,與日本隔海相望的是( )A.美國 B.澳大利亞 C.巴西 D.中國每年春天都是日本人賞櫻的季節。當第一朵櫻花在九州島南部綻放后,媒體就開始向人們播報全國各地櫻花開放的時間。據此讀圖7-5-1,完成2-3題。2.日本領土組成中的四個大島,緯度最高的是( )A.北海道島 B.本州島 C.四國島 D.九州島3.影響櫻花開花時間自南向北逐漸推遲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分 B地形 C氣候 D海陸位置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2016年4月16日凌晨,熊本縣發生了7.3級強烈地震。據此讀圖7-5-2,完成4-5題。4.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處( )A 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B 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交界處C 印度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交界處 D 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5.當晚災區還遭遇暴雨襲擊,可能引發的災害是( )A 臺風 B 森林火災 C 泥石流 D 龍卷風6.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有( )①由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狹小 ②季風氣候,氣候干旱(熊本縣)③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起伏較大 ④植被覆蓋差,泥沙淤積嚴重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7.張云參加“日本之行”夏令營,不能體驗到的是( )A 看到身穿和服的老人 B 看到平原上的獅子、斑馬在奔跑C 攀登富士山 D 參觀太平洋沿岸汽車出口港8.國標說日本最著名的旅游勝地是( )A.琉球群島 B.富士山 C.瀨戶內海 D.北海道9.李太太說日本人20歲時,要舉行“成人節”儀式,這時他們會穿上心愛的傳統服裝( )(第1頁 共3頁)課題:第七章 第五節 日本(第2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日本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2. 日本工業的分布地區、傳統模式以及新型模式;3.知道日本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活動(1):讀課本P31頁、地圖冊P19頁日本工業原料輸入圖,完成:日本領土狹小,自然資源_________,其中_________資源最為貧乏,工業所需的燃料、原料都需要_________,所以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進口國觀察地圖冊19頁,完成下表資源種類 輸入的地區石油鐵礦石煤炭木材活動(2):讀課本P32—P33頁、7.57圖,完成:日本領土狹小,自然資源_____,其中_____資源最為貧乏,工業所需的燃料、原料都需要_____,所以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進口國。由于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量出口,因此日本經濟___________,因需大量進口原料、燃料,所以日本工業集中在沿海地區,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日本工業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日本經濟發展的類型為___________,日本工業也存在污染問題,所以日本以后發展的方向是將耗能_____、污染______的企業向海外遷移。日本工業非常發達,其不利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經濟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D:產品主要出口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條件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工廠靠近碼頭,陸地交通便利C: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工業經濟效益高) 工業分布原因:活動(3):讀課本P34頁7.62圖,完成:讀右圖,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城市②、③所在的工業區是_____________城市④所在的工業區是________________城市①⑤所在的工業區是______________城市⑥所在的工業區是________________瀨戶內海沿岸的工業區是______________城市①是_________、城市②是_________城市③是_________、城市④是_________城市⑤是_________、城市⑥是_________二、當堂檢測1.日本進出口貨物量很大,根據日本的海陸位置,它的主要運輸方式是( )A 航空運輸 B 海洋運輸 C 鐵路運輸 D 管道運輸2.日本同中國的貿易中,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是( )A.木材和電子產品 B.鋼材和輕紡產品C.家電產品和汽車 D.紡織品和照相機3.下列有關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日本是經濟強國,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 B日本經濟以加工貿易型為主C日本資源豐富,不需要進口原材料 D日本工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小4.日本工業集中分布于如圖7-5-1所示陰影地區的原因有(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 ②環境無污染③多優良港灣 ④產品主要供出口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5. 日本的核電站數量位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大力發展核電,主要與日本的哪種國情有關( )A 日本是個多山地的國家B 日本是一個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C 日本缺少煤、石油等常規能源D 日本缺少鐵、銅等各種工業原料日本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2015年中國游客赴日人數大漲至490萬人次,旅游市場規模達154億人民幣,日本成為中國出境游第一目的地市場。據此完成6-7題。6.日本發展經濟最優越的自然條件是( )A 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原料和燃料充足 B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C 勞動力豐富,科技水平高 D 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7.大量中國游客喜歡去日本旅游及購物的原因不包括( )A 日本文化東西兼容,與我國文化淵源相近 B 中國距離日本較近,交通費用較低C 日本制造業發達,產品質量高 D 日本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充滿熱帶氣息(第1頁 共3頁)課題: 第五節 日本 課型:講授課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目標 1.能運用地圖和數據分析出日本的國情以及根據其國情說出日本經濟發展的策略。 2.能運用地圖說出日本工業帶的分布特點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說出日本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驗。 4.能說出日本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等方面的聯系。 (二)能力目標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文字和分析圖表數據以及小組討論、交流看法等學習活動,去學習知識、達成目標。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本經濟依賴性強的分析,懂得看待問題要一分為二的辨證思想。 2.初步樹立發展經濟要保護世界環境的人地觀。 3.通過學習日本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的發展經濟方式,對從化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有所理解并能學以致用重 點 難 點 教學重點 1.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一個國家的國情,并分析其經濟發展特征。 2.以日本為例,說出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等方面的聯系。 教學難點 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一國的國情,并分析其經濟發展特征。教學過程集體備課 個人備課〖情境創設〗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日本產品? [學生]舉例,并說出一些知名品牌。 [老師]那世界其他的地區有沒有日本的產品呢? [學生]有。 [老師]我們來看一下實際情況。請觀察 “日本主要產品的輸出地”,看看在哪些國家和地區也能買到日本的產品? [學生]世界各國。 [老師]讀2“1998年日本主要產品占國際市場的百分比”,找出日本出口到世界各地的產品有哪些?這些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占有率是多少? [學生]基本上都是工業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占的比重很大。 [老師]再來閱讀一組數據,結合剛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經濟實力如何? [學生]日本經濟以工業為主并且十分發達,是世界經濟強國。 〖問題(懸念)Ⅰ〗 [老師] 就經濟實力而言,現在的日本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是一個戰敗國。戰爭結束的時候,日本國內經濟已經陷入嚴重崩潰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從廢墟中崛起的呢? 提示:每個國家在制定經濟發展策略時,都需要從現有的條件出發,即按本國國情去考慮。那日本的基本國情如何?可從面積、人口、地形、氣候、資源、交通和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 請同學們觀察 “1998年日本進口的主要工業原料的百分比”,能否看出日本的國情最突出特點? [學生]資源缺乏。 [老師]對,缺乏資源是日本的國情一。在生產中缺乏原料,怎么辦呢? [學生]讀 “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可知日本缺乏的原料來源于世界各地。 [老師]沒錯,雖然日本本國內缺乏自然資源,但可以購買他國的原料進行生產。那在運輸這些原料的過程中,日本會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為什么? [學生]采用海運。因為日本是島國,并擁有眾多的優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 [老師]因此可得日本的國情二──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問題(懸念)Ⅱ〗 [老師]國情一是不利工業發展的,國情二則相反。日本是如何利用上述兩種國情去發展本國經濟? [學生]日本根據本國的國情,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去克服不利因素。 〖學生活動Ⅰ〗 [老師] 像日本這樣大量進口工業原料,利用本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工成工業制成品,再大量出口,這種經濟發展方式就叫做“加工貿易經濟”。 這種加工貿易經濟有一個重要特點──對外依賴嚴重。那會對日本的經濟帶來哪些影響?分小組討論,并完成P24活動3。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技術水平以及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當原料價格上漲或發生世界金融危機時,就會打擊日本的經濟。 〖學生活動Ⅱ〗]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日本的這種“加工貿易經濟”,它的工業區會分布在什么地方呢?觀察P23圖7-13,找出日本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業城市? [學生]五大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有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等工業城市。 [老師]為什么日本的工業區分布在沿海地帶? [學生]思考并完成P23活動2。 [老師]從框圖可以看出,把工業區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區,主要是利用這里便利的海洋運輸進口原料,出口產品,從而提高工業的經濟效益。但是這種高度集中的分布,也有不利的一面,你能舉例說明嗎? [學生]可從土地價格、水電供需、環境污染等方面考慮。 [老師]綜合考慮上述的不利因素,現在日本已經加速擴大海外的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與銷售基地,其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有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學生活動Ⅲ〗 假如你們就是日本人,你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 1.你是日本小野田水泥株式會社的社長,水泥廠雖然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產生的粉塵污染影響了環境。你怎樣做才能既有經濟效益,又不產生污染? 2.你是日本林業部門的負責人,為了要保護生態環境,不允許隨意砍樹,但生產和生活中又需要大量的木材,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3.你是日本的漁民,日本的國民很喜歡吃生魚片的,不僅本國需求量大,還大量向海外出口,但日本國土狹小,海域有限,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捕獲到更多的魚? [學生討論回答] [老師]大家剛才都是站在日本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日本人保護自己的環境,卻把水泥廠建在我國的大連開發區;日本人保護自己的森林資源,卻跑到一些保護意識不強的發展中國家去大量進口木材;日本為獲得更多的魚,組織遠洋船隊大量從公海捕魚,是使世界漁業資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國家之一。現在大家再站在世界人民的角度,又該怎樣看待這些問題? [學生]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日本的上述行為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受到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日本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地球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保護的。 〖小結與反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理解最深的是哪個知識點?現在還沒弄懂的又是哪個?還想了解什么? 板書設計 第七章第一節:日本 一、地理位置 1.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 大洲位置——亞洲東部 二、地形特點 1. 島國——四大島為主體 2.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3. 山地地形為主 ---多火山、地震 日本多火山的利與弊個人教學反思(第1頁 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5 日本.pptx 7.5《日本》教學設計.doc 7.5《日本》第1課時導學案.doc 7.5《日本》第2課時 導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