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用氣球驅動小車》 課型 實驗課教 學 過 程用氣球驅動小車【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2.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就要對物體施加力。反沖力越大,小車行駛得越遠。科學探究目標1.會組裝用氣球反沖力作動力的小車。2.會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反沖力大小的關系。3.能用實驗數據證明自己的推測。科學態度目標1.發展進一步運動和力的興趣。2.意識到要把實驗現象轉化為支持觀點的證據。3.體驗合作的重要性。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體會到可以用反沖力作為動力驅動車輛、火箭、飛機等物體運動,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2.改變噴氣管粗細和氣球充氣量會影響小車的動力大小。【教學重難點】重點: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難點:對小車反沖運動的解釋。【教學準備】小組:小車、氣球、不同粗細的氣球噴管、打氣筒。教師:學生實驗材料、長線一根、噴氣式飛機等圖片或視頻資料、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玩氣球,感受反沖力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玩具,看!是什么?(出示氣球),想不想玩一玩?給你們一分鐘玩一玩。2.哇!快看有一組的氣球飛起來啦!老師也想試試,你們想試試嗎?但是,老師要求大家帶著目的玩,請按照上面的要求(ppt展示)把手放在氣球口,感受噴出的氣體噴向哪個方向,同時觀察氣球向哪個方向運動?然后拿出活動手冊,畫出氣體噴出方向和氣球運動方向,(教師指導如何畫箭頭)并指出氣體噴出方向和氣球運動方向的關系。3.開始玩吧!4.完成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氣球向哪個方向運動?噴出的氣體噴向哪個方向?氣體噴出方向和氣球運動方向是怎樣的關系?你們組呢?也來說一說發現?5.老師又有一個疑問,氣體噴出方向和氣球運動方向相反,氣球為什么就能在空中飛來飛去?誰來解釋一下。6.講述:氣球之所以能在空中飛來飛去,是因為氣球里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氣體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 教師板書:推力、反沖力。二、用氣球驅動小車1、談話:同學們,老師還帶來了一樣玩具,這是什么?(出示小車)老師給你們一個挑戰,你們敢接受嗎?你能利用氣球讓小車運動起來嗎?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用氣球來驅動小車。 教師板書:用氣球驅動小車。2.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下面就請組長上來領取材料,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組裝小車,利用氣球讓小車運動起來。3.都成功讓小車動起來了嗎?請一組同學上來展示一下。教師指導,指出錯誤的操作,規范操作。4.提問: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充氣的氣球可以驅動小車呢?三、如何讓小車跑的更遠1.接下來,老師想給大家的挑戰升級,怎樣讓你的小車跑的更遠?請同學們先思考一下,如果想要行駛更遠,可以怎么改進?給大家一分鐘時間討論一下。2.現在你們小組打算怎樣改進,讓你的小車行駛更遠。3.同學們真棒,今天我們來就先探究氣球大小和噴嘴粗細兩個因素。4.先來探究氣球大小這個因素吧。那同學們打算怎么比較他們的遠近呢?誰來說一說?老師只帶了一個氣球,該怎么操作?你上來演示一下。屏幕出示比賽規則:(1)請小組隊員分工合作,安裝好小車,先給氣球打氣十五次(作為小氣球);(2)從起點出發,待小車停下后,在停下的地方用粉筆做好標記;(3)再給氣球打氣二十五次(作為大氣球),同樣從起點出發,待小車停下后,在停下的地方用粉筆做好標記,然后填好記錄表。5.開始探究吧!都完成了嗎?說說你的發現?6.接下來我們來探究氣嘴大小這個因素吧,該怎么比較呢?該怎么給氣球打氣呢?屏幕出示比賽規則:(1)先用大氣嘴,給氣球打二十次氣,從起點出發,待小車停下后,在停下的地方用粉筆做好標記;(2)再換成小氣嘴,給氣球打二十次氣,從起點出發,待小車停下后,在停下的地方用粉筆做好標記;然后填好記錄表。7.開始探究吧!都完成了嗎?說說你的發現?8.利用剛才所學知識,說說看,為什么改進后小車可以行駛的更遠?(反沖力越大,車運動的越遠)四、拓展:生活中的反沖力1.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反沖力嗎?(1)學生匯報。(2)反沖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教師出示噴氣式飛機、火箭的圖片。【板書設計】§3.2 用氣球驅動小車 推力反沖力: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教 后 反 思《用氣球驅動小車》教學反思這節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反沖力,為什么氣球可以向上運動,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反沖力的例子?本課的活動,是幫助學生加深對力和運動關系的理解,指向核心概念“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的建構。由于本課是關于氣球驅動小車的問題,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玩氣球,也玩過小車,學生在玩中看到了氣球吹足了氣以后,會向相反方向運動,部分細心的孩子感受過氣球噴出氣體的方向和氣球運動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沒有考慮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大多數孩子沒有注意或考慮過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氣球為什么能推動小車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激發興趣。所以,本節課我讓學生先“玩”氣球,從感受氣球噴氣時所產生的氣流和氣球的推力開始,體會氣流方向和氣球運動方向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出反沖力的概念,在課堂上,這個過程進行的比較順利,得出了反沖力的概念;再測試組裝的氣球小車能行駛多遠,體會改變氣球大小和噴嘴大小會影響小車的運動距離。這樣一方面可以認識“反沖力”,另一方面加深對“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的理解。在課堂中,大多數學生都能想到氣球大小會影響小車行駛的距離,而很少有學生想到氣嘴大小這個因素,在我的提醒之下,才有學生發現。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實驗前的指導不夠,學生之間出現分工不明確,導致測量時間過長,產生了拖堂的現象;最后匯報實驗結果時,在討論氣球大小這個因素得出的結論都很一致,大氣球行駛的遠,小氣球行駛的近。但是學生在探究噴嘴大小對小車運動距離的影響時產生了分歧,有的認為大噴嘴會讓小車跑的更遠,有的則認為小噴嘴會讓小車跑的更遠。其實就本節課的氣嘴大小這個因素確實在大部分情況下大噴嘴會讓小車跑的更遠,而不是小噴嘴,因為大噴嘴會給小車更大的初始動力,在空氣盡數被排出氣球后,也還會有巨大的慣性促使小車繼續運行一段較長的距離。當然本課中,學生還是有一定收獲的,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實驗解決問題,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這讓我很是欣慰。回顧本節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值得我去思考,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才能讓自己得到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