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知識清單】【課標清單】1、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方面的新變化。2、認識遼宋夏金元這一時期在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3、認識遼宋夏金元時期在文化方面的新變化。4、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問題清單】問題1.宋代面臨的歷史問題、如何解決的?歷史問題 解決方法 措施中央集權衰微,地方割據,國家分裂 收地方權 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長官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設置諸路轉運司統轄地方財政,保證地方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共拱衛京師,鎮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分中央與地方權 中書門下掌管行政,設置參知政事為副相,與宰相分權;樞密院掌管軍政,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調兵權和統兵權;三司專掌財政包括轉運司在內,設立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武將專權統治 崇文抑武 文官擔任各級各類最高長官;提倡文治,擴大科舉,抬高文官士人地位;罷免宿將兵權問題2.宋代政治統治有什么特點?如何評價?特點 強干弱枝 收地方權錢兵等,強化了中央權力,造成了地方實力衰弱分化事權 中央和地方均分化事權權(課本中央和地方權力分配示意圖),使其互相牽制機構膨脹 橫向分割事權導致官員和機構增多崇文抑武 文官擔任各級各類最高長官;提倡文治,擴大科舉,抬高文官士人地位;罷免宿將兵權評價 局限 分權牽制,防止專權導致制度僵化,因循保守權利分割過細,行政效率低下財政危機,邊防危機,統治危機,積貧積弱積極 很大程度解決中晚唐到五代的地方割據分裂和武將專權問題有利于預防內亂,強化了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宋代文官政治局面的出現有利于社會經濟文化繁榮歷史本質 加強中央集權治國方略 守內而虛外問題3.宋元農業和手工業的新變化和影響有哪些?⑴農業的發展:方面 具體 影響意義耕作制度 一年兩熟、一年三熟的稻麥復種制 ①提高了糧食產量;②促進了人口迅速增長;③為商業提供剩余農產品經濟結構 出現固定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 ①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②有利于農產品商品化棉花種植 宋朝開始,元朝南方植棉逐漸普遍 帶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人口增長 人口迅速發展,超過一億 ①古代人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②有利于剩余勞動力轉移和工商業的發展邊疆開發 遼夏金元的統治下,邊疆農業顯著進步 ①反映了推進農耕文明的擴展;②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③推動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進一步交融⑵手工業的發展:制瓷業 宋代五大名窯(汝哥定鈞官);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紅 ①瓷器大量出口海外;②東南海外貿易稅成為宋財賦主要來源;③反映和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繁榮;④促進了沿海港口城市崛起;⑤成為中華文明新象征礦冶業 煤炭開采量很大,東京居民用煤作燃料 ①提高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②方便和改進了人民的生活印刷業 雕版印刷術相當普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推廣 ①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推動了文化的普及;②帶動造紙業發展;③推動了教育和科舉制的發展問題4.宋元商業和城市的新變化、變化的原因、特點、主要影響有哪些?發展原因 根本原因 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生產力)為商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政治條件 國家的相對統一,社會的相對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人口增加 宋元時期人口的迅速增加出現剩余勞動力轉移支撐工商業的發展統治政策 逐漸放松對商品交易的限制,重農抑商政策的進一步松動;宋的不抑制土地兼并政策,大量自耕農破產,使相當部分農民轉移到工商業交通條件 宋元時代內外交交通便利(大運河、 絲綢之路)民族條件 各民族之間的經濟互補和交流促進了貿易的發展中外交往 宋元對外開放,中外交往促進了海外貿易表現 基層市場 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基層市場蓬勃涌現,大眾服務商業成主流邊境貿易 宋與遼夏金政權間,官方榷場貿易和民間貿易相當活躍貨幣流通 商品流通規模擴大,貨幣需求量增加,錢幣鑄造量擴大;北宋開始出現紙幣,元朝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進一步推動商業發展海外貿易 外貿稅成宋元的重要財源;出口絲織品、瓷器、茶葉,進口香料、珠寶;主要外貿港口廣州、泉州、明州城市興盛 北宋東京和南宋臨安人口多時均超出百萬,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元大都成為北方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特點 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基層經濟活躍各民族政權間的邊境貿易活躍貨幣流通量增大,出現新形態貨幣海外經濟貿易空前活躍大都市經濟功能增強,中小工商業城鎮弱小主要影響 經濟功能 反映和促進城市經濟功能增強市民階層 促進市民階層的壯大世俗化文藝 促進通俗化、世俗化文藝的趨勢問題5.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原因、特征、影響有哪些?原因 方面 具體人口因素 自晚唐以來,由于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中原人口南遷,既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也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政治因素 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環境政策因素 南方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措施,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自然因素 南方自然條件優越,更適宜于農業生產經濟因素 農作物品種交流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推動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其他因素 江南地區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力的較快發展過程 唐中葉以來,南方經濟實力逐漸超過北方;北宋經濟對南方依賴大,戶口南多北寡;北宋滅亡后,人口南遷,進一步奠定南方經濟重心地位。元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主要特征 伴隨人口 經濟重心的南移伴隨著北方人口的南遷戰亂突出 南移趨勢往往在封建割據、戰亂時較為突出伴隨政治 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傾向沿海 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由內地向沿海轉移多角度影響 民族政治 各少數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經濟持續 南方獲得長期的大規模開發,工商業城市增多,商品經濟持續發展,海外貿易發展繁榮,工商業稅的增加文化教育 帶來了文化重心南移,導致了人才教育的變化,南方科舉官員比例逐漸超過北方,出現了“江東弟子多才俊”的局面和江南文化的崛起生態環境 導致南方某些地區過度開發,放火燒荒、圍湖造田等,一定程度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口分布 經濟重心的南移進一步吸引北方人口進一步南遷,使得南方人口迅速膨脹問題6.兩宋社會變化(門第觀念、社會人身、國家控制)的表現及變化的原因有哪些?社會階層流動加快(相對平民化) 門第觀 隋唐時期,士族階層在政治上已經衰落,但重視家族背景的門第觀念仍然十分流行,宋朝時發生了根本改變科舉制 宋朝科舉制不僅原則上面向全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競爭。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進入政壇婚姻觀 人們的婚姻擇偶,也以當下政治、經濟地位為重,而不再關心祖先名望社會成員 身份趨于 平等(相對平等化) 背景 宋以前,社會上長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視的賤民階層變化 ①賤民階層的數量顯著減少。 ②宋朝家內服役更多地來自雇傭。 ③宋朝無地農民通常與地主簽訂契約,租種土地,也較少受到契約關系以外的人身束縛國家控制 相對松弛(相對自由化) 原因 為適應社會經濟的變化,國家調整政策表現 ①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不受官府干預,僅辦理法律手續,繳納交易稅即可。 ②對于百姓遷移住所、更換職業,以及日常生活標準,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為松弛問題7.理學的基本內容、概念、產生的背景條件、代表、實質和評價有哪些?概念 宋時,儒學從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內容,使儒、佛、道三家完成融合,形成以“理”或“天理”為核心,更為理論化、思辨化的新的思想體系背景 政治 中唐后國家逐漸分裂戰亂,階級、民族矛盾尖銳,沖擊倫理綱常秩序經濟 宋商品經濟的繁榮,人與社會的自由度提高,統治者加強控制社會的需要思想 三國以來儒學日益僵化,社會影響總體不及佛道適應社會發展北宋以來儒學復興運動推動,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宋重文輕武國策,大力提倡文治,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內容 包括宇宙觀、人生觀、認識論、方法論的理論體系宇宙觀 “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也稱“天理”人生觀 人生的目標,應當是“存天理,滅人欲”,即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人欲),最終實現對“天理”的重復體驗,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方法論 (程朱理學):“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代表 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陸九淵;明朝—王守仁(王陽明)發展(相對先秦儒學) 程朱理學繼承先秦孔孟的倫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賢、氣節等;也發展先秦儒學:把儒家倫理提高為天理,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內心,把追求圣賢推廣到民眾。儒學思想形成哲學體系“理學”,完成義理化,強化正統實質 儒學的新發展;以儒學的綱常倫紀來約束人心和社會,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評價 消極 政治: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人性:壓抑和扼殺人的自然欲求思想:重尊卑等級,重男輕女,重禮輕法,逐漸束縛思想和社會進步積極 秩序:約束個人行為,規范和穩定社會秩序教化:塑造民族性格,強化民族氣節,注重社會責任,強調歷史使命文教:促進了宋以來傳統思想和教育的繁榮問題8.宋元文學藝術繁榮的表現、特點、歷史原因有哪些?繁榮原因 政治上 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加強了中央集權,中原和南方出現相對安定政治局面;元早期取消科舉,使讀書人遠離正統詩文,親近社會下層。政策上 統治者重文輕武政策;政府重視教育私人講學的書院興起;科舉制完善等推動;經濟上 商品經濟繁榮,城市經濟功能增強和繁榮;文化上 科舉完善和理學發展促使文化普及文人階層壯大;社會上 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民間娛樂場所發展科技 印刷技術的進步,書籍增多,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民族關系 各民族之間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日益頻繁,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表現 文學 宋詞 唐朝后期出現的一種新詩體——詞,到宋朝進入鼎盛時期。作家以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和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元曲 元朝文學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更加適合市井演唱的需要,元雜劇標志著我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話本 宋元時期,城市中說書演出盛行。話本,實際上就是早期的白話小說藝術 書法 宋元兩朝,書法名家輩出,與唐朝相比更加追求個性,不拘法度繪畫 繪畫成就以山水畫最為突出,不強調寫實,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B畫、人物畫水平也很高文字 遼西夏金 遼先后創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進行文學創作。金創制了女真文字,在科舉中開設女真進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題。西夏文通過出土文獻大量保存下來,包括佛經、法律等蒙古 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傳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創造出一套拼音符號,這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特點 全面繁榮;雅俗共進;世俗化、個性化增強(市民氣息濃厚);民族文化融合加快問題9.宋元科技成就有哪些?三大發明 發展 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三大發明在宋朝基本成熟成就 印刷術 雕版印刷已經相當普及,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火藥 火藥被大量制造并用于軍事指南針 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意義 三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著名科學家 沈括 北宋科學家,著有《夢溪筆談》,記載和總結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郭守敬 元朝科學家,最突出的成就是設計和監制多種天文觀測儀器,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定新的歷法《授時歷》,其中測定的數據在當時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王禎 元朝農學家,編撰《農書》,集北方和南方的農業技術于一體,其中關于農業工具的記載尤為豐富特點 科技頂峰,繼續領先于世界,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問題10.少數民族的文字發展的表現、推動因素和歷史影響有哪些?表現 遼 契丹大字、小字——石碑、文創金 女真文字——進士科西夏 西夏文字——佛經、法律、字典、經史蒙古 畏兀體蒙古字——修史元 八思巴藏文字母——拼寫工具推動因素 文字創制由少數民族政權推動深受中原文化以及漢字的影響影響 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和歷史促進少數民族封建化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借鑒,促進民族交融問題11.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遼西夏金)的統治措施、特點、原因和主要歷史影響有哪些?政權 遼 西夏 金主要制度 職官設置南北面官制 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蕃號官稱 沿襲唐宋制度,卻保持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統,猛安謀克制主要經濟 接受農耕經濟,南部重視農業 鼓勵墾荒,發展農牧經濟 重視農業耕作,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主要文化 參照漢字創造契丹文,接受漢族文化 仿漢字創西夏文字,重視翻譯漢文化典籍 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降,女真貴族改漢姓、著漢服普遍特點 都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農耕經濟和思想文化對本民族和漢人實行不同的統治方式,因俗而治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的制度和習俗成因 文明差異:遼、西夏統治的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和漢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異統治策略:統治者為了緩和矛盾,適應這些地區的不同情況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歷史影響 封建進程:從政治制度、農耕經濟、思想文化上大大推動了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統治發展: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政權統治,促進了邊疆的開發疆域版圖:拓展了疆域,初步奠定近代中國的版圖民族交融:少數民族政權統治的北方地區有胡漢居住交融加快了民族大交融后世治理:因俗而治對后世的政治制度產生重要影響(明清新中國),為統一多民族國家治理積累有益經驗農耕發展:保護了農耕文明,使農耕生產力繼續擴展和發展中華文明:形成了農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文明系統,統一中形成多元共輝局面問題11.元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行省制度)原因、特點和評價有哪些?原因 現實選擇:元朝疆域遼闊,為加強對地方政治和軍事的控制歷史教訓:吸取和改變宋朝體制僵化、人浮于事、因循守舊、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歷史傳承:對秦朝以來郡縣制的繼承和發展特點 雙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轄區廣闊(開創地方大區域管轄)軍政大權集中(區別于宋朝的分散機構權力),權力大而不專由之前的山川形便為主轉為犬牙交錯為主實行群官議政和專官提調相結合(防止地方形成割據)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主輔結合模式(區別于分封制和郡縣制的管理模式)評價 對元朝,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調整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提高了行政效率邊疆與內地管理的一體化趨勢,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是省的開端,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適合對遼闊領土和版圖的管轄,對后世產生深遠的影響和借鑒開創了新的地方管理模式(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主輔結合模式),既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問題12.元朝民族關系發展的表現和歷史影響有哪些?表現 胡漢雜居 漢族人民大量遷居邊疆,帶去先進生產技術,開發了邊疆;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與漢族雜居,加強民族融合回族形成 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與其他民族長期雜居、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四等人制” 元朝實施的民族差別對待政策,“四等人”依次為蒙古人、色目人(畏兀兒、回回等族)、漢人(主指北方少數民族)、南人影響 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加強了各族間的交往與聯系,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推動中華民族的形成邊疆開發 促進了對邊疆地區的進一步管理與開發,有利于民族交融區別民族政策 區別對待的民族政策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統治,導致最終元朝覆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