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通用技術 年級 高二 學期 春季課題 結構及其設計(第七課時)教學目標學會從技術與文化角度欣賞結構,學會在設計作品中注入豐富的文化內涵。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從技術和文化角度對經典結構進行欣賞和評價 教學難點: 理解結構設計蘊含的文化特性和美學特征教學過程第7課時:任務二 欣賞經典結構的案例 一、斗拱 說到經典建筑不得不提北京故宮,那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自建成600多年以來,光是地震就經歷過大大小小200多次。而且,偌大的紫禁城,沒有用到一顆釘子。是什么讓它歷經幾百年風雨卻依舊屹立不倒呢? 所有的奧秘都在這樣一個結構里。它在中國古建筑中,扮演著頂天立地的角色,它就是斗拱。我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①傳遞荷載 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通過榫釘連接起來就是中國古建筑中大名鼎鼎的基礎單位——斗拱。 它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 ②挑出屋檐 斗拱能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遠,而且造型優美壯觀,極具表現力。 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欣賞一下斗拱之于故宮的意義。 任務一:斗拱的價值? 結構欣賞的技術和文化角度 1、技術角度: 傳遞荷載、挑出屋檐、抗震、工藝精湛。這些都屬于結構的技術屬性。 2、文化角度: 裝飾、建筑等級的標志、極具中式美學的鮮明特色、象征和代表中華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氣質。考慮美學,時代、民族及風俗特征,文化寓意及個性特征,就是從文化角度來欣賞結構。 二、飛檐 偌大的太和殿不覺得沉重,得益于屋頂的曲線、向上微翹的飛檐,使得屋頂格外生動輕巧。建筑群中層層疊疊的飛檐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筑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更巧妙的是,在功能上, 1、技術角度 擴大了建筑的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造型優美,但同時其他部件牢固連接,工藝復雜精湛。 2、文化角度 對稱、和諧美,傳達出尊貴、凝重的寓意,體現了高貴華美的風韻,成為中國古典建筑文化的一個象征符號。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經典的結構,它的巧妙設計,使得石材建筑也顯出了輕盈靈動之感。它就是—— 三、趙州橋 趙州橋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除了讓橋身輕盈,還有什么價值呢? 任務二:小學課文《趙州橋》里哪些是從技術角度去欣賞的,哪些又是文化角度呢? 橋梁專家:功能好,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 欄板上雕刻具有鮮明的隋代藝術特色。更有各種圖案寄寓著人們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1991年,中美土木工程學會授予趙州橋為“國際土木工程里程碑”榮譽稱號,成為與倫敦鐵橋、巴黎埃菲爾鐵塔齊名的世界建筑史上三大杰作之一。 在英國,還有一座堪稱經典的大橋。它是鋼桁架結構的。 四、福斯橋 它建成于1890年,利用懸臂式鋼梁,支撐兩跨各為四十六米長的鋼架,主通航孔橋由三個鋼“紡錘型”桁架、兩個鋼桁架掛梁組成,共使用約五萬八千噸的鋼料。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各種未經裝飾的建筑結構元素的直接呈現構成了它獨具特點的工業設計美學。在風格、材料和規模上的創新,使福斯橋成為一個時代橋梁建設與設計的重要里程碑。 “paint the Forth Bridge(給福斯橋刷漆)”成為英國俗語。形容永遠都做不完的工作。 可見,科學就是在這樣的歷史借鑒中不斷發展,造福人類的。 桁架結構作為工程建筑中的經典結構,在大跨度的房屋、橋梁、工程機械如起重機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各種橋、塔、樓、房都有一定的結構,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的技術水平,體現特定的文化內涵。生活用品也一樣。 五、螞蟻椅 椅子是日常家居生活中最常見最有存在感的。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設計師是丹麥的雅各布森,他就設計了三把傳世之椅。我們來欣賞下他的螞蟻椅。 這節課,我們通過幾個經典的案例,學習了結構欣賞的從技術和文化角度,希望同學們以后都能從這樣的視角去欣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