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二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4 磁極與方向)教學目標1. 科學觀念:通過支撐和懸掛磁鐵的實驗,知道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通過認識和使用指南針,知道指南針是利用磁鐵能夠指示南北方向的特點制成的。 2. 科學思維:比較不同磁鐵的磁極指向,能描述磁極與方向的對應關系。 3. 探究實踐:在實驗中能使用表格如實記錄磁極與方向信息。根據簡單的產品說明,使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4. 態度責任:領悟到重復測試在探究中的重要性,對磁鐵能指示方向的現象產生興趣。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通過支撐和懸掛磁鐵的實驗,發現磁鐵具有指示南北的特性。教學難點: 如實地記錄和交流有關磁極與方向信息,體會重復測試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聚焦:(3分鐘)1.同學們,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磁鐵的兩極。下面請大家來看這些磁鐵,你還有什么發現呢? 2.磁鐵上這些特定的顏色和字母與什么有關? 3.好,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來探究《磁極與方向》的奧秘。(板貼課題)1.學生描述磁鐵的顏色和磁極兩端的字母。 2.學生根據指南針大膽猜測磁極與方向的關系。 3.學生明確研究主題。 引導學生觀察條形磁鐵兩個磁極的不同顏色,以及大寫字母“N”、“S”,激發學生探究磁極與方向的興趣,快速聚焦核心問題。探索與研討:(預設30分鐘)(一)探索條形磁鐵磁極的指向性 1.出示方向紙。為了更好地辨認方位,老師帶來了方向紙,上面標注了東南西北4個方向。我們將方向紙的4個方向與我們教室中的實際方向一致擺放。 2.現在我們知道了方向,那么磁鐵能不能指示方向?播放視頻:老師將條形磁鐵用紙包裹起來,兩端標注了磁極1和磁極2。組裝材料,將支架放在方位紙中間,輕輕轉動小磁鐵;觀察靜止后磁鐵的兩端各指什么方向;重復3次實驗,不要晃動桌面。 3.出示記錄單:用條形磁鐵做3次實驗,在磁極指示的方向下面畫“√”。 4.下面請大家領取材料,并開始實驗。 5.通過實驗,你發現磁極1和磁極2分別指示什么方向? 6.同學們,我們發現條形磁鐵能指示方向。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重復檢測了3次。我們為什么要重復檢測3次呢?請大家來說一說。 7.教師小結。 (二)探究其他磁鐵的指向性 1.條形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那么其他形狀的磁鐵,對于其他形狀的磁鐵,你們有什么猜測呢? 2.環形磁鐵和蹄形磁鐵形狀很特殊,用支架支撐不方便,我們用懸掛的方法來試一試。 3.教師出示材料:①組裝材料,將磁鐵懸掛在支架上,支架放方位紙中間;②輕輕轉動磁鐵,觀察靜止后磁鐵的指向;③重復3次實驗,不要晃動桌面。 4.出示記錄單,用蹄形磁鐵或環形磁鐵做3次實驗,在磁極指示的方向下面畫“√”。 5.請大家領取材料,開始實驗。 6.通過實驗,你發現蹄形磁鐵、環形磁鐵也能指示方向嗎?磁鐵的磁極與方向有什么關系? 請大家在記錄單上寫下你的思考。 7.請大家說說磁鐵的磁極與方向有什么關系? 8.小結并板書:通過3次實驗,比較實驗現象,我們發現磁鐵能指示方向。磁極的一端總是指向北,叫北極,用英文單詞north的第一個字母“N”表示;磁極的一端總是指向南,叫南極,用英文單詞south的第一個字母“S”表示。 1.學生觀察并正確擺放方位紙。 2.學生觀看視頻,認識操作方法和要求。 3.學生認識記錄單和記錄方法。 4.學生探索實驗,做好記錄,并思考條形磁鐵能否指示方向。 5.生:條形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磁極1總是指向南方,磁極2總是指向北方。 6.學生進行交流。 1.學生猜測。 2.學生明確支撐方法。 3.學生了解操作方法。 4.學生認識記錄單和記錄方法。 5.學生探索實驗。 6.學生在記錄單上寫下自己的思考。 7.學生作出交流。 8.小結。 采用支撐的方法研究條形磁鐵磁極與方向,通過重復實驗,比較分析實驗現象中發現規律。 在實驗后探討重復實驗的意義,學生有了實踐基礎,能更好地認識到重復實驗的價值。 引導學生通過對其他兩種不同形狀磁鐵的探究,科學嚴謹地得出磁鐵能夠指示南北方向的結論。拓展延伸(預設7分鐘)1.課件出示指南針圖片,教師手中出示指南針實物,介紹原理:指南針就是利用磁鐵能夠指示南北方向的特點制成的。了解指南針的結構。 2.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指南針的使用方法。教師播放視頻,說明并演示指南針使用方法。 3.現在,讓我們帶上指南針,到校園里,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4.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探索了《磁極與方向》,下一節課我們將要來制作一個指南針。同學們,再見。1.學生觀察指南針圖片及實物。 2.學生初步了解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3.學生領取指南針,到校園中辨別方向。 聯系課堂內容與生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活動真實感受體悟到磁極與方向的關系。也為下節課制作指南針打下基礎。板書設計4.磁極與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