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教學目標1.科學精神:領學學習科學思維對培育學生科學精神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爭做時代新人。 2.政治認同:領會學習科學思維對提升思維水平和政治覺悟的意義,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3.公共參與:掌握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懂得實事求是,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趨勢、前景 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思維能力,修正錯誤,追求真理。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領會學習科學思維的含義。2.掌握科學思維的特征。教學難點: 1.掌握科學思維與其他思維的關系。2.正確區分科學思維的特征。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德國數學家高斯,從小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上小學時,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數學題,讓學生從1+2+3……一直加到100為止。他想這道題足夠這幫學生算半天的。出乎意料,剛過了一會兒。小高斯就舉起手來,說他算完了。老師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確。老師驚詫不已。問小高斯是怎么算出來的。 教師提問:你遇到問題時能不能想出奇妙的解決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數學家高斯的例子,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每個人的思維能力、思維水平是有區別的,借此引入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推動實踐的發展,我們需要培養科學思維,樹立科學思維觀念,并學會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實踐中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教師提問:剛剛我們已經通過一則小故事了解了樹立科學思維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科學思維呢?形成科學思維的基本條件是什么呢? 知識總結: 1.科學思維兩個基本條件:任何思維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 2.科學思維的含義:泛指符合認識規律、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是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科學思維形成的基本條件及其含義,在此基礎上教師對科學思維形成的基本條件及其含義進行細致的講解。 【學習任務一】自主閱讀P14 探究與分享,并思考:從思維的角度說說為什么新發展理念是科學的思維 教師總結:新發展理念的內容是真實的。來自于中國當代實踐;新發展理念運用了整體和動態的辯證思維方式看待我國社會發展的問題。新發展理念運用了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歷史思維等科學思維方式。 設計意圖:通過書本的探究與分享,引導學生理解新發展理念為何是科學的思維,借此讓學生加深對科學思維含義的理解。 【學習任務二】通過回顧《邏輯與思維》書本框架結構,思考科學思維與其他思維有何關系? 知識總結: 科學思維和其他思維的關系:科學思維不是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并列的思維形態,而是對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 設計意圖:通過對《邏輯與思維》書本體系的理解,引導學生理清科學思維與其他思維的關系,進而加深對整本書的邏輯體系的理解。 【學習任務三】自主閱讀P15 探究與分享,并思考:南北朝時期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適用性? 教師講解:祖沖之基于實踐推算出圓周率的值,揭示了圓周計算中的規律。因為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只要今天人們仍然要計算圓周,圓周率就仍然是適用的。進一步說,科學思維的客觀性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或人們觀念的不同而改變。這體現了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知識總結: 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科學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科學思維不盲目崇拜權威,不盲目相信書本結論,它尊重實踐檢驗的結果,注重實事求是的推理和論證,堅持以理服人,努力和把握客觀規律。 設計意圖:通過書本探究與分享,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思維的第一個特征——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的深刻內涵。 【學習任務四】自主閱讀P15 探究與分享,并思考:這體現了科學思維具有什么樣的特征? 知識總結: 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科學思維總是通過對事物歷史與現實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并對事物的發展趨勢、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 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思維的結果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越是復雜的事物,對它的認識越要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科學思維能夠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 設計意圖:旨在用好教材資源,通過書本探究與分享材料,引導學生領會科學思維的特征。 三、課堂評價 練習1:亞里士多德17歲起就跟隨柏拉圖學習哲學,長達20年之久。對亞里士多德來說,柏拉圖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師,也是他的摯友。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亞里士多德毫不掩飾與老師在哲學觀點方面的分歧,也毫不留情地批評恩師的錯誤。一些人指責他是忘恩負義之徒。亞里士多德回應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表明,科學思維具有 A.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B.結果的預見性 C.結果的可檢驗性 D.思維表達的形象性 練習2:自1956年始,在李四光首創的地質力學指導下,我國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這說明科學 A.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B.結果具有可檢驗性 C.結果具有預見性 D.結果具有普適性 練習3:(北京卷,17題)【記憶】北京雨燕春天來到北京筑巢繁衍,夏末帶著新生的小雨燕跨越中亞遠赴非洲,待來年再準時飛回北京。古建筑上空北京雨燕飛舞的景象,是人們美好的記憶。 【兩難】為了避免污損和破壞,古建筑的屋檐斗拱加裝了防護網,卻無意間把在此筑巢的北京雨燕擋在了“家門”外。既要避免古建筑受損,又要保證北京雨燕安居,成為難題。 【共生】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理念指導和相關技術支持下,文物、園林綠化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為北京雨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口”。同時,志愿者積極為北京雨燕搭建新家,幫助它們向現代建筑遷移筑巢。在多方呵護下,北京雨燕的種群正在恢復和壯大。雨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實現了和諧共生。 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知識,說明北京雨燕保護是如何體現科學思維的。 設計意圖:通過客觀題與主觀題的練習,一方面,是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則是培養學生對客觀題和主觀題的解題能力,養成正確的做題方法與做題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