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高一必修下冊語文古詩詞誦讀 《登岳陽樓》 導學案一、學習任務:1. 學習文中關鍵詞語,理解其內涵2 .具體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3.感知并掌握理解詩歌的兩個方法二、 學習準備:1 .教材2.筆記本3 .老師提供的閱讀材料三、 學習方式1. 自主學習四、學習環節:宋代劉克莊《后村詩話》:“岳陽城賦詠多矣,須推此篇獨步(超出群倫,天下第一),非孟浩然輩所及。”你同意劉克莊的觀點嗎?今天學習幾個鑒賞詩歌的方法(一) 詩歌鑒賞方法之一:比較1.請比較下面兩首詩所描述的景象有什么異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登岳陽樓 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1) 請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蒸: 撼:坼: 乾坤: 浮:(2) 請大家根據詩句和自己的想象描述下面詩文: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2.比較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請概括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杜甫《登岳陽樓》各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二)詩歌鑒賞方法之二:同時期其他材料的印證1.請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總結杜甫此時患了哪些病?并請說出這些病有哪些癥狀?2.請再次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總結杜甫此時所做詩歌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夔州時期杜甫詩歌內容關注的內容 詩歌例句夔府孤城馮至杜甫在五月里乘舟東下,經過嘉州(四川樂山)、戎州(四川宜賓)、渝州(重 慶),忠州(四川忠縣)——在忠川江邊的龍興寺住了兩月—— 九月里到了夔州以 西的云安縣(四川云陽)。這一路他寫的詩不多,從一首《旅夜書懷》里可以知道他旅途上的情形: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到了云安,他便不能繼續前進了,因為一路上感受濕氣,肺病和風痹發作,致使他腳部麻痹,需要休養。他在云安住在縣令嚴某的水閣里,這水閣面臨大江,背負高山,杜甫倒臥在床上經過一冬,直到第一年的春天。在江上和江邊他終日只看見——負鹽出井此溪女, 打鼓發船何郡郎 —— 《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那里邊則是——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 —— 《客居》嚴武死后,郭英乂繼任西川節度使兼成都尹。郭英乂在成都暴戾驕奢,士 兵怨恨,十月,嚴武舊日的部下漢州刺史崔旰率兵攻郭英乂,英乂逃亡簡州(四川簡陽縣東),被普州町四川安岳)刺史韓澄殺死、韓澄把他的首級送給崔旰。邛崍(四川邛崍)牙將柏茂琳、瀘州(四川瀘縣)牙將楊子琳、劍州(四川劍閣)才將 李昌夔又聯合起來討伐崔旰。因此蜀中大亂,商旅斷絕,吳鹽運不進來,蜀麻 也輸不出去。同年在隴右和關內,從一月到九月,黨項羌、吐谷渾、吐蕃、凹 圪小斷人侵,人民又一批一批地逃難人蜀,而屯駐在漢水上的官軍和侵入的外 族是同樣殘暴。杜甫在云安聽到這些消息,寫成《絕句三首》。第一首寫蜀中的紊亂: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四川開縣)殺刺史;群盜相隨劇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第二首記載人民流亡的情形:二十一家同入蜀, 惟殘一人出駱谷(秦蜀要道);自說二女嚙臂時(把女孩丟在路上分手時),回頭卻向秦云哭。最后一首寫官軍的殘暴:殿前兵馬雖驍雄, 縱暴略與羌(黨項羌)渾(吐谷渾)同;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他還批評了過去對待吐蕃的政策:唐和吐蕃本來可以和平相處,只由于天寶以來邊將好大喜功,從事殺伐, 引起吐的入侵, 一次比一次嚴重,所以杜甫說贊普(吐蕃君長稱呼)多教使入秦, 數通和好止煙塵; 朝廷忽用哥舒將, 殺伐虛悲公主親。杜甫在七六七年秋從瀼西又遷住東屯,把瀼西的草屋讓給從忠州來的吳某居 住。這草屋的西鄰有一個窮苦的婦人,常在杜甫屋前的棗樹旁打棗兒吃,杜甫從來 不干涉她。如今這草屋搬來新的主人卻要插籬防止,杜甫勸他不要這樣做,寫了 一首非常感人的詩送給吳某堂前撲棗任西鄰, 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 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 正思戎馬淚盈中!—— 《又呈吳郎》杜甫在夔州,身體時好時壞,瘧疾、肺病、風痹、糖尿病都不斷地纏繞著他,最后牙齒落了一半,耳也聾了,幾乎成了一個殘廢的老人。我多長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 ——( 《同元使君春陵行》 )他在這情形下年內寫了四百三十余篇詩, 占有他全集詩中的七之二,而且其中 有不少的長篇,這是一個豐富的作時期。由于生活的限制,在內容和思想上比起過 去的作品都略有遜色,但其中也不缺乏能與《同谷七歌》先后媲美的、響徹云霄的悲歌,例如——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亭(停)濁酒杯(因病斷酒)。—— 《登高》又如在西閣的夜里寫的——歲暮陰陽催短景, 天涯霸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 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 夷歌幾處起漁樵。臥龍(諸葛亮)躍馬(公孫述)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閣夜》給杜甫印象最深刻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見夔州的許多女子因為男 丁缺乏,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結婚,她們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賣,供養 一 家,有時還冒著危險販賣一些私鹽回來。人們不深究原因,只說她們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卻反過來問: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 《負薪行》他看見峽中的男子,少數富有的駕著大船經商,大多數貧窮的終生充當勞苦的船夫,人們說,這里的人都器量狹窄,只圖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過來問:若道士無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 《最能行》峽中的人民大部分過著窮苦可憐的生活,而夔州卻是闊綽的賈客胡商必經之地,這兩種生活的對照杜甫也寫得很清楚:蜀麻吳鹽自古通, 萬斛之舟行若風;長年(蒿師)三老(工)長歌里, 白攤錢(商人賭博)高浪中。—— 《夔州歌十絕句》之七注釋:此文節選自《杜甫傳》,馮至著,天津出版傳媒集團 百花文藝出版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