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語文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與妻書》學習目標1.結合文本,分析林覺民“愛汝”的表現。 2.感受革命先輩“為天下謀永福”的光輝思想和堅定的信念課前學習任務通讀全文,了解林覺民生平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尋“愛汝”體現 文章中哪些語句體現了林覺民對妻子的深情?【學習任務二】析“就死”原因 林覺民既然至愛妻子,為何還要拋下妻兒不顧,英勇就死?【學習任務三】讀烈士家書,悟革命情懷 閱讀烈士家書及補充介紹,填表梳理內容。推薦的學習資源【知識鏈接】 1. 黃花崗起義(1911.4.27) 1910年11月,孫中山、黃興、趙聲等革命黨人決定再次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黃興擔任總指揮。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領120余名敢死隊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敢死隊突入總督署,總督張鳴岐逃走,起義軍焚毀總督署后,在東轆門外與水師提督李準派來鎮壓起義的北洋軍短兵相接。起義軍浴血奮戰,經過一晝夜激戰,終因寡不敵眾而不幸失敗。黃興負傷撤回香港,喻培倫、方聲洞、林覺民等近百名革命志士犧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遺體由同盟會成員潘達微尋獲安葬于廣州黃花崗,這次起義因此也被稱為黃花崗起義。 2. 林覺民(1887-1911) 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民主革命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家境優渥,幼年被過繼給叔父,少時厭惡科舉,遵父命應考,竟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第一個交卷了事。1907年留學日本,攻讀哲學,兼習英文、德文,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參加同盟會。1911年初得黃興、趙聲自香港來信,歸國約集福建同志,響應孫中山、黃興組織的廣州起義。4月27日,隨敢死隊領先襲擊兩廣總督衙門,負傷被捕,后從容就義,年僅二十四歲。 其妻陳芳佩(1991-1913),字意映,出自書香門第,能詩善文,著《紅樓夢》人物詩一卷。兩人1905年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雖是典型的舊式婚姻,卻感情深厚、琴瑟和鳴,1906年便得一子伯新(即依新)。在林覺民的影響下,陳意映松開小腳,投考福建女子師范學堂,成為該校第一屆畢業生。林覺民參加起義前,陳意映已經懷有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在林覺民死后,陳意映無法承受喪夫之痛的沉重打擊,一度意欲輕生,在林覺民的父母跪求下,她才強忍悲傷、痛苦地活下來,最終生下遺腹子仲新兩年后就郁郁而終,年僅二十二歲。 3、家書補充 閱讀烈士家書及補充介紹,感受三位烈士在家書中對家庭、對國家社稷的情感表現,填表梳理內容。 1.素材——趙一曼 寧兒: 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干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補充介紹: 趙一曼,中國共產黨黨員。1935年冬,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2團政委的趙一曼為掩護戰友不幸被俘。為獲得情報,日軍對她施以長達9個月非人的折磨。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開往刑場的火車,她感到死亡迫近,卻絲毫沒有表現出驚慌。在生命最后時刻,她向敵人要來紙和筆,寫下遺書,之后凜然就義,年僅31歲。 2.素材二——程雄 親愛的雙親大人膝下: 母兒這次為了民族,為了階級,為了可愛的家鄉,為了骨肉相連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兒不得不來信辭別雙親大人,如果不能活著的話,雙親大人應保重玉體,撫育好弟妹。生活難度的話,可賣掉土地、房屋,把生命糊過來,到十年八年我們就好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現在兒就要離開大別山,走上最前線消滅敵人,保衛中華,望雙親不要悲傷掛念。兒為偉大而生,光榮而死,是我做兒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兒實穗跪稟 補充介紹: 程雄,乳名實穗,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1月參加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1940年5月,程雄被分配到新四軍第2師5旅13團,臨行前,他給家人留下了第一封書信。第二封家書發出3個月后,他就血染沙場,以行動實現了自己在信中的諾言。 3.素材三——左權 志蘭: 希特勒“春季攻勢”作戰已爆發,這將影響日寇行動及我國國內局勢,國內局勢將如何變遷或不久或可明朗化了。我擔心你及北北(左權將軍唯一的女兒左太北),你入學后望能好好的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需人照顧的。想來太北長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經常去看她?來信時希望多報道太北的一切。在閑游與獨坐中,有時總仿佛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著、談著,特別是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著媽媽懷里,又由媽媽懷里轉到爸爸懷里來,鬧個不休,真是快樂。可惜三人分在三處,假如在一塊的話,真痛快極了。重復說我雖然如此愛太北,但時局有變,你可大膽按情處理太北的問題,不必顧及我。切以不再多給你受累,不再多妨礙你的學習及妨礙必要時之行動為原則。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黨的整頓之風下各自努力,力求進步吧! 以進步來安慰自己,以進步來酬報別后衷情。不多談了,祝你好! 叔仁 五月二十二日晚 補充介紹: 左權(1905年—1942年),湖南醴陵人,抗戰中我黨犧牲的最高將領。1942 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不幸犧牲,年僅37歲。這封家書是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前幾天發出的最后一封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