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語文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鴻門宴》學習目標1.通過品讀“微微細筆”,能感受不同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 2.能掌握以小處入手的讀史方法,能體會《史記》“微言大義”的敘事藝術特點。課前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積累與運用 1.給加點字注音 旦日饗士卒( )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 ) 拔劍切而啖之( ) 瞋目視項王( ) 目眥盡裂( )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項王按劍而跽曰( )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 賜之卮酒( ) 賜之彘肩( ) 如今人方為刀俎( ) 沛公不勝桮杓( ) 2.解釋加點詞 沛公軍霸上_________ 沛公欲王關中_________ 旦日饗士卒_________ 沛公居山東時_________ 素善留侯張良_________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_________ 具告以事_________ 亡去不義_________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_________ 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_________ 秦時與臣游_________ 臣活之 _________ 吾得兄事之_________ 約為婚姻 _________ 籍吏民_________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_________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_________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_________ 范增數目項王_________ 殺人如不能舉 _________ 刑人如恐不勝_________ 而聽細說 _________ 沛公起如廁_________ 大王來何操 _________ 會其怒_________ 沛公則置車騎 _________ 道芷陽間行_________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_________ 3.圈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距關,毋內諸侯_________ 要項伯_________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_________ 令將軍與臣有郤_________ 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_________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1)與 ①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_________ ②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_________ ③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_________ (2)因 ①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_________ ②不如因善遇之_________ ③因擊沛公于坐_________ ④因招樊噲出 _________ (3)為 ①臣為韓王送沛公_________ ②君為我呼入 _________ ③誰為大王為此計者_________ ④何辭為 _________ ⑤公為我獻之 _________ ⑥吾屬今為之虜矣_________ (4)之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_________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_________ ③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_________ (5)而 ①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_________ ②項王按劍而跽曰_________ ③起,立而飲之_________ ④拔劍撞而破之_________ ⑤拔劍切而啖之_________ (6)其他 ①固不如也_________ ②沛公默然_________ ③若入前為壽_________ ④樊噲側其盾以撞_________ ⑤臣死且不避_________ ⑥沛公則置車騎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類型并翻譯 (1)為擊破沛公軍(類型:_________;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類型:_________;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王來何操(類型:_________;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沛公安在(類型:_________;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屬今為之虜矣(類型:_________;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與君少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以身翼蔽沛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寫出下列句子中包含的熟語。 (1)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化常識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漢史學家__________撰寫的__________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 __________(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__________(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__________(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__________(大事年表)、八__________(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稱“前四史”,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________________”,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學習任務二:梳理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 人物職位與主公的關系主要事件宴會前宴會中宴會后*項羽//范增/項伯左尹項莊/項羽堂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 張良/樊噲/曹無傷/夏侯嬰等/學習任務三:閱讀以下三則材料,畫座次。 材料一: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噲遂入,披帷西向立。…樊噲從良坐…… ——《鴻門宴》 材料二: 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觀楚之寶器,楚王聞之,召令尹子西而問焉:“秦欲觀楚之寶器,吾和氏之璧,隨侯之珠,可以示諸?”令尹子西對曰:“臣不知也。”召昭奚恤問焉,昭奚恤對曰:“此欲觀吾國之得失而圖之,國之寶器,在于賢臣,夫珠寶玩好之物,非國所寶之重者。”王遂使昭奚恤應之。 昭奚恤發精兵三百人,陳于西門之內。為東面之壇一,為南面之壇四,為西面之壇一。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請就上位東面。”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葉公子高次之,司馬子反次之,昭奚恤自居西面之壇,稱曰:“客欲觀楚國之寶器,楚國之所寶者賢臣也。理百姓,實倉廩,使民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秦圭璧,使諸侯,解忿悁之難,交兩國之歡,使無兵革之憂,太宗子敖在此。守封疆,謹境界,不侵鄰國,鄰國亦不見侵,葉公子高在此。理師旅,整兵戎,以當強敵,提枹鼓,以動百萬之師,所使皆趨湯火,蹈白刃,出萬死,不顧一生之難,司馬子反在此。若懷霸王之余議,攝治亂之遺風,昭奚恤在此,唯大國之所觀。”秦使者懼然無以對,昭奚恤遂揖而去。秦使者反,言于秦君曰:“楚多賢臣,未可謀也。”遂不伐。詩云:“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斯之謂也。 ——劉向《新序》 材料三: 每賈敬捧菜至,傳于賈蓉,賈蓉便傳于他妻子,又傳于鳳姐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于王夫人。王夫人傳于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思考:鴻門宴上的座次是隨意安排的嗎?你能從古人的座次安排中得出哪些規律?請結合以上三則材料談談你的認識。 學習任務一:積累與運用(參考答案) 1.給加點字注音 旦日饗士卒(xiǎng)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kuài) 拔劍切而啖之(dàn) 瞋目視項王(chēn) 目眥盡裂(zì)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jué) 項王按劍而跽曰(jì)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cān shèng) 賜之卮酒(zhī) 賜之彘肩(zhì) 如今人方為刀俎(zǔ) 沛公不勝桮杓(bēi sháo)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沛公軍霸上 __駐扎_ 沛公欲王關中_稱王_ 旦日饗士卒 _犒勞___ 沛公居山東時__崤山以東__ 素善留侯張良 _向來與……交好_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_在夜里;到__ 具告以事 __詳細地__ 亡去不義__符合道義 ___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_對等,比得上__ 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_背叛__ 秦時與臣游 __交往_ 臣活之 _使……活___ 吾得兄事之 __用侍奉兄長的禮節__ 約為婚姻 _親家,有婚姻關系的親家_ 籍吏民 _登記__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__道歉_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_帶領__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_合力__ 范增數目項王 _遞眼色__ 殺人如不能舉 _盡__ 刑人如恐不勝 __盡___ 而聽細說 _小人的讒言__ 沛公起如廁 ___到____ 大王來何操 _拿__ 會其怒 __恰逢___ 沛公則置車騎 __放棄,丟下_ 道芷陽間行 _取道;秘密地__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_責備__ 3.圈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距關,毋內諸侯“距”同“拒”,據守 ;“內”同“納”,接納 要項伯“要”同“邀”,邀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棄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同“早” 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同“隙”,隔閡,嫌怨 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內”同“納”,接納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1)與 ①君安與項伯有故 介詞,和 ②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介詞,和 ③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連詞,和 (2)因 ①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 趁機 ②不如因善遇之 趁機 ③因擊沛公于坐 趁機 ④因招樊噲出 趁機 (3)為 ①臣為韓王送沛公 替,給 ②君為我呼入 替,給 ③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替,給 ④何辭為 句末語氣詞,表示反問,呢 ⑤公為我獻之 替,給 ⑥吾屬今為之虜矣 被 (4)之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放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往 ③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代詞,代沛公 (5)而 ①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連詞,表修飾 ②項王按劍而跽曰 連詞,表修飾 ③起,立而飲之 連詞,表修飾 ④拔劍撞而破之 連詞,表承接 ⑤拔劍切而啖之 連詞,表示承接 (6)其他 ①固不如也 本來 ②沛公默然 形容詞詞尾 ③若入前為壽 你 ④樊噲側其盾以撞 連詞,表修飾 ⑤臣死且不避 尚且 ⑥沛公則置車騎 于是,就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類型并翻譯 (1)為擊破沛公軍 省略句 替(我)打敗劉邦的軍隊。 (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判斷句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3)大王來何操 賓語前置 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 (4)沛公安在 賓語前置 沛公在哪里? (5)吾屬今為之虜矣 被動句 我們現在都要被他俘虜了。 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據守函谷關,不要讓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領而以此稱王。 (2)孰與君少長? 與你(相比)年齡誰大誰小? (3)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 (4)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否則,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他俘虜。 (5)常以身翼蔽沛公 常常用身體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遮護劉邦。 (6)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做大事不必理會細枝末節,行大禮不必回避小的責備。 7.寫出下列句子中包含的熟語 (1)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8.文化常識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 (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溯字源,悟沛公之處世之道。 【片段一:項伯夜訪】 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學習任務二:品稱呼,感沛公之語言藝術。【片段二:沛公謝罪】 (甲)沛公從百余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史記·高帝本紀》) (乙)明日,沛公從百余騎至鴻門謝羽,自陳“封秦府庫,還軍霸上以待大王,閉關以備他盜,不敢背德。”(《漢書·陳勝項籍傳》) (丙)沛公旦日從百余騎見羽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史記·項羽本紀》) 學習任務三:觀座次,察項王之性格特征。 【片段三:鴻門設宴】材料一: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噲遂入,披帷西向立。…樊噲從良坐…… (《鴻門宴》) 材料二: 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請就上位東面。”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敖次之,葉公子高次之,司馬子反次之,昭奚恤自居西面之壇。 (劉向《新序》) 材料三: 每賈敬捧菜至,傳于賈蓉,賈蓉便傳于他妻子,又傳于鳳姐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于王夫人。王夫人傳于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學習任務四:找細節,感鴻門宴之緊張暗斗。 【片段四:樊噲闖帳】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學習任務五:比動作,析君臣之內心獨白。 【片段五:張良留謝】 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