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一2024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9+1高中聯盟3月第二部分通用技術(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題號12356789101112答案DBCDABCBDC【解析】1.D選項不恰當。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主要體現為綠色、環保、節能等方面,AI結累經驗得以發展,不體現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2.B選項不恰當。桌腳高度的確定,更多考慮的是人體的靜態尺寸:3.A選項合理。滑塊2水平方向的平移需經擺桿傳導,若連接塊上恰好有水平槽,將無法傳導,同理滑塊3上不能用豎直方向的槽:4.C選項不正確。圓柱被夾緊后,絲桿已不再轉動,不受扭轉:5.D選項不合理。鋼板很難用鋼絲鋸鋸割:6.A選項不正確。金工劃輪廓線時不需要留余量,在鋸割時要留有適當的銼削余量:7.B選項正確。利用線面分析法,可很快排除C、D選項,立體圖及三視圖如下:8.C選項不正確。泵的功率大,反應容器液體流量達到設定值的時間短:9.B選項正確。若流量計之后的管道漏液,則實際流進反應容器液體流量將小于設定值,對輸出量產生了影響,屬于干擾因素。A選項泵屬于執行器,C選項流量計測得的流量值是反饋信號,D選項控制量是執行器的輸出,即泵的輸出:10.D選項正確。考察點:復合三極管、面包板等。按下按鍵,電容“+”端為高電平,燈點亮,說明為“NPN”型復合管,排除A、C選項:由圖可知VD接在VT2發射極,所以D選項正確:11.A選項正確。根據555電路功能表結合本題知,2腳<2V、6腳>4V為輸出狀態轉換結點,且2腳優先于6腳,可得A正確:12.C選項正確。考察點:RS觸發器、電容等。A選項因有C1與R1串聯,初次通電上面的輸入端有短時高電平,所以燈處于不發光狀態:C選項或非門改換成與非門對應的電路需重新設計:D選項VD2用于保護VT。B選項,按動S,J吸合時,J-1觸點轉換,如果沒有VD1、C2等,此時J的狀態將出現頻繁改變。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3小題8分,第14小題10分,第15小題8分,共24分。)13.答案:(1)C;(2)D:(3)A;(4)C。各小題2分。解析:(1)A選項不屬于設計問題,B選項是原設計者的思路:(2)重物替代人進行試驗是模擬試驗:(3)噴水的控制方式是根據前3個擺動周期數據得出角度α的基礎上,輸出開或閉的狀態控制,屬開環控制;(4)選擇彩燈安裝位置與水幕啟噴與停噴的對應角度間無必然聯系。14.(1)草圖6分:①能同步轉動,2分:②電機安裝左側板上,轉軸與左側板垂直,2分:③一個電機驅動,2分。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9+1高中聯盟3月高考模擬卷 第二部分 通用技術(共50分)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 某公司推出了一款中醫把脈機器人,配備六個探查電極片與AI 分析系統,把脈2分鐘,幾十項健康狀況就能顯示在手機上,并開出藥方。下列分析中不恰當的是A. 能快速診斷人的健康狀況,并準確開出藥方,體現了技術具有解放人的作用B. 應用了電子技術、AI 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體現了技術的綜合性C. 外觀小巧,性價比高,體現了設計的經濟原則D. 每個人檢查完,會給 AI 結累經驗,體現了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第1題圖2. 如圖所示是一款壁掛式餐桌,無需將原置于擱板上的物品取走,即可收起或放下。下列分析與評價中不恰當的是(圖c完全放下狀態)圖a 壁掛(收起)狀態 圖b 放下過程中第2題圖A. 可方便地收起和放下,實現了人機關系的高效目標B. 桌腳高度的確定,應主要考慮人體的動態尺寸C. 各種狀態下擱板均能保持水平,主要得益于采用了平行四邊形的結構設計D. 壁掛式設計,可作置物架又可作餐桌,說明功能的實現需要相應結構來保證3. 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液壓桿伸縮推動滑塊1沿X 軸方向平 移,通過傳動銷軸帶動滑塊2沿Y 軸方向平移,在擺桿的帶 動下,轉化為滑塊3沿Z 軸方向平移。擺桿二端均已安裝合 適的傳動銷軸,圖中 a 、b 二連接塊分別與滑塊2、3 剛連接。 為實現滑塊3 能連續順暢地平移,小明在 a 、b 上設計了四種 方案,其中合理的是(BCD)4. 如圖所示的手搖圓柱定位裝置,通過絲桿推動楔塊在滑 槽內前后移動,定位塊上下移動,左右兩根擺桿擺動, 確定圓柱位置。下列分析中不正確的是A. 絲桿向前推時,圓柱被夾緊B. 圓柱被夾緊時,楔塊受壓、滾子受壓、彈簧受拉 C. 圓柱被夾緊后,絲桿主要受壓、受扭轉D. 絲桿與楔塊間的連接應選用圖a 所示的方式第4題圖技術學科試題 第7頁(共11 頁)如圖a 所示是第4題圖中的擺桿。小明在通用技術實踐課上用厚度正好的鋼板加工該零件的小型模型, 加工時槽的精度要求不高,可適當偏大。請根據題圖完成第5-6題。(圖a)圖 b第5 - 6題圖5. 下列是小明設計該零件加工流程時進行的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A. 先劃中心線,再沖眼、劃圓,然后劃粗加工輪廓線B. 根據劃出的輪廓線進行鋸割,粗加工出外形輪廓(如圖b 所示)C. 劃槽的加工線和精加工輪廓線,再加工3個光孔,然后加工槽1、3D. 加工槽2時,先鉆孔,再用鋼絲鋸鋸割,最后進行精加工6. 加下該零件時,下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A. 劃輪廓線時,輪廓尺寸包含銼削余量B. 鉆孔時不戴手套,工件用平口鉗夾緊C. 正常鋸割時,鋸程不小于鋸條長度的2/3為宜D. 用毛刷清除工件及操作臺表面的鐵屑7. 如圖所示是某形體的主視圖和左視圖,正確的俯視圖是第 7 題 圖A B C D如圖所示是液體定量控制系統。通過觸摸屏輸入需要的定量值, 一鍵啟動,泵開始抽液,電磁閥打開, 液體通過流量計,流量計將測得的流量信號傳送給PLC 控制器。達到設定值后,控制器發出控制指令切斷 交流接觸器和電磁閥的電源,泵停止抽液,電磁閥關閉,完成一次向反應容器定量輸入液體。請根據題圖技術學科試題 第8頁(共11 頁)及其描述完成第8-9題。8. 下列關于液體定量控制系統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A. 該系統的目的是抽取定量液體到反應容器B. 止回閥可確保泵通電后能正常抽取液體C. 泵的功率不影響反應容器液體流量達到設定值的時間 D. 電磁閥可提高液體定量控制精度9. 下列關于液體定量控制系統工作過程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 泵受交流接觸器控制,所以泵是被控對象B. 流進反應容器的液體量需達到設定值,所以流量計之 后的管道漏液屬于干擾因素第8 - 9題圖C. 流量計測得的流量值傳送給控制器,所以測得的流量值是輸入量D. 該控制系統主要控制流進反應容器的液體量,所以實際流量值是控制量(BD) (A)10. 老師用面包板搭接了如圖a 所示的按鍵式延時燈模型,所用三極管引腳排布規律如圖b 所示。根據題 圖四位同學分別還原出了下列電路圖,其中正確的是(圖b)圖aC第 1 0 題 圖11. 如圖所示的信號處理電路, Ui、U 為輸入信號, Uo 為輸出信號。下列信號波形關系中正確的是555功能表2腳 6腳 3腳任意 高電平保持低電平A B C D12.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單按鍵開關燈電路, S 按下閉合,松開斷開,每按動(按下后松開)一次S, 燈的亮滅狀態改變一次。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A. 電路初次通電,不按動 S, 燈保持亮B. 將圖中或非門改換成與非門,電路功能不變C.C2 的作用:防止按動S 時, J 出現頻繁吸合、釋放D.VD2 主要保護繼電器 J二、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3小題,第13小題8分,第14小題10分,第15小題8分,共24分。各小題 中的“ ▲ ”處填寫合適選項的字母編號)13. 如圖 a 所示是一款繩子長度可調的水幕秋千,僅在蕩秋千的人經過橫梁下方一定范圍的時段內水幕停 止噴水。為防止蕩秋千的人淋到水,原設計者按秋千擺動的最長周期將噴水與停噴的對應角度設為定 值,減弱了水幕效果。小明想改進設計為如圖b 所示的方案,工作原理:開始蕩秋千時,單片機根據 動感傳感器檢測到的前3個周期數據,計算出水幕啟噴與停噴的對應角度(圖b 中a 角),不發送指 令,水幕不噴水;之后若秋千仍保持擺動,單片機發送指令至控制電路,實現對電磁閥開或閉的控制。技術學科試題 第9 頁(共11 頁)技術學科試題 第10 頁(共11 頁)第 1 3 題 圖 a第 1 3 題 圖 b請根據題圖及其描述完成以下任務:(1)小明在該系統的改進設計中明確的主要問題是(單選)A. 擺動周期與繩子長度有關B. 設計擺動到特定角度啟噴與停噴水幕控制子系統C. 設計自動適應不同繩子長度的啟噴與停噴水幕控制子系統(2)改進完成后,在秋千板固定30kg 重物,繩子調到3種不同長度,分別試蕩秋千,觀察水幕效果。該試驗屬于 ▲ _試驗法 (A. 優選; B. 強化; C. 虛擬; D. 模擬);(3)改進后的系統中噴水的控制方式屬于 ▲ _(A. 開環控制;B. 閉環控制);(4)小明想在環境光暗時,為水幕增設隨擺動幅度變幻的彩燈。設計彩燈控制子系統時進行了以下分析,其中不恰當的是(單選) AA. 彩燈控制子系統與噴水控制子系統協調工作,實現美妙效果B. 彩燈控制子系統與噴水控制子系統可以共用一個控制器C. 選擇彩燈安裝位置時,必須考慮水幕啟噴與停噴的對應角度aD. 安裝彩燈時優先保證用電安全,然后再考慮投射到水幕上的效果14. 受川劇變臉啟發,小明設計了一種如圖所示的機電“變臉”裝置,僅需人手自上往下經紅外發射接受 模塊前快速滑過一次,就可變一次臉(3種臉譜循環改變)。三組正三棱柱分別固定在轉軸上,轉軸 通過支座安裝在框架內。各轉軸直徑為φ4,轉軸上有固定用的銷孔(未鉆通),框架尺寸如圖所示。(紅外發射接受模塊)請幫助小明設計一種驅動三組正三棱柱同步轉動的裝置,實現“變臉”,裝置設計要求如下:(a) 三組正三棱柱能同步轉動(轉動角度可通過電路調節);(b) 在轉動過程中,裝置平穩可靠;(c) 裝置主體安裝在框架上或二側板間,框架下側轉軸伸出部分可安裝零件;(d) 采用一個電機驅動,電機安裝左側板上,轉軸與左側板垂直,二面側板上均可鉆孔。請完成以下任務:(1)在頭腦中構思符合設計要求的多個方案,畫出其中最優方案的設計草圖(裝置安裝涉及的框架和轉軸可用線條表示,電機可用方框表示),簡要說明方案的工作過程;(2)在草圖上標注主要尺寸;(3)將所設計的裝置和轉軸連接時,最合適的緊固件是(單選) ▲A. 自攻螺釘 B. 鉚釘 C. 緊定螺釘 D. 沉頭螺釘15. 圖 a 是小明家所在小區的人行出口示意圖,圖b 是小明設計的配套控制電路。S1 、S2 均為按下閉合,松開斷開, S3 為轉按鈕開關。行人按下 S1, 柵欄門打開;打開至極限位置時, S2 被碰閉合,延時一段時間t 后自動關門;門關至極限位置, S3 被碰,其觸點轉換,同時電磁門吸合(控制電路未畫出)。請完成以下任務:(1)要延長延時關門時間t, 最合理的措施是(單選) AA. 短接 VD1 B. 調大 Rpl C. 換用容量大的電容C D. 調大 Rp2(2)為優化信息交互效果,小明想增設LED 發光提示電路,要求如下:開門途中僅綠色LED 閃爍,其他 燈不亮;關門途中黃色LED 閃爍,其他燈不亮;門關好后僅紅色LED 常亮,其他燈不亮。請在虛線 框1中選擇合適端子連線,實現黃色LED 僅在關門途中閃爍,其余時段不亮的功能;(己正確連接,未畫出)虛線框1第15題圖c(3)圖c 中所用到的或非門應選用的集成塊類型為(單選) ▲A.CMOS 型 B.TTL型 C. 二種類型均可(4)搭接電路試驗時,小明發現手頭的繼電器沒有多組觸點,決定用555(功能表見第11題)代替比較 器,請在虛線框2中選擇合適端子連線,實現原有電路功能。技術學科試題 第11 頁(共11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03 9 1聯盟考試卷通用技術卷.docx 24.03 9 1聯盟考試卷通用技術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