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信息技術 年級 高二 學期 秋季課題 1.1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體會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人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影響。 2.理解信息系統的定義和分類,能夠列舉常見的信息系統,并描述其功能。 3.知道信息系統的概念,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具體的實例。 4.通過項目活動的體驗,感受信息系統在社會中的優勢作用,并能從自身出發,考慮設計出游信息系統所需因素,使信息系統更加便捷于人們。 學科核心素養: 信息意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在各行各業已廣泛運用。因此,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信息系統,需要培養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系統作用的認識,能在日常生活中有信息系統的意識。 計算思維:培養學生能夠使用信息系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形成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能夠通過判斷、分析和綜合各種信息資源,運用合理的方式解決此類問題。 數字化實踐:創設數字化學習環境,創設真實情境,培養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親身體驗各類信息系統,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各類信息系統的功能,提升數字化實踐能力。 信息社會責任:身處信息系統的大環境下,能夠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識與能力,能夠遵守信息法律法規,信守信息社會的道德與倫理準則。對于信息技術創新所產生的新觀念和新事物,具有積極學習的態度、理性判斷和負責行動的能力。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 2.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及生活中的信息系統實例教學難點: 1.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及生活中的信息系統實例教學過程階段 教學具體過程導入(2分鐘) 教師:在上世紀,若有長途司機想出門遠行,他可以使用什么途徑來獲取路線?——紙質地圖、路標、問路。這種方法有什么缺點?——傳播速度慢、地圖更新緩慢、耗費時間長…… 教師:那現在人們可以使用何種方式獲取想去地點的路線?——導航,例如高德、百度等。有什么優勢?——能夠實時獲取路況信息、對路況信息能夠進行加工、存儲并表達給不同需求的人。 教師:我們將這樣能夠獲取、傳輸、存儲、加工和表達信息的各種技術總和叫做信息技術。新課 講授(信息技術及其發展5分鐘) 教師:那么是否信息技術是因為有了計算機、互聯網等產物后才出現的呢?——并不是,自人類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發明了文字,就開始了信息的存儲、檢索、加工和傳播的漫長發展歷程。 教師: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美國學者巴特勒根據信息的輸入、加工、輸出和傳播的主要技術,將信息技術發展歷程分為了以下幾個階段:前機械時期、機械時期、電子機械時期和電子化時期。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歸納得出四個時期的代表性事物。 時期代表性事物前機械時期楔形文字、甲骨文、希臘字母、羅馬字母、造紙術等機械時期金屬活字排版印刷、計算尺、加法器、萊布尼茨計算器等電子機械時期電子脈沖、電報、電話、收音機等電子化時期電子管計算機、四代數字計算機、家用個人計算機等教師:在電子化時期之后,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個人計算機逐步普及,通過提升人們在信息輸入、存儲、加工和傳輸方面的效率,大大推動了個人和行業的工作效能。信息技術促進了社會進步。如果說移動電話的發明使得人類通信擺脫了空間的約束,那么互聯網的發展與全球化連接,促使人類擺脫時間和空間約束,獲得更大的通信自由。信息技術以計算機為核心轉變到以互聯網為核心,再到以數據為核心。新課講授(信息系統10分鐘) 教師:那么從紙質地圖到電子地圖,主要依靠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一起來觀看下列導航視頻,回答下列問題。 1.思考該導航上有哪些表達形式方便人們理解? 答:有圖形符號、數字、字母、文字、聲音等,是對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都是從各個途徑獲取的大量的數據組成了該導航。 2.思考導航界面上的信息都是如何獲取的? 答:可以使用傳感器、手機、電腦、攝像頭等設備,這些設備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因此都屬于硬件設備。 3.思考此導航是如何顯示在在我們的手機或者電腦上? 答:例如導航系統現在做的比較好的有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即有專門的應用軟件去對這個導航進行呈現,可以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問題的應用需求。 4.思考此導航是如何進行數據傳輸? 答:通過連接互聯網,與每個設備之間相互連接,達到信息傳輸的目的,因此該導航需要通信網絡的支持。 5.思考該導航涉及的人員有哪些? 答:使用該導航的人,導航程序設計員、人工收集加工傳輸信息的有關人員、計算機和非計算機設備的操作與維護人員等,我們將這些都歸屬于用戶。 教師:因此,我們將上述由數據、硬件、軟件、通信網絡和用戶構成的人機交互系統稱為信息系統。是通過對信息的采集、傳遞、存儲、檢索、操控和顯示而實現的工作系統。 項目活動1:請同學們想一想你的身邊有哪些你所熟知的信息系統?請列舉出來并根據書本內容確定它們的主要功能。 名稱主要功能網上預約掛號系統提高醫院工作效率,方便患者12306售票系統方便用戶購買車票釘釘系統提升辦公工作效率…………項目活動2:除了導航系統方便我們出行,還有售票信息系統方便人們購買、退換車票,請同學們訪問12306網站,注冊一個用戶,以自己最感興趣的城市為目的地,通過網站給出的各種數據,體驗網上購票給旅客帶來的便利。 ①注冊時需要哪些信息,為什么要此類信息? 實名制,防止惡意購票冒名頂替等 ②在車票預訂處輸入要查詢的出發地和目的地以及時間信息,獲得車次和余票信息。預計用戶從查詢到完成購票需要多少時間? 感受信息系統的優勢與便捷。 ③從A站到C站,中間會經過B站,是否會出現A站到C站無票,但是A站到B站、B站到C站都有票的情況?若要盡量避免此類情況,售票系統應如何改良? 可能出現。因為經過頻繁的買票、退票操作后,就可能出現此類情況。因為兩段短途的位置是不同的,12306不能售出讓乘客中途換位置的車票。采用短途位置優先原則。 項目活動3:通過上述信息系統的學習,請設計一個滿足人們出游的信息系統,需要從哪些方面來進行考慮? 食、住、行、游、娛 所以人類通過對反應物質資源狀態的信息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不斷開發新的供給和需求,可以實現對物質資源的管理和優化利用。可以更加便捷我們的生活。 項目活動4:但是隨著信息社會中,電子商務、在線辦公和網絡學習等各類信息系統全方位地支持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社會的運行也越來越依賴于各類信息系統。這種依賴將會給人們帶來哪些機會和風險? 機會:提供新的就業方向、實現對各類資源的整合、增加學習的機會 風險: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越來越依賴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網絡詐騙的可能性增加 教師:因此信息系統本質就是一個輸入數據、加工處理、產生信息的系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便利,解決人們特定的需求,實現自動化工作,使用方式越來越友好,信息廣泛共享。但是我們在使用信息系統時應遵守法律法規,對于信息技術創新所產生的新觀念和新事物,具有積極學習的態度、理性判斷和負責行動的能力。總結(1分鐘) 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單上的思維導圖進行填寫。 教師:最后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