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5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學案 (含解析) 2023-2024學年高一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5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學案 (含解析) 2023-2024學年高一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資源簡介

第25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課程標準 目標分解
1.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2.概述新中國鞏固人民政權的主要舉措。 3.認識新中國為民主政治建設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所作出的努力 1.結合相關文獻史料和學者對晚清民國時期與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制憲實踐上的比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形成的三大政治制度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認識新中國對建立民主政治的不斷探索,感悟中國走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的重要性,體會中國共產黨創新民主制度的政治智慧。(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2.以兩幅圖片材料為背景,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采取的促進農村發展的政策措施,認識新中國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所進行的初步探索。(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自主預習】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成 立 召開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9月21日) (1)決定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 (2)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等重要文件。 內容: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性質為①    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性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綱領,具有②    的作用。 (3)大會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③    為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1949年10月1日) (1)決議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 (2)任命④    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時,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意 義 (1)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 (2)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3)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
二、人民政權的鞏固
背景 (1)國內:國民黨殘余軍隊還盤踞在華南、西南地區。 (2)國際:美國發動⑤    戰爭,給國家帶來安全危害
措施 土地改革 (1)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時,全國尚有約占總數2/3的農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時間:1950~1952年年底。 (3)意義:農民從⑥    制度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為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
穩定物價、統 一財經 (1)背景:國家財政困難,投機商人趁機搶購物資,囤積居奇,拒用人民幣,倒賣銀元,加劇物價飛速上漲。 (2)措施:“銀元之戰”和“⑦    ”;統一全國財政收支管理、物資管理、現金管理等。 (3)結果:到1950年春,全國物價趨于穩定,人民政府贏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到1952年年底,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
抗美援朝 (1)背景 A.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擴大侵朝戰爭,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 B.美國第七艦隊侵入中國⑧    ,阻撓中國的統一大業。 C.朝鮮黨和政府請求。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國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4)意義 A.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B.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匯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極大地鼓舞著全國人民為保衛和建設祖國而團結奮斗
三、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 方針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包括“⑨    ”“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三大政策
外交 成就 第一次建交高潮 與蘇聯以及保加利亞、朝鮮、越南等十個人民民主國家建交
參加日內瓦會議(⑩  年4月) (1)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的重要會議。 (2)成果:由于中國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問題得以政治解決。 (3)意義:顯示了新中國在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    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確認:1954年6月,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同兩國總理在聯合聲明中,正式倡議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的準則。 (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參加亞非會議(1955年4月) (1)特點:這是戰后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 (2)成果:中國提出并堅持“     ”的方針,推動會議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前進。 (3)影響 A.為進一步開展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創造了條件。 B.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進展
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經濟 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 (1)時間:1953年。 (2)內容: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1)概況:1956年年底,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意義:標志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      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 (3)實施“一五”計劃: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政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頒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2)性質及原則:這是一部    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構建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         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中國共產黨的作用 (1)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2)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3)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思想      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答案】①新民主主義 ②臨時憲法 ③毛澤東 ④周恩來 ⑤侵朝 ⑥封建土地 ⑦米棉之戰 ⑧臺灣海峽 ⑨一邊倒 ⑩1954 印度 求同存異 社會主義經濟 社會主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毛澤東思想
思考點 毛澤東說,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繼軍事斗爭以后的第二場決戰”。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解題關鍵:認識土地改革對鞏固人民政權、完成民主革命任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思路引領:據教材內容把握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內容和影響。
答案提示
必要性: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時,全國尚有約占總數2/3的農民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和壓迫;②民主革命的任務還沒有完成;③是鞏固人民政權緊迫而又必要的措施。
重要性(影響):①農民從封建土地關系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全國糧食產量大幅增加;②新生的人民政權得到鞏固;③為國家向社會主義轉變、逐步實現工業化準備了條件。
學思之窗 結合歷史與現實,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解題關鍵: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把握。
思路引領:結合材料內容和所學知識,從“歷史”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背景和產生的影響;從“現實”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時代價值和意義。
答案提示
(1)從歷史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為構筑良好的周邊外交與安全環境,為打破國際敵對勢力對華政治、經濟和軍事封鎖,中國政府決定以南部鄰邦緬甸為突破口,通過談判解決兩國邊界問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于1953年年底由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系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得到中國、印度和緬甸政府的共同倡導。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先后兩次發表演講,系統而完整地闡述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歷史功績:①從國家層面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出發點,以平等互利與和平共處為總目標,并以互不干涉內政與和平共處為保障,因而構成了有史以來全新的國家關系基本原則。②從全球層面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精神一脈相承,代表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與愿望,包含了他們對國際關系的新期待,因而立即得到聯合國大會的確認,進而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的認可,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③充實和完善了國際法原則體系,促進了國際法的發展。④是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完整體現,標志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
(2)從現實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賦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可見、可行、可依循的內涵,體現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的國際法治精神;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幾十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經受住了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促進世界和平與國際友好合作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不僅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倡導者,而且是其忠誠的奉行者。在這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中國與絕大多數鄰國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思考點 為什么國家要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解題關鍵:把握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
思路引領:可結合教材內容,從三大改造的背景、目的等角度理解。
答案提示:從背景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長期戰爭和國民黨以及地主階級、官僚資本主義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雖然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已經被推翻,但當時的社會經濟性質還沒有改變,要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富強,就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從目的看,是要消滅私有制,初步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為向社會主義過渡和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前提,奠定基礎。
【探究與拓展】
問題探究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條文,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題關鍵:抓住“根本”來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性質和地位。
思路引領:結合材料內容,從1954年憲法中規定的新中國的政權性質、權力地位等歸納總結。
答案提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是由新中國的政權性質決定的,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1)從政權性質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
(2)從保障我國公民政治權利方面具有的特點和優勢看: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原則。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是我國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和根本準則,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質。
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標志。這保證了人民代表大會的廣泛代表性。由于實行真正的民主選舉,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出代表,這使國家權力真正掌握在人民信賴的人手中。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切實保證了人民對國家的管理。
④由于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國家制定法律和決定重大問題,都必須經過人民代表的充分討論和民主決定,這就保證了人民代表大會能夠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⑤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各個階層、各種團體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參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從而使各種社會集團的意見和利益都能在國家權力機關中得到反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還可以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從而使少數民族的特殊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重要概念】
1.統購統銷
指借助政權的強制力量,讓農民把生產的糧食賣給國家,全社會所需要的糧食全部由國家供應,農民的口糧和種子也得由國家批準后才能留下,城鎮家庭憑糧票供應糧食,國家嚴格禁止糧食自由買賣,是國家控制糧食資源的計劃經濟政策。
2.“求同存異”
“同”:一是指與會國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指與會國家都面臨著維護民族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的共同任務。
“異”:指與會國家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存在差異。
學習拓展 運用唯物史觀,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解題關鍵:唯物史觀要求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放到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去理解。
思路引領:根據本課內容,把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影響。
答案提示:歷史地位
①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各階段經驗教訓的總積累,標志著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最后勝利。這是100多年來中國歷史的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里程碑,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中一個偉大的里程碑。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鴉片戰爭以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終止了中國可能走向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發展趨勢,結束了極少數壓迫者、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征戰不已和人民生活貧困、生靈涂炭的局面。
③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一個獨立、統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屹立于世界。
重要影響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國家的空前統一,這在舊中國是不可想象的;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奠定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長遠意義;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確立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使中國邁入長治久安的歷史時期,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證;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這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是不可能實現的;⑤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紀元。
【合作探究】
任務1 “中國特色”民主制度的創立
材料一 中國近代史上的部分憲法
時間 名稱 說明
1908年 《欽定憲法大綱》 清末新政期間制定,中國第一部憲法性文件,主要參照日本1889年憲法。共23條,其中維護君主權力的共14條,專制色彩明顯
1912年 《中華民國臨時 約法》 借鑒了法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憲法精髓,規定了主權在民、國民平等,確立了三權分立、責任內閣等體制,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但也存在因人設法的問題,后被袁世凱廢除
  材料二 1952年11月,黨中央作出決定,立即著手準備制定憲法。1953年元旦,《人民日報》在社論里把制定憲法列為1953年的三項偉大任務之一。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成立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在毛澤東的親自領導和參與下,在廣泛參考了西方國家憲法和民國時期憲法的基礎上,立足于中國實際,經過七個多月的努力,前后易稿二十余次,最終形成了憲法初稿。憲法初稿先后經中央政治局確認和民主黨派討論后公布,廣泛征求全國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據統計,約有1.5億人參與了討論,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達138萬多條。在合理吸收民眾建議之后,憲法最終定稿。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票通過了這部憲法。代表們在發言中紛紛表示: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從來沒有過真正的民主憲法,這(五四憲法)將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人民憲法。
——摘編自王人博《法的中國性》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民國時期制憲活動的變化。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晚清民國時期與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制憲實踐上的異同。
【參考答案】 (1)目標上,從確立君主立憲到實現民主共和;措施上,從維護君主專制到確立主權在民。(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異:環境上,晚清民國時期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中國成立初期實現了民族獨立和政治民主;進程上,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制憲進程曲折艱難,新中國成立初期制憲進程順利并取得成功;影響上,晚清民國時期的制憲活動未能有效促進政治民主,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制憲活動推動了社會主義民主進程。
同:都吸取了西方國家的經驗;都反映了政治現代化的訴求。
“四讀” 讀題引、讀設問、讀出處、讀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從設問得出是“晚清民國時期制憲活動的變化”,從正文得出“《欽定憲法大綱》”“主要參照日本1889年憲法”“維護君主權力……專制色彩明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借了法國、美國……憲法精髓”“主權在民”“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進而提煉出晚清民國時期制憲活動的特點、變化。 材料二:從設問得出“制憲實踐上的異同”,從正文中的“在廣泛參考了西方國家憲法和民國時期憲法的基礎上”“1953年元旦……在合理吸收民眾建議之后,憲法最終定稿”得出制憲實踐上的特點
“兩定” 限定詞(時空、內容、角度): 第(1)問,時空限定——晚清民國時期;內容限定——制憲活動。第(2)問,時空限定——晚清民國時期與新中國成立初期;內容限定——制憲實踐;角度限定——比較異同
定位詞(原因、特點、影響): 第(1)問,根據材料一《欽定憲法大綱》中“主要參照日本1889年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借鑒了法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憲法精髓”可知,日本1889年憲法確立了日本的君主立憲制,而法國、美國的憲法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即從目標上,從確立君主立憲到實現民主共和;根據材料一《欽定憲法大綱》中“維護君主權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可知,從維護君主專制到確立主權在民。第(2)問第①小問,根據材料一《欽定憲法大綱》中“主要參照日本1889年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借鑒了法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憲法精髓”,及材料二“在廣泛參考了西方國家憲法和民國時期憲法的基礎上”可知,二者的共同點是都參考借鑒了他國憲法的經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者都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法律的發展,反映了政治現代化的訴求。第②小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背景、進程、影響方面回答二者的不同點。例如:從進程上,根據材料一“但也存在因人設法的問題,后被袁世凱廢除”以及材料二“1953年元旦……經過七個多月的努力,前后易稿二十余次,最終形成了憲法初稿……在合理吸收民眾建議之后,憲法最終定稿”可知,晚清民國時期制憲進程曲折艱難,而新中國成立初期制憲進程順利并取得成功;結合所學知識,從背景上看,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從影響上看,晚清民國時期的制憲活動未能有效促進政治民主,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制憲活動推動了社會主義民主進程,1954年憲法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人民憲法
任務2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建立
材料
結合圖片創作的時代背景,自擬論題,寫一篇歷史評析短文。(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 示例
論題:新中國成立后,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論述:新中國成立后,為恢復國民經濟,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進行土地改革、建立農村基層組織等,這些措施給農村社會帶來了新氣象,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黨和國家通過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農民走上了農業合作化道路,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的政治地位,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展現了當時農村社會的新變化。
結論:新中國的成立,為農業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使農村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從其他角度闡述,言之有理也可)
(問題會設計、知識能遷移、思維講層次、分段有講究)
審試題要求,確定試題主旨 初步設計“問題”(論點) 結合圖片創作的時代背景,自擬論題,寫一篇歷史評析短文。(試題主題不明確——自擬論題)
讀相關素材(史料、圖表等) 有效信息 圖1“《農村新氣象》(1951年)”圖2“《家家戶戶踴躍入社,迎接農業合作化高潮!》(1955年)”
時空定位 新中國成立初期
史實梳理(準備論據,先“多多益善”,再“去偽存真”) 新中國成立初期恢復經濟、鞏固政權的措施;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黨和國家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背景、內容、結果和影響
層次鮮明 政權鞏固時期農村發展政策措施——社會主義過渡時期農村發展政策措施
其他方面 結合圖片創作的時代背景
答題步驟 確定論點 新中國成立后,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梳理論據(2個為宜,不貪多求全)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為恢復國民經濟所作的努力,如進行土地改革、建立農村基層組織
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黨和國家通過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農民走上了農業合作化道路
得出結論(回望論點,展示素養) 新中國的成立,為農業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使農村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堂檢測】
1.徐鑄成在回憶某次會議時說道:“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誠相見,各抒己見,與剛剛結束的那個舊時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會議是(  )。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C.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解析】據“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誠相見,各抒己見,與剛剛結束的那個舊時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可知,民主黨派和中共共同議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1949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B項正確;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時,舊時代尚未結束,排除A項;中共八大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與題干中的“剛剛結束的那個舊時代”不符,排除D項。
【答案】B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了制止投機資本制造出來的市場混亂,黨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經濟措施,在上海等地進行了“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其直接目的是(  )。
A.穩定物價 
B.解決財政困難
C.建立國有經濟 
D.鞏固新政權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一些不法的金融、商業資產階級,即投機商人囤積貨物,哄抬物價,人民政府進行“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的直接目的就是穩定物價,故選A項。
【答案】A
3.(2023·江蘇高一統考期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周邊一些比較弱小的國家對我國抱有恐懼和疑慮的心理。為了消除這些國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誤解,促進它們同我國發展友好關系,我國提出了(  )。
A.“另起爐灶”方針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求同存異”方針 D.不結盟政策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消除周邊一些比較弱小的國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誤解,促進它們同我國發展友好關系,我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項正確;“另起爐灶”是指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求同存異”是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其適用對象并不僅僅是我國的周邊國家,排除C項;我國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才提出“不結盟政策”,排除D項。
【答案】B
4.(2023·江蘇南京高一統考期末)年畫具有易為認知、易被接受、發行量大、可以大面積迅速傳播的特性。下圖是發表于1951年的一幅年畫,其反映的主題是(  )。
A.基層民主自治的盛況
B.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C.“米棉之戰”勝利的喜悅
D.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解析】根據“人民代表選舉大會”和“1951年”等信息可知,年畫反映的是我國正在選舉人民代表,這是在為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作準備。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該年畫內容反映了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主題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與“基層民主自治的盛況”“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米棉之戰’勝利的喜悅”無關,排除A、B、C三項。
【答案】D
5.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后,人大代表劉立富說,他從小就當小販學徒,賣過豆腐,十四歲就在碼頭上背豆餅,“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飯。可是現在,我們這些被瞧不起的人當了工廠的主人、國家的主人公了!”這則材料作為例證,可以用來說明1954年憲法(  )。
A.從法律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
B.增強了人民對新中國的政治認同
C.開啟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
【解析】由材料“可是現在,我們這些被瞧不起的人當了工廠的主人、國家的主人公了!”可知1954年憲法增強了人民對新中國的政治認同,B項正確;社會主義公有制確立的標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A項;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開啟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排除C項;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排除D項。
【答案】B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唐河县| 巴楚县| 棋牌| 柏乡县| 德安县| 益阳市| 高陵县| 马龙县| 化州市| 莱阳市| 五河县| 镇赉县| 宝兴县| 罗源县| 阿图什市| 昭平县| 高尔夫| 德清县| 松潘县| 比如县| 同江市| 临清市| 巴南区| 江口县| 泸溪县| 仁寿县| 增城市| 建始县| 龙川县| 云和县| 汽车| 洪雅县| 武夷山市| 沙河市| 咸宁市| 内江市| 泸水县| 台南市| 财经|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