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綜合復習知識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綜合復習知識清單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
第1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本節課講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及特點。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經歷了由貴族制到官僚制的發展歷程。自秦開始,歷代封建王朝通過中央中樞權力機構和地方行政機構的調整,體現出專制皇權和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趨勢。
一、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
1.奴隸制國家建立與發展時期——夏、商
(1)夏禹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奴隸制王朝國家夏,夏啟了打破禪讓政治傳統,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2)商朝實行內外服制度。
2.奴隸制國家完善時期——西周
西周推行貴族等級分封制,比內外服制更進一步;宗法制與分封制相配合,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另外實行禮樂制度,以維護宗法分封制所形成的等級秩序。
3.社會轉型時期——春秋戰國
(1)春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宗法血緣關系的瓦解,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
(2)戰國時期,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分封制與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形成家國同構的政治體制。
(2)等級森嚴。
(3)地方權力較大,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4)王權與神權密切結合。
(5)原始民主傳統,對君主權力有制約作用。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
(1)春秋時期,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
(2)戰國時期,各國君主權力加強。
(3)秦的統一結束了長期戰爭的混亂局面。
2.內容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2)三公九卿制:丞相統領眾官;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掌管圖籍、文書,又是最高監察官。三公九卿共同組成中央政府,國家重大事務往往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
(3)郡縣制:秦朝地方行政機構分為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書制度:秦朝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郵傳為中心的文書傳送系統,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夠傳送到全國各地。
三、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行政制度
(1)兩漢:①漢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為三公九卿制。②漢武帝為了加強集權,設立中朝,削弱丞相權力。③西漢晚期,中朝尚書的權力逐漸增大。④東漢時期,劉秀將尚書臺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三公權力受到削弱。
(2)隋唐:確立三省六部制,體系完整,職責分明,相互制約,標志著中央行政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3)宋朝:實行二府三司制,中書門下行使行政權;設樞密院掌管軍政;三司掌管財政,分割宰相的權力。
(4)元朝:實行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的中樞制度。
(5)明朝:廢除中書省和宰相;設立內閣,逐漸成為事實上的行政中樞。
(6)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逐漸成為掌管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
2.地方行政制度
(1)兩漢:①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后逐漸演變為郡、縣二級制。②東漢晚期,原來的監察區“州”變為一級行政機構,形成州、郡、縣三級制。
(2)魏晉南北朝:州、郡、縣三級制。
(3)隋唐:①隋朝實行州、縣二級制,唐朝沿用。②唐朝把全國劃分為10道,后增至15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唐中期以后,部分節度使形成藩鎮割據勢力。
(4)宋朝:為州、縣二級制;后又改道為路,形成路、州(府)、縣三級制。
(5)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縣多級制。
(6)明朝:廢行中書省,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割其權力;又向各省派巡撫、巡按。
(7)清朝:形成省、府、縣三級制。巡撫為一省長官,設總督掌管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
3.古代中國地方行政區劃的基本原則:“山川形便”“犬牙交錯”
(1)山川形便:秦漢以來,以自然山川作為行政區劃邊界。便于行政管理和居民交流,但容易產生割據局面。
(2)犬牙交錯:行政區劃打破自然地理疆界。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但區域內經濟文化交流受限。
(3)兩大原則在歷代都有運用,整體來講,從秦到唐,犬牙交錯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宋代以后,犬牙交錯更為普遍。
4.中國古代行政制度的演變趨勢
(1)中央: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宰相被廢除。
(2)地方: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不斷完善;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本節課講述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演變的原因、過程及基本特征。
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臘
(1)雅典民主制:①內容:公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由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議事會議員從公民中抽簽產生;大部分官員由抽簽產生;公民法庭是主要司法機關。②實質:建立在奴隸制度之上的民主。
(2)斯巴達寡頭政治:①王位世襲,國王壟斷軍事統帥權。②長老會議員終身任職。③監察官擁有主持公民大會、審判國王等重要權力。
2.古羅馬
(1)共和國:貴族寡頭政治
①國家權力由執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會掌握。
②實質:政體具有貴族寡頭特征。
(2)帝國:君主獨裁統治
公元前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實行獨裁統治。
3.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局限
公民只占少數,婦女、外邦人和奴隸不僅沒有資格參與政治,還受到剝削和多種壓迫。
二、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
1.特征
(1)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2)中古西歐國家制度的重要特征:世俗王權和基督教會的權力長期并立。
2.法國的等級君主制
(1)確立:14世紀初,三級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
(2)作用: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王權。
3.英國的議會制度
(1)確立
①13世紀初,英王約翰被迫簽署限制王權的《大憲章》。
②13世紀中后期,議會權力逐漸加強。
③14世紀,英國形成議會制度。
(2)特點:國王通過議會尋求政策支持,議會以向國王請愿的形式要求國王改善統治。
2.英法等國出現君主制的原因及作用
(1)原因: ①工商業發展;②強化王權的需要;③自治城市興起,市民階層壯大。
(2)作用: ①推動工商業發展;②利于強化王權;
③推動統一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
三、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1.英國君主立憲制
(1)奠定基礎:17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
(2)確立標志:1689年,《權利法案》確立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國王權力受到議會、法律制約。
(3)逐步發展:18世紀,內閣制度逐漸形成。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國王逐漸“統而不治”。
(4)不斷完善: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選舉權,權力不斷下移。
2.美國聯邦共和制
(1)背景: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建立。
(2)確立標志: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
(3)憲法內容
①聯邦制原則:聯邦政府對外代表國家主權,擁有憲法明確規定的權力,各州擁有一定的自治權。
②三權分立原則:國會、總統、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權,分權制衡。
③人民主權原則:總統和國會議員由選舉產生。
3.法國共和制
(1)背景:1792年,法國首次建立共和國。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國。
(2)確立標志: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3)內容: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立法權由兩院行使;總統任期七年,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
4.評價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1)積極作用: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部分實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理想。
(2)局限性:英國婦女長期沒有選舉權,美國憲法一度承認了黑人奴隸制的合法地位。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本節課講述共和制在中國建立的曲折過程。中國近現代政治制度建設經歷了由“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學習”到“向社會主義蘇聯學習”再到“走自己的路,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制度”。
一、民國時期的政治制度(1912-1949)
1.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1-3月)
(1)確立共和制度: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
(2)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①目的:防止袁世凱獨裁,維護共和。
②原則:主權在民,平等自由;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
③評價:進步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對君主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局限性:因人設法,違背民主憲政原則。
2.北洋政府時期(1912-1927)
(1)政黨政治
①開始嘗試:辛亥革命后,宋教仁改組國民黨。
②結果失敗:宋教仁被刺殺;二次革命被鎮壓;袁世凱下令解散了國民黨和國會。此后,政黨政治名存實亡。
③特點:政黨林立,黨派斗爭激烈; 不成熟,各派政治力量分化重組; 未能實現政黨政治。
(2)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及影響:1916年,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中國陷入軍閥混戰、軍閥割據的局面。
3.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
(1)訓政
①開始:1928年,國民黨通過《訓政綱領》。
②內容: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行使政權,閉會期間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代行職權;國民政府執行五項治權;國民政府的重大國務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負責指導監督。
③實質:國民黨一黨專政。
(2)“憲政”
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建立總統府,取代國民政府。結果:國民黨政權統治崩潰。
二、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
1.革命根據地的蘇維埃政權(1931-1937)
(1)建立: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2)性質:蘇維埃政權屬于工人、農民、紅軍士兵及一切勞苦大眾。
(3)意義:是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嘗試。
2.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1937-1945)
(1)措施
①設立邊區政府,作為民國地方政府。
②設參議會,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③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三三制”原則。
(2)意義: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
3.解放區的人民政權(1945-1949)
(1)措施:在解放區設立行政區,行政區設軍政委員會或人民政府。
(2)作用: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3)理論探索: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
1.主要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①正式建立: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性質: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③作用: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④挫折:1957-1966年,反右斗爭擴大化和“左”傾指導思想的影響;“文化大革命”的破壞。
⑤完善: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基本政治制度
①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確立: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內容: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發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完善:改革開放后,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走上制度化軌道。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1)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2)發展與完善:2019年10月,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第4課 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
本節課講述中國不同階段變法和改革的原因、主要措施及作用,集中反映了改革的曲折性、艱巨性和必然性。
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
1.春秋戰國時期——商鞅變法(促進社會轉型)
(1)背景:①經濟:鐵犁牛耕的推廣。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兼并戰爭不斷。③階級:地主階級壯大。④思想:百家爭鳴。
(2)目的:富國強兵。
(3)措施:①經濟:廢井田,獎勵耕織。②政治:什伍連坐,建立縣制。③軍事: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
(4)意義:打擊了貴族特權,使秦國富強,為秦統一奠定基礎;促使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
2.兩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數民族封建化)
(1)背景:439年,北魏統一北方,民族交融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
(2)措施:①政治:俸祿制,遷都洛陽。②經濟:均田制、三長制。③習俗: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
(3)意義:①政治:鞏固了北魏政權,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進程。②經濟: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展。③民族關系:加快了民族交融,緩和了民族矛盾。推動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3.北宋——王安石變法(拯救封建危局)
(1)背景:①內憂:北宋中期,政治腐敗,財政困難,農民起義不斷。②外患:北方游牧民族襲擾。
(2)目的:富國強兵。
(3)措施:①富國之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②強兵之法: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③取士之法: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用人唯才。
(4)結果:初期成效顯著。但因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當,后被廢止。
4.明朝——張居正改革(拯救封建危局)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統治危機不斷加深。
(2)措施:①政治上整肅吏治,加強官吏考核;②經濟:裁減開支,清丈土地,改革稅制。
(3)結果: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封建統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
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變法(1898年)
(1)背景:①政治:民族危機加深;②經濟與階級: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③思想:西方近代思想傳入,康有為、梁啟超等宣傳維新思想。
(2)內容:創學會、辦報刊、興學堂,在光緒帝的支持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領域實行變法。
(3)結果: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廢除了大部分變法措施。
(4)影響: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5)失敗原因:①主觀原因: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和政治斗爭經驗;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脫離人民群眾。
②客觀原因: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變法觸犯了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和鎮壓。
③根本原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2.清末新政(1901-1911)
(1)目的:挽救統治危機。
(2)措施:改革教育、派遣留學生、編練新軍、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等。
(3)影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并沒有使清政府擺脫內外困境。
3.中華民國時期的改革
(1)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教育等各個方面。
(2)結果:由于政局動蕩,以失敗告終。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
1.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改革
(1)內容: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
(2)意義: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2.1956-1978年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標志: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和中共八大。
(2)挫折:由于“左”傾錯誤,社會主義建設出現了嚴重曲折。(“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
(3)成就: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積累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3.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
(1)進程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②2012年,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③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④2017年,中共十九大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并載入黨章。
⑤2019年,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
(2)內容: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所有制改革、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革。
(3)意義: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本節課講述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以及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
一、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
1.官員選拔
(1)先秦
①世官制:實行于西周至春秋時期,特點是官位世襲,貴族世代壟斷高官。
②薦舉功勞制:實行于春秋戰國時期,即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
(2)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制度:向官吏學習律令而為官。
(3)漢朝察舉制:漢武帝推行,先考察后推舉的人才選拔制度;形式上分常科和特科。
(4)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
①開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
②中正官依據家世、道德和才能為州、郡士人評定資品,授予官職。
③評價: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后來,中正選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2.官員管理
(1)上計制:秦漢時期考核官員的主要辦法。
(2)刺史制: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澄清吏治,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州設刺史一人;刺史品級不高,但權力很大。
二、隋唐至兩宋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
1.官員選拔:科舉制
(1)背景:南北朝以來,寒門庶族地主勢力上升。
(2)特點:分科考試選拔人才。
(3)內容:制舉和常舉。
(4)作用
①積極:打破士族對仕途的壟斷,擴大人才來源和統治基礎,社會流動性加強;促進社會重學風氣形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選拔更加公開公平,選官制度逐漸走向成熟完善;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為其他國家所借鑒。
②消極:明清時期日益僵化,束縛思想,對科技、社會進步產生消極作用。
2.官員考核
(1)隋唐:尚書省吏部考核官員。唐朝考核標準為品德和才能。
(2)宋朝:制定嚴格標準考核官員。
3.官員監察
(1)隋唐:御史臺為最高監察機構,長官為御史大夫。唐太宗將全國分為十道監察區,委派監察官巡回監察。
(2)宋朝:設御史臺,地方劃分路作為監察區。監察制度的重要變化是臺諫合一。
三、元明清時期的官員選拔與管理
1.官員選拔:科舉制
(1)元朝:1314年恢復科舉,但時斷時續。
(2)明清:①形式: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②內容:從四書五經中命題。
③程序: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會試于鄉試次年春天舉行,殿試在會試后舉行。
④南北卷制度:南北榜爭反映了隨著經濟重心南移,南北方文化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南北卷制度的形成有利于籠絡北方士人,鞏固王朝統治。
2.官員考核
(1)明朝:考核有考滿和考察。
(2)清朝:考課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計,分別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員監察
(1)元朝:中央設御史臺,地方設行御史臺、肅政廉訪司。
(2)明朝:都察院監察御史負責糾察內外百官,還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給事中負責皇帝制敕與大臣奏疏的封還駁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將六科并入都察院監察百官,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第6課 西方的文官制度
本節課講述西方文官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過程、特點和影響。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
1.政治:傳統官制的弊端:“恩賜制”“政黨分肥制”等造成腐敗泛濫,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2.經濟(根源):工業革命開展,要求擴大政府職能,提高官員素質。
3.文化: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要求平等地參與政府工作。
4.思想: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完善,要求公平、公正的選官機制。
5.外因:中國科舉制提供借鑒。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國最早建立
(1)原因
①經濟:19世紀中葉,英國基本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
②政治:19世紀,英國的兩黨制日益成熟。“政黨分肥制”存在嚴重弊端。
③社會:19世紀,國家管理職能急需擴展,人們要求平等地參與政府工作。
④軍事: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英國戰敗,引發國內對政府不滿,內閣被迫改革。
(2)過程
時間 選官制度 措施
17、18世紀 恩賜官職制 應對弊端的措施:18世紀初,防止國王通過任命官員干預議會活動
18-19 世紀早期 政黨分肥制 應對弊端的措施:19世紀初,英國政府官員分政務官和事務官(文官)
19世紀 中期 近代文官制度 1854年,提出《關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為文官制度建立奠基
1855年,建立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
19世紀末 20世紀初 1870年,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最終確立文官制度
建立起文官的退休和晉升制度,不同等級的文官根據功績和資歷晉升
(3)意義
①政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鞏固議會改革成果。②經濟: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③社會:提高女性地位。
2.其他國家文官制度的建立
(1)美國:1883年,美國建立了文官制度。
(2)其他國家:二戰后,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最終建立了文官制度。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
1.特點:公開考試、擇優錄取;政治中立、工作隱名;職務常任、論功晉升。
2.評價
(1)積極:規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有利于保證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有利于推動民主政治完善;促進資本主義經濟、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2)消極: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文官人數急劇膨脹,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文官的層次過多,影響政府工作效率;未觸及資本主義基本制度。
(3)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一種行政管理制度。
3.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趨勢
(1)擴大招考范圍,增加量化考核的標準。
(2)調整文官結構,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文官綜合素質。
(3)精簡文官層次,加強文官間的交流。
(4)改革文官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民主化,提高行政效率。
第7課  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
本節課講述中國近現代文官制度的創立、形成和發展。
一、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
1.科舉制度的變化
(1)背景: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開展。
(2)表現
①加設新內容:1898年,清政府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
②廢八股: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
③“新政”:1901年,清政府實行新政。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
④廢除科舉:1905年,光緒帝詔準立停科舉。學堂選官、留學畢業生選官成為清政府官員選拔的主要方式。
2.選官制度改革
(1)時間:清末新政開始后。
(2)措施
①官制改革:裁減冗署冗官,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設農工商部、巡警部、學部等部門。
②選官制度改革:1904年初,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正式設立。1905年,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
3.評價:具有中體西用的特點,并未真正挽救清王朝的統治;推動中國教育近代化和選官制度的近代化。
二、民國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
1.南京臨時政府時期——考試制度
(1)依據: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
(2)內容:①官員選拔以考試制度為主,國家建立考試院,主管人才的選拔和任用。
②完善國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養、任用、監察等方面的運行機制。
(3)評價:基本未實行,但進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對日后民國文官制度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2.北洋政府時期——考試和甄別
(1)考試制度:1913年初,頒布了《文官考試法草案》,標志著文官考試制度的建立。
(2)甄別制度:甄別針對已經在文官職位上工作的人,利于保持行政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公務員制度
(1)建立:1929年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1933年頒布《公務員任用法》。
(2)內容:公務員的選任由考試院負責;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試法》。
(3)特點:①借鑒吸收其他制度;②考試權獨立;③深受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影響;④具有更強開放性和平等性;⑤考試內容和形式更加專業化和標準化;⑥法律保障;⑦本質特點是為國民黨一黨的私利服務。
4.民國時期官員選拔制度的特點
(1)選拔方式上,以考試方式選拔官員(另有甄別方式)是民國時期官員選拔制度的主體。
(2)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對民國官員選拔制度影響深遠。
(3)繼承與發展,漸進變革。
(4)國民政府正式(或開始)建立了公務員制度。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
1.干部制度
(1)建立:新中國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時期的干部制度。后來又建立了分類管理的干部制度。
(2)改革和完善:改革開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
(3)規范化和制度化:中共十八大以來,干部隊伍建設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嚴格依法依規辦事。
2.公務員制度
(1)建立原因:①傳統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②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完善要求提高干部素質;③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要求更加公開透明的干部選用制度。
(2)建立過程:①1993年,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
②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公務員考錄工作正式進入法制化軌道。
(3)意義:①推動干部管理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現代化。
②利于選拔人才,有助于干部隊伍的年輕化和專業化。
③利于干部廉政建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務員素質。
④利于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
⑤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⑥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4)特點:①中國公務員制度堅持和體現了黨的基本路線。
②中國公務員制度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
③中國公務員制度強調德才兼備。
④中國公務員制度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⑤中國公務員制度堅持領導職務任用交流制度。
第8課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本節課講述中國古代歷代王朝法治與教化的發展及兩者關系的演變。中國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時期,確立于秦,成熟于隋唐。禮法結合是中華法系的重要特點。自西漢起,法律與禮教并用成為歷代王朝的統治手段。
一、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
1.背景
(1)西周:建立禮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2)東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國君紛紛尋找治國新思想。
2.早期表現:春秋時期,子產“鑄刑書”,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引發了早期的德治與法治之爭。
3.內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人性觀:人性善。
②代表人物及觀點:孔子主張統治者要“為政以德”,不要過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議統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人性觀:人性惡。
②代表人物及觀點:商鞅頒行法令,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權益。韓非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4.結果:儒家思想不適用于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時期;法家思想既能帶來富國強兵的現實利益,又滿足了各國君主專制的愿望。秦國重用法家思想,實現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二、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法律與教化
1.秦漢
(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國,推動了律的編纂。
(2)漢朝:漢朝沿襲秦律,制成《九章律》。
2.魏晉——律令儒家化
(1)推動因素:①漢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儒家知識分子以經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設置律博士,命令專用儒家思想來解釋律令。
(2)評價:法律以親屬之間的尊卑親疏作為量刑的重要原則之一,目的在于維護儒家提倡的三綱五常。
3.唐朝——律令體系完備
(1)唐朝法律
①發展:唐高宗時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議》,是中華法系確立的標志。②特點:禮法結合,重視“孝”。
(2)唐朝教化
①提倡禮治:732年,頒行《大唐開元禮》,是封建禮儀制度的集大成。②基層教化:重視家訓,強化基層教化。
4.中華法系的特點
(1)禮法結合,法律儒家化; (2)法律為君主專制服務,實質仍為人治; (3)刑法發達,民法薄弱,司法從屬于行政;(4)法律形式多樣,自成體系; (5)具有一定的延續性,不斷繼承發展。
三、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與教化
1.法律
(1)宋朝:沿用唐律,制定法律多以唐律為藍本。963年編纂《宋刑統》。
(2)元朝:對唐宋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但在司法實踐中仍廣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重視“例”,數次重修《問刑條例》,開創了律例合編的體例。
(4)清朝:沿襲《大明律》,重視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1)背景:宋朝儒學開始向基層滲透,并發展出理學;南宋后期,程朱理學逐步確立統治地位,深入族規、家訓之中。
(2)內容:①宋朝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②明朝后期,鄉約改為宣講朱元璋的“六諭”,逐漸帶有強制力。③清朝鄉約宣講內容變成了康熙帝的“圣諭十六條”和雍正帝《圣諭廣訓》。
(3)特點:鄉約具有約束力,并與法律合流。
3.中國古代法律的特點與實質
(1)特點:①法律維護皇權統治。
②德主刑輔,以禮入刑:禮法結合,以儒家思想理論為基礎。
③法有等級,法外特權:官僚貴族享有法定特權。
④諸法合體并用,司法隸屬于行政,無獨立審判權。
(2)實質:君權神授。皇帝代表神在人間行使權力,管理人民,其實質就是以精神力量加強現實統治。
4.中國古代社會教化的途徑與方法
(1)強調示范,樹立榜樣。(2)設官教民。(3)依靠族規鄉約以化民成俗。(4)依靠各類道德教育讀本推行社會教化。(5)注重學風與世風的密切關系。
第9課  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
本節課講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和基本特征,以及宗教倫理與教化在西方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
1.淵源
(1)羅馬法:①羅馬共和國時期,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②羅馬帝國時期,編纂了《羅馬民法大全》,是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
(2)日耳曼法:中古時期,各日耳曼王國在習慣法的基礎上編纂了一批成文法。
(3)教會法:教會根據基督教神學,制定和頒布了教會法。
2.發展
(1)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①背景:11世紀,諾曼王朝設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進行巡回審判。
②形成:12世紀前后,全國普遍適用的法律在英國逐漸形成。
③發展: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
④完善:17世紀,“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大陸法系(民法系)
①13世紀以后,法國建立在羅馬法基礎上的法律體系日益成熟。
②1804年,拿破侖頒布了《法國民法典》,最終確立了法國的資產階級法律制度。
③后來,逐漸形成了以羅馬法為基礎、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體系。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背景:(1)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促進了公民權利觀念的發展。
(3)政治: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和發展。
2.特點:(1)在國家權力結構層面上,分權制衡,立法和司法獨立。
(2)在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個人權利。
(3)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堅持程序公正(律師制度、陪審團制度)和無罪推定。
3.局限性:(1)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財產多少決定法律地位的高低。
(2)黑人、婦女等個人權利的認定逐漸改進。
三、宗教倫理與教化
1.宗教改革前的基督教
(1)教會活動或主張
①搜集和抄錄經典。
②開辦學校,主要講授宗教內容,也教授算術、天文、音樂等。
③教會介入人們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幾乎所有的節日都與基督教有關。
④告誡人們必須孝敬父母,不許偷盜、奸淫、殺人、貪戀別人的財物等,要求人們逆來順受、忍受世間的一切痛苦。
(2)評價
①積極:保存了古典文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②消極: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
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
(1)教會活動或主張
①反對教皇權威,主張信徒通過自己閱讀《圣經》理解教義。
②提倡節儉和積極入世的態度,鼓勵人們發財致富。
③對教義持有不同意見的人被斥為“異端”,遭到迫害。
(2)評價
①積極:適應了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訴求。反對教皇權威,促進文化普及。
②消極:堅持基督教基本教義,束縛人們的行為和思想;迫害“異端”,引起宗教沖突。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本節課講述當代中國法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歷程和成就。
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
1.初創時期(20世紀50年代)
(1)成就: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4年憲法等法律、法令。
(2)意義: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2.發展時期(改革開放后)
(1)形成時期:20世紀80年代
我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還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2)完善時期:20世紀90年代以來
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②1999年和2004年:先后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
③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④2018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
⑤2020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3.我國憲法和各種法律制定過程的特點
(1)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立法。
(2)立法公開、透明、嚴謹。
(3)重視民意,體現人民民主原則。
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1)背景:百廢待興、物質匱乏的困難局面。
(2)勞模代表:孟泰、時傳祥、王進喜、焦裕祿、雷鋒、李四光、華羅庚。
(3)表現:道德風尚:健康向上;
政治氛圍: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行動準則: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人際關系: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影響: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熱情和干勁。
2.改革開放后: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并重
(1)背景: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表現:①20世紀80年代:“五講四美三熱愛”是最響亮的口號。
②20世紀90年代: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的創建活動。
1994年,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加以推進。
③2001年: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以德治國的高度進一步規劃思想道德建設。
④2012年:中共十八大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和全國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第11課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本節課講述中國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不同階段的民族關系,以及中國古代處理對外關系的體制。
一、秦漢時期的民族關系
1.秦朝
(1)設立官職:設典客、典屬國等官職來管理民族事務。
(2)邊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長城;南撫夷、越;在今兩廣地區設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漢朝
(1)設立官職:設大鴻臚管理民族事務。
(2)邊疆管理:①漢初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大敗匈奴。
②西北:設“河西四郡”,西域都護府,實行羈縻管理。東北設烏桓校尉。
二、隋唐至兩宋時期的民族關系
1.魏晉南北朝
少數民族內遷,迎來民族交融高潮,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民族交融,為隋唐盛世奠定基礎。
2.隋朝
(1)民族關系:周邊民族先后歸附隋朝,加強對嶺南地區各族的治理。
(2)邊疆管理:在邊疆推行郡縣制,加強了與流求的接觸。
3.唐朝
(1)民族關系:①西北邊疆各族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②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會盟。
③南詔:唐朝加封南詔王,南詔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學習。
(2)邊疆管理:主要機構是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
4.兩宋時期
民族政權長期并立,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從未中斷。
三、元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
1.元朝
(1)民族關系:“行漢法”;對不同民族實行差別對待政策。
(2)邊疆管理:對西藏實行行政管理;設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務;在東北、云南等地設行省,征發賦役。
2.明朝
(1)管理機構:禮部、鴻臚寺、提督四夷館。
(2)邊疆管理:①北方:修長城;布軍鎮;開放馬市,與各族開展貿易。
②東北、西北、西南:設都司、衛、所、土司等機構進行管理。
③西藏:封西藏僧俗領袖為“法王”“王”,建立羈縻性質的都司等機構。
3.清朝
(1)管理機構:設理藩院管理邊疆民族事務。
(2)民族管理:①聯姻:通過滿蒙聯姻,加強對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軍事斗爭: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鞏固了西北邊疆。
③冊封:冊封五世達賴與五世班禪為“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區設西寧辦事大臣和駐藏辦事大臣。
④“改土歸流”:廢除世襲土官,選派有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
4.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特點
(1)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與反抗外來侵略聯系在一起。
(2)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3)民族政策恩威并重。在堅決鎮壓分裂叛亂活動的同時,對少數民族地區一般都實行安撫政策,還通過聯姻、冊封等方式加強聯系。
(4)民族政策具有繼承性,沿用前代民族政策并有所發展。
四、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1.先秦:以中原為核心的華夏文明與域外有廣泛的交往交流。
2.秦漢:打通了陸海兩個通道,開辟絲綢之路。東漢時期倭國派使臣來朝。
3.隋唐:對外關系空前發展,經濟、文化交流活躍。與西域商路暢通,與外國之間的海路交流活躍。
4.宋朝:因北方陸路交通阻隔,海路轉趨發達。
5.元朝:通往歐洲的海陸通道暢通。13世紀,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留下了《馬可·波羅行紀》。
6.明清
(1)致力于維護朝貢體制和朝貢貿易體系,但民間貿易和走私貿易屢禁不絕。
(2)隨著對外交往增多,清朝對外關系開始緩慢轉型。
①1689年,中俄訂立《尼布楚條約》,這是清朝政府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
②18世紀,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試圖打開中國市場。遭到清朝皇帝的拒絕。
第12課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本節課講述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以及國際法的形成與發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1.條件
(1)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
①背景: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中央集權加強。宗教改革運動強化了各國的世俗權力,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
②表現:1534年,英國通過《至尊法案》,建立起國王的專制統治。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國王權達到頂峰。
(2)民族語言的形成:13世紀,英語開始成為英國人廣泛使用的語言。16世紀,法語成為法國的官方語言。
(3)民族意識的覺醒: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爭,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2.建立:16—19世紀,西方國家從專制王權國家發展為民族國家。
二、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
1.國際法的形成
(1)原因:國家主權意識加強,人們希望通過建立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
(2)概況:①奠基:1625年,《戰爭與和平法》出版,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
②產生: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標志著國際法產生。
2.外交制度的建立
(1)建立:17世紀,近代外交制度逐漸建立。
(2)發展:1815年,歐洲各國建立起維也納體系,國際法應用范圍擴大。
3.評價
(1)進步性:為用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減少戰爭行為開辟了新的途徑。
(2)局限性:無法消除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威脅。
三、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
(1)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國際法遭到嚴重破壞。
②蘇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賠償的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為國際法開辟了新的發展階段。
③一戰后國際聯盟的成立,美、法等國簽訂了《非戰公約》。
(2)概況:①因國聯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及“全體一致”原則,國際法難以實施。
②《非戰公約》也并未真正得到實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活動使國際法再次遭到極大破壞。
②1945年6月,簽署了《聯合國憲章》。1946年,國際法院成立。
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各類國際組織數量激增。
(2)概況:國際法的領域大大擴展,涉及裁軍、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擴散、人權、環境、海洋、外層空間等方面。
(3)評價:①積極: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②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國際條約,甚至不經聯合國授權就進行制裁或發動戰爭,嚴重威脅著世界和平。
第13課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本節課講述當代中國民族政策即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發展、完善的歷程和歷史意義。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歷史原因:中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多元一體的格局。
(2)現實要求:①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問題。
②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③民族問題關乎國家長治久安。
2.建立過程
(1)1947年5月,成立內蒙古自治區。
(2)初步形成: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
(3)正式確立: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4)1955年10月,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5)1958年3月,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
(6)1958年10月,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7)1965年9月,成立西藏自治區。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
1.原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全面恢復和落實黨的民族政策。
2.表現:(1)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正式頒布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納入法制軌道。
(2)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個離不開”,闡述了中國各民族休戚相關、命運與共的血肉關系。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作用:維護國家的集中統一,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三、中共十八大以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2.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3.當代中國民族政策的意義
(1)政治:有利于實現少數民族當家作主;促進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
(2)經濟: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3)文化:促進民族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14課 當代中國的外交
本節課講述當代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外交主要成就。
一、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國成立初期:“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1)背景:國際:二戰后,美蘇兩極格局,兩大陣營對峙,亞非拉民族民主解放運動高漲。
國內:新中國成立,新政權的鞏固和經濟建設需要有利的國際環境。
(2)內容:確立“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三條方針,為新中國開創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3)成熟:1954年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
(4)成就:與蘇聯等國建交;1955年,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2.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兩只拳頭出擊,爭取中間地帶
(1)背景:亞非拉國家反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
(2)成就:出現了以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建交為基本特點的建交高潮。1964年中國與法國建交。
3.20世紀70年代:一條線、一大片
(1)背景:國際:①美蘇兩極格局受到沖擊,世界出現多極化趨勢; ②美國霸權衰落,美蘇爭霸中,蘇攻美守。
國內:①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提高; ②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中蘇關系惡化,應對蘇聯威脅的需要;③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需改善中美關系。
(2)成就:①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②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國迎來建交高潮。
二、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全方位、不結盟
1.背景
(1)國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的外交政策朝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進行重大調整。
(2)國際: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
2.成就
(1)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2)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國家關系正常化。
(3)世紀之交,中國把鞏固與發展周邊關系作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務。
(4)1997年,中國與東盟首腦非正式會晤。
(5)進入21世紀,中國把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一部分。
(6)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
三、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1.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來,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形勢,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
2.成就
(1)政策: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的關系;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加強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
(2)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互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積極推進構建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4)就世界和平發展的諸多議題提出中國方案,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
3.特點
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
4.意義
(1)打開中國外交新局面,利于提高中國國際地位。
(2)推動國際關系發展。
(3)利于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
(4)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5.啟示
(1)國際格局演變的決定因素是各國綜合國力的消長變化。
(2)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摒棄冷戰思維,求同存異。
(4)要加強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5)尊重政治文明多樣性,奉行多邊外交,推動經濟全球化。
(6)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
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本節課講述中國歷史上的貨幣演進歷程和現代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完善過程。
一、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
1.中國古代貨幣的演進
(1)最初:中國古代最初被用作貨幣的可能是海貝。
(2)商朝:大約在商朝后期,開始出現銅鑄幣。
(3)春秋戰國:各國分別使用多種樣式的銅鑄幣。
(4)秦朝:將貨幣統一為圓形方孔錢,這種樣式在此后被長期沿用。
(5)北宋: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作為輔幣,與銅錢兼行。
(6)元朝:將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來發行,稱為“鈔”。
(7)明朝:恢復銅錢、紙幣并行的貨幣體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8)清朝:完全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
2.中國近代貨幣的演進
(1)晚清:政府開始鑄造銀元。
(2)中華民國建立后:以銀元為法定貨幣。
(3)國民政府統治時期:①1935年,實行法幣改革,規定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將白銀收為國有。
②1948年,發行金圓券,后發行銀圓券。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
3.中國現代人民幣的發行
(1)發行: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
(2)作用:人民幣地位始終穩定,對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4.中國貨幣的演變趨勢及原因
(1)演變趨勢:①材質轉變:從自然貨幣到金屬貨幣再到紙幣。
②制式統一:由形狀多樣到規范統一形狀。
③鑄幣權:由地方逐步收歸中央。
④文書從計重到紀年: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轉變。
⑤鑄幣方式:由手工鑄幣到機器制幣。
(2)演變原因:①手工業、商業發展。②統治者發展經濟、維護統治的需要。③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交換頻繁。
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
(1)背景:①19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國際間貨幣結算日益頻繁和復雜。
②工業革命開展,英國國力強盛。
(2)確立:1816年,英國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
(3)特征: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
(4)作用:①積極:利于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利于國際貿易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擴大;推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②消極:黃金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各國經濟貿易增長的速度,由此造成清償手段不足,嚴重制約了各國經濟的發展;金本位制的自動調節機制作用有限。
(5)崩潰:①原因:根本原因是黃金供求的矛盾和分配的不平衡。直接原因是1929年,美國爆發經濟大危機,國際金融秩序混亂。
②影響: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
英國、法國和美國分別構建了以英鎊、法郎和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集團,各自為政。
2.布雷頓森林體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英國等歐洲國家,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
(2)形成:1944年7月,美國、英國等44個國家召開布雷頓森林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3)特點:以美元為中心,實行固定匯率制。(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
(4)影響:①世界:穩定了國際金融;促進了國際貿易;推動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制度化、全球化方向發展。
②美國: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特權和支配地位。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有利條件。
(5)瓦解:①標志: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
②原因:布雷頓森林體系內在缺陷;日本、歐洲的崛起;經濟危機等因素使美國經濟實力及地位下降。
3.當代世界貨幣格局——牙買加體系
(1)背景: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動搖。
(2)內容:①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取代。
②美元仍是最主要的世界貨幣,歐元、日元和人民幣等的影響力上升。
第16課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本節課講述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歷程及其演化趨勢,以及近現代中國關稅和個人所得稅的起源與演變。
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
1.發展歷程
(1)春秋戰國時期
①內容: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征”;魯國“初稅畝”,不論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實際畝數征稅。
②意義:我國征收土地稅的開始,承認私田合法,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秦漢時期
賦役包括田賦、人頭稅和徭役,秦朝田賦稅率極高。
漢初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輕徭薄賦,田賦稅率大大降低。
(3)隋朝:主要征收租調役。
(4)唐代:租庸調制到兩稅法。
①租庸調制:實行的前提是均田制,征稅標準以人丁為主,以庸代役,保證了農時,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②兩稅法
原因:土地兼并嚴重,均田制遭到破壞; 國家財政收入減少。
意義: 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減輕;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為后世提供經驗。它標志著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漸過渡到以土地財產為主,是中國古代賦稅制度史上的轉折點。
(5)宋代
①稅:宋承唐制,征收兩稅,但附加稅繁雜多變。
②徭役:征收代役金,徭役繁重。
③募役法:因為徭役擾民嚴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繳納免役錢、助役錢,官府募人代役。
(6)元朝
①基本上沿襲唐朝的租庸調與兩稅法,分別施行于北方和南方。
②稅糧外又有“科差”,按戶之上下征收絲和銀兩。
(7)明朝
①初期:賦稅分夏稅、秋糧兩次征收,主要征收米麥實物。正統年間,江南部分稅糧折銀征收送赴北京,稱“金花銀”。
②后期: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賦役合并、一概折銀。
原因:商品經濟發展與白銀流通量增加;賦役繁雜,百姓負擔沉重;政府財政困難。
意義:減輕了農民負擔,農民對封建國家人身依附關系有所松弛。政府財政收入增加,有利于農業、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推動農業商品化和白銀貨幣化,利于貨幣地租的發展。
(8)清朝
①內容:康熙時期: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年間:實行“攤丁入畝”,將丁銀分攤到田賦中。
②意義:標志著人頭稅徹底廢除,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利于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利于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隱匿人口現象減少。
2.主要內容
(1)丁稅:以人丁為依據的人頭稅。
(2)調:以戶為依據的財產稅。
(3)田賦:以田畝為依據的土地稅。
(4)徭役和兵役:以成年男子為依據的力役和兵役。
(5)其他雜稅。
3.調整的原因及意義
(1)原因:傳統稅制存在弊端; 生產力的進步,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府鞏固統治的需要。
(2)意義:①政治: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于社會穩定;相對減輕農民負擔,有利于經濟恢復和發展。
②經濟:擴大了國家稅源,增加了政府收入;推動商品經濟發展。
③其他:農民對國家人身依附關系逐漸減弱;為后世提供借鑒。
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
1.關稅制度
(1)含義:海關依據國家的關稅政策、稅法及進出口稅則,代表國家對進出關境的物品征收的稅。
(2)演變
①古代:起源于西周時期;存在國內關稅與國境關稅并立的現象。
②近代: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海關大權長期把持在外國人手中。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宣告關稅自主,并公布國定《進口稅暫行條例》。
1928年,國民政府發表“改訂新約”的對外宣言,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稅率。
③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才真正收回關稅自主權。
政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其實施條例,統一了全國關稅制度。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強化了關稅制度的法制化建設。
1987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進一步完善了關稅的基本制度。
2.個人所得稅制度
(1)含義:以納稅人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收對象的稅種。
(2)起源與演變
①起步: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稅條例,但沒有實施。
1936年,國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稅暫行條例,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
②演變:新中國成立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征收個人所得稅。
正式確立: 198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經數次修訂完善,愈加符合中國社會發展實際,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和實現社會穩定。
第17課  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
本節課講述中國古代歷代王朝戶籍制度的演變、基層管理組織以及在社會救濟和優撫方面的重要措施。
一、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
1.目的
首要目的是賦役征發;其次為擴充兵力、強化基層管理、保障社會治安;根本目的是維護統治。
2.演變歷程
(1)戰國:國家開始大規模編排民戶,制定戶籍。
(2)秦朝:實行分類登記制度。
(3)漢代:實行“編戶齊民”制度。
(4)隋朝:重新核定戶籍。
(5)唐朝:唐承隋制,戶籍三年一造。
(6)宋朝:戶籍分主戶與客戶。
(7)元朝:按職業劃分戶口類型,統稱為“諸色戶計”,一旦定籍,世代相襲,不得變動。
(8)明朝:以職業定戶籍,造“黃冊”。
(9)清朝:攤丁入畝,戶籍的作用大為削弱。
3.特點
(1)分類管理:如秦朝分戶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明朝:民籍、軍籍、匠籍等。
(2)功能多樣:加強中央集權與基層管理,征發賦役等。(例如漢代編戶制度既是一種戶籍與用于征發賦役的制度,又是一種基層行政管理制度,限制民眾自由遷徙和職業變更)
(3)趨勢:政府對民眾的人身控制日益減弱,明清時期戶籍制度和賦役制度逐漸分離。(如清朝攤丁入畝,徹底廢除人頭稅,徹底隔斷了戶籍制度與賦役制度的聯系)
二、歷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
1.古代中國的基層組織
(1)從秦漢到明清,縣是最基層的行政機構。下設直接管理民眾的基層組織。
(2)秦漢時期:縣下設鄉和里。鄉設三老,里設里正,鄉、里之外有亭,設亭長。
(3)唐朝: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城內設坊,郊外設村,設里正、坊正和村正。
(4)明朝:實行里甲制,設甲首、里長。
2.古代中國的社會治理
(1)秦漢:建立什伍組織,互相監督。
(2)唐朝:實行鄰保制度,相互監督。
(3)北宋:王安石實施保甲法。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實行里甲制,后來推行保甲制。
三、歷代社會救濟與優撫政策
1.原因
(1)經濟:生產力水平低,小農經濟具有脆弱性。
(2)政治:鞏固統治,緩和階級矛盾的需要;中央集權制度為社會救濟和優撫提供保障。
(3)思想:受儒家仁政、佛教慈悲觀念、宗族觀念的影響。
2.表現
(1)倉儲制度:①漢朝:建立常平倉制度,積谷備倉,調節糧價。②隋唐:重視官方儲備,提倡民間積儲。
(2)養老尊老:①秦漢時期,皇帝賜給高齡老人手杖——鳩杖,以示尊重。②從唐朝開始,政府設有專門機構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③明初,政府優撫高年平民。
(3)宗族救助:北宋宗族通過設立義田、義學等族產,資助族中貧困者。
(4)慈善組織:明清時期,出現了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
3.特點
(1)起源早,不斷發展完善。
(2)政府主導與民間參與相結合:宋朝以前主要由政府救濟,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組織的作用逐漸增大。
(3)保障對象多樣,范圍廣:既有災民,也有特定的弱勢群體,救助涉及衣食住行、婚娶喪葬等范圍。
(4)手段、方式多樣:出臺法律;設置慈善機構;建立倉儲制度;賑濟錢糧、減免賦稅、以工代賑;宗族救助等。
4.意義:為民眾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有利于維護統治。
第18課 世界主要國家的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
本節課講述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發展脈絡、表現和特點,以及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一、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與特點
1.奴隸社會——古希臘時期
(1)特點:基層治理依靠村社進行。
(2)內容:村社實行自治,村社大會是村社最高權力機關。
2.封建社會——西歐中世紀
(1)莊園:西歐封建社會中,莊園是主要的基層單位,莊園主或管家管理莊園事務。
(2)城市:10—11世紀,城市興起后,行會或商會上層分子行使城市治理的職責。
(3)基督教會: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資本主義社會——近代、二戰后、20世紀80年代以后
(1)近代
①背景:政治:近代民族國家形成,中央集權日益加強;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逐步確立;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工業革命的開展;
思想:民主啟蒙思想與人文主義的傳播;
其他:繼承地方自治傳統。
②代表:英國:1835年頒布法律,確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
美國: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傳統,鄉鎮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單位。
法國:形成了以自治市鎮為基層單位的制度,市長和市議會都由普選產生。
(2)二戰后
①表現:社區成為基層自治的主要方式,實行居民自我管理。
②作用:緩和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秩序和政治穩定。
(3)20世紀80年代以后
①表現:強調政府、社區和非政府組織的共同作用,社區承擔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眾、志愿者和私人部門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
②作用:基層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1.西方國家
(1)建立原因:①經濟:工業革命深入開展。②政治:階級矛盾尖銳。③社會救濟制度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2)建立:①英國:17世紀初,頒布了濟貧法。
②德國:19世紀80年代,初步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
③美國:1935年,頒布《社會保障法》,標志著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最終確立。
(3)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率先構建了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了全民覆蓋。
(4)評價:①進步性: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經濟發展。
②局限性:過度的社會保障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容易助長懶惰行為。
2.現代中國
(1)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2)過程:①新中國初期:1951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社會保險法規。
②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日趨成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3)作用:減輕了人們的后顧之憂,促進了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峨眉山市| 浦城县| 繁昌县| 宜昌市| 濉溪县| 寿宁县| 大丰市| 商河县| 扬州市| 平凉市| 合山市| 铁岭县| 宜章县| 宁晋县| 湟中县| 盘锦市| 内黄县| 永胜县| 建平县| 莱西市| 万载县| 望谟县| 西和县| 嘉黎县| 修文县| 沧源| 织金县| 广宁县| 安远县| 滦南县| 沈阳市| 康马县| 周口市| 准格尔旗| 江华| 金寨县| 松阳县| 庆元县| 芜湖市|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