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知識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知識清單

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知識清單】
一、一戰的背景和原因
背景 帝國主義階段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壟斷組織的產生和金融資本的統治確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他們奉行殖民擴張、建立龐大帝國的帝國主義政策。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亞洲諸國很快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盡(世界殖民體系形成)。
原因 根本原因 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矛盾加劇,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德國尋求世界領導地位,英德矛盾激化(主要) 法德領土矛盾、北非殖民地矛盾; 德國與俄國貿易摩擦;奧匈帝國與俄國矛盾集中在巴爾干半島(火藥桶)。
直接原因 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形成,競相擴軍備戰,使國際局勢日益緊張 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同盟國 英國、法國、俄國組成協約國
導火線 1914.6.28“薩拉熱窩”事件,兩大軍事集團推波助瀾,導致國際局勢迅速惡化 1914.7.28德國支持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德、俄、法、英相繼參戰。
極端民族主義 隨著歐洲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各國鼓吹本民族利益至上的極端民族主義
性質 一戰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戰爭
二、一戰過程 三條戰線 西線:英法軍隊與德軍對陣西線;(決定性戰場) 東線:德奧聯軍與俄軍在東線廝殺; 南線:奧軍與俄軍及塞爾維亞軍隊在南線爭斗。 延綿過長的戰線和陣地戰的戰爭方式,雙方都難以有效突破對方的防線
1914—1915德國進攻 1914年,德國進攻法國(施里芬計劃)。9月馬恩河戰役,德軍戰敗,速決戰破產。 日本參戰:1914年,對德國宣戰的日本占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企圖滅亡中國
1915—1916膠著狀態 德奧軍隊在東線和南線取勝,但未能擺脫兩線作戰困境。 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作戰; 1916年西線凡爾登戰役(凡爾登絞肉機),戰爭主動權逐漸轉到協約國手里。索姆河戰役被稱之為“索姆河地獄”。雙方傷亡慘重。 同年,英德日德蘭海戰,但德國未能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
1917—1918一戰結束 美國和中國參戰。1917年,美國和中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 俄國退出戰爭。俄國在十月革命勝利后于1918年退出戰爭。 一戰結束。1918年11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特點 時間長;范圍廣;規模大;破壞性強;高科技廣泛應用;
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體系 凡爾賽體系 華盛頓體系
會議 巴黎和會 華盛頓會議
時間 1919.1—6 1921—1922
主導國家 英法美 美英日
主要條約 《凡爾賽條約》 《九國公約》
涉及地域 歐洲、西亞、北非 東亞、太平洋地區
秩序規劃 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罪責,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 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 限制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海軍軍備。 中國收回山東主權,但日本保留諸多特權。 列強同意將“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侵略中國的共同原則。(損害中國利益;體現帝國主義本質;有利于美國的侵略,打破日本獨霸中國)
實質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國際關系的新秩序,帝國主義強權特征
積極作用 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西亞、北非及東亞、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蘊含矛盾 凡華體系建立在宰割戰敗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礎之上,具有反動性和非正義性;并未消除各大國間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沖突的種子,不能長期保持穩定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德日與英法矛盾尖銳(德國復仇心理),美國退出歐洲并拒絕參加國聯,對歐洲采取孤立主義政策,縱容法西斯侵略擴張;體系對中國問題處理極不公正,刺激了中華民族民族意識的逐漸覺醒(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帝國主義國家對蘇俄根本排斥和敵視政策(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
維護組織 國際聯盟 宗旨: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 性質: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
評價:國聯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無法制止戰爭發生。成為英法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國聯在制裁侵略,保衛世界和平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特點 將戰爭罪責推給德國及其盟國;對戰敗國過渡懲處和掠奪,具有脆弱性;無視弱小民族的利益(委任統治,門戶開放),具有反動性;英法操縱國際聯盟;體系以英法為主導;排斥蘇俄,具有不全面性。
四、一戰影響
政治 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滅亡,歐洲誕生了一系列民族國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南歐國)
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和民族解放的發展; 亞非拉地區民族民主運動高漲。
改變帝國主義力量對比,動搖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英法實力削弱, 美日實力增強,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蘇聯成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形成了新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了國際聯盟。
經濟 一戰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災難;
一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促使人們不斷改進生產流程,提升生產管理
思想 慘烈的戰爭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高漲;社會主義理想觀念,影響了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提升婦女地位。
知識拓展 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
進步性 和平局面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國際局勢緩和為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相對繁榮局面提供前提。
國際關系 通過國際會議達成國際條約調整國際關系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局限性 復仇心理 關于戰爭的罪責問題,激起整個德意志民族強烈的復仇心理。
民族矛盾 民族自決為原則的領土安排,引發新的民族矛盾,實際上加強了德國地緣政治的潛在戰略優勢。中歐的矛盾復雜化,為日后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提供借口。
孤立主義 美國退出歐洲政治并拒絕參加國際聯盟,對歐洲采取孤立主義,是二戰中反法西斯戰線未能及時建立的原因。
排蘇 該體系對蘇聯的根本排斥與敵對,使二戰初期失去了在東方鉗制德國的最重要力量。
加強日本 該體系加強了日本在遠東的潛在軍事戰略優勢。
操縱國聯 聯實際上被英法操縱,規定的“全體一致”原則,使國聯失去了對侵略 行為采取有效行動的可能性,無法制止戰爭的發生。
知識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政治 引發“府院之爭”帶來了政局上的動蕩,最終中國參加了協約國一方
中國通過“以工代兵”參加大戰,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建立戰后國際秩序會議,開始修改不平等條約,成為構建戰后新的亞太地區格局與國際秩序不容忽視的力量。
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
經濟 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獲得了短暫的發展。
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利益格局發生變化,日本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
思想 戰爭的殘酷性讓中國的知識分子反思西方文明的價值,一部分人開始轉向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建立中國共產黨,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外交 中國主動調整與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以自己的方式逐漸融入世界。一戰改變了亞太地區政治版圖,日本作為戰爭受益國,實力大為增強,為其20世紀30年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奠定基礎。
促使中國的外交政策從消極走向積極,“民意外交”和“僑務外交”成為政府權衡對外政策時不得不兼顧的因素。
知識拓展 委任統治
時間 一戰結束后
內容 帝國主義戰勝國所建立的通過國際聯盟對戰敗國的殖民地進行再分割和統治
實質 一戰后帝國主義戰勝國重新瓜分殖民地,維護殖民統治的新形式。
評價 在國際聯盟監督下、按國際法貌似公正地解決列強糾紛以避免更大國際沖突,取代了由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形式。
五、列寧主義的形成
背景 經濟基礎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
政治矛盾 沙皇專制統治持續強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階級基礎 工業的發展造就了俄國第一代產業工人。
組織基礎 1898 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告成立,展開了有組織的工人運動。
思想基礎 1900 年列寧創辦《火星報》,宣傳馬克思主義
主觀條件 列寧積極進行革命實踐與理論探索
誕生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標志著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列寧的擁護者在中央委員會中占多數,被稱作“布爾什維克”。黨的指導思想是“布爾什維主義”,也就是列寧主義。
內容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
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由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
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歷史意義 列寧深刻洞悉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征,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列寧主義,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 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六、十月革命
背景原因 客觀條件 經濟基礎:俄國是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
政治基礎:俄國經濟落后,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國際條件:一戰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卷入戰爭。
主觀條件 俄國工人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相對集中,革命性強
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成熟;有成熟的革命理論(列寧主義);建立了廣泛的同盟(工農聯盟);列寧個人的努力
過程 二月革命倒沙皇 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起義,推翻了沙皇專制,建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出現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沒有滿足人民群眾對“和平、面 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鎮壓人民的反抗。
《四月提綱》指方向 1917年4月,列寧從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提出了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的戰略和策略。(和平奪權)
七月事件拋幻想 1917年7月,俄軍在前線慘敗,引發國內50萬工人士兵示威游行。臨時政府出動軍隊血腥鎮壓。布爾什維克黨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列寧親自領導了組織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由和平奪權到暴力奪權。(拋幻想)
十月革命現曙光 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裝占領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成立新政權: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推翻臨時政府,成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宣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
特征 革命方式:由設想和平奪權到暴力革命的形式; 革命道路:走以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裝起義擴大到中小城市和農村的道路) 革命階段:經歷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緊密相連不同性質的階段 理論角度:列寧繼承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開創了無產階級革命可以在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中首先奪得政權的學說 
歷史意義 是俄國與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劃時代事件,成為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改變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與競爭,成為世界歷史重要內容
七、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背景 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敵對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他們通過武裝干涉,使蘇俄陷入內戰當中;糧食嚴重缺乏,經濟極端貧困。
時間 1918——1920(三年國內戰爭)
目的 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 體現了政策的“戰時”特點
內容 農業:余糧收集制,將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中(帶有軍事性、強制性) 工業:大中小企業國有化(單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商業:取消自由貿易;(否定市場因素,否定商品貨幣關系) 分配:實行實物配給制;(平均主義) 其他:推行義務勞動制
實質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排斥商品貨幣關系等市場因素,運用軍事、行政手段控制社會經濟(戰時),進而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評價 余糧收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保證了軍事斗爭的勝利; 但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農民的不滿,頻繁發生暴動,導致工農聯盟破裂)——說明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八、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新經濟政策
時間 1921.3——1928
背景 經濟困難 國內戰爭結束后,蘇維埃亟待恢復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
政治危機 農民對余糧征集制的不滿與日俱增,頻繁發生暴動(工農聯盟破裂)。
內容 重心內容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 農業:固定糧食稅(納稅后的余糧歸農民支配)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 工業: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大企業國有,中小企業可以私營,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所有制結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 流通:允許商品買賣和自由貿易(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 分配:廢除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制
實質 在無產階級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前提下,通過在一定限度內恢復發展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生產,鞏固與擴大國工農聯盟,逐步地間接地過渡到社會主義
評價 "新經濟政策"是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引進外國資金和技術,利用市場和貨幣關系擴大生產,改善和鞏固工農聯盟,使國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政策。 實踐意義: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理論意義:俄國找到了一條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正確途徑:確立與落后的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逐步間接的向社會主義過渡。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小農經濟占優勢的俄國如何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
比較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時間 1918——1920 1921——1928
背景 國內戰爭時期,國內被推翻的地主資產階級叛亂;國外協約國武裝干涉,蘇維埃政權形式險惡 戰后經濟恢復時期,蘇維埃政權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
目的 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在軍事上打退國內外敵人的進攻 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發展生產(由改造生產關系變成大力發展生產力),在此基礎上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內容 農業:余糧收集制; 工業:企業國有化; 商業:取消自由貿易 分配:實物平均配給制 農業:固定糧食稅;工業: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租讓,租賃);商業:實行自由貿易;分配:按勞分配的工資制
特點 實行國家對國民經濟的高度集中計劃管理,排斥商品市場和資本主義 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其他經濟并存;計劃與市場并用;國家資本主義
效果 為戰勝敵人提供了保障,使蘇維埃政權在經濟上站穩了腳跟;戰后繼續實施加重國內經濟危機 促使經濟很快走出困境,為國家工業化奠定基礎;使工農聯盟得到鞏固,有效地鞏固蘇維埃政權;列寧找到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知識拓展 認識新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是對社會主義傳統觀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經濟政策”充分說明利用商品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必要性。
“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蘇俄(聯)政府允許資本主義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恢復和發展,利用國家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
新經濟政策”是無產階級國家利用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和方法,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強工農聯盟,最后戰勝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政策。
“新經濟政策”反映了在蘇俄(聯)這樣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的客觀規律,探索了在小農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具體途徑和方法,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保證了蘇俄(聯)穩步向社會主義過渡
蘇俄(聯)政府采取的“新經濟政策”大大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九、蘇聯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蘇聯 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
背景 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西方各國經濟恢復,美國經濟繁榮; 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尤其是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斯大林個人專斷獨行;吸取周邊部分國家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教訓
措施 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優先發展重工業,經過兩個五年計劃(1927—1937),蘇聯宣布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主要工業產量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位。
實施“農業集體化”(私有制向公有制轉變),建立集體農莊。為工業化提供了資金和原料,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蘇聯模式 工業: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農業、輕工業為重工業提供資金。農業:農業集體化;所有制:實行單一的公有制。政治上表現為權力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集體化+單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行政手段管理經濟,排斥市場手段。
特征 在經濟上表現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所有制結構);實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特點體制;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管理體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政治上表現為權力高度集中,缺少群眾監督,忽視民主與法治;
評價 積極性:蘇聯模式使蘇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工業化,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開創了不同于西方市場經濟的計劃經濟體制,為西方國家進行經濟體制調整提供借鑒(國家干預經濟)。
消極性: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在農業集體化中采用強制手段,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相對較低,農業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較低,為日后蘇聯的經濟發展埋下了隱患。
教訓 堅持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原則,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從本國國情出發;合理調整國民經濟的發展比例,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小農生產占優勢,經濟文化落后。 客觀原因:過渡時期階級斗爭激烈;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帝國主義包圍下的國際環境以及戰爭的危機感。 主觀原因:斯大林對黨內斗爭的錯誤處理方法及理論指導上的失誤。 歷史原因:黨內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領導體制;俄國有著專制主義的歷史傳統。
總結感悟 評價蘇俄(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三種方式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俄試圖通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來發展生產力,著眼點在于生產關系的變革,但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
新經濟 政策 新經濟政策則是用市場和貨幣關系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是在以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是落后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蘇聯模式 斯大林單純利用行政手段,過分強調生產關系的變革,通過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過渡,造成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國民經濟各部門比例失調。
十、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表現及特點
地區 運動 特點
亞洲 東亞 中共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中,中國收回了漢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華勢力 蔣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國共產黨繼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涉及范圍廣,國家眾多; 領導階層多樣(共產黨、資產階級政黨,民族主義政黨) 斗爭方式多樣
東南亞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人發動了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斗爭
西亞 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爆發了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
南亞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的領導下,多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非洲 埃及,扎格魯爾為首的民族主義政黨華夫脫黨,通過游行、示威、罷工、罷課、罷市以及進行街壘戰等多種方式斗爭,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為獨立主權國家,但英保留了在埃及駐軍、控制蘇伊士運河、領事裁判權等特權; 內部發展不平衡領導階級層次性低;政治訴求單一(民族獨立);出現反法西斯;結果大多失敗
摩洛哥,建立里夫共和國,1926年,共和國被西、法殖民軍扼殺
埃塞俄比亞,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發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埃塞俄比亞人民堅持游擊戰爭,最終與反法西斯同盟國軍隊一起擊敗了意大利侵略軍,1941年恢復了國家獨立,得益于全國各階層人民的英勇抵抗
拉丁美洲 阿根廷,工人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了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 新的領導力量無產階級;斗爭方式既有革命又有改革;既有民族運動又有民主追求
智利左派力量團結其他社會階層,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勢力上臺
尼加拉瓜,1926年桑地諾帶領游擊隊與美國扶植的反動獨裁政權展開武裝斗爭,以玻利瓦爾為“精神之父”,以“把美國侵略者趕出尼加拉瓜國土”為目標,高舉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紅黑雙色戰旗,迫使美軍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對內:推行土地改革,改組國民革命黨,發展教育,限制教會,遏制軍人勢力,確立總統一任制度。對外:捍衛國家主權和本國資源,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維護憲法作出了不懈努力,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 影響:卡德納斯改革是是墨西哥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改革運動。它全面而深入地實行了1917年憲法,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也帶有資產階級的局限性,沒有完全解決封建土地所有制問題,也沒能消除帝國主義對墨西哥的經濟控制。
特點 地區的普遍性;領導階級、斗爭方式的多樣性;參與階層的廣泛性,時間的持續性;發展的不平衡性;目標更加明確(反帝反封建);影響深遠(動搖殖民體系)
十一、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評價
背景原因 外因 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進一步促進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意識覺醒和民族民主運動發展;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了新的道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極大地鼓舞了被壓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爭;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卷土重來,妄圖通過掠奪殖民地擺脫危機,使宗主國與殖民地矛盾尖銳,直接導致了民族民主運動高潮的出現
內因 一戰期間列強放松了對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部分國家和地區民族資本主義獲得較大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強;受民族主義和民族自決原則的影響,亞非拉民族獨立意識增強。
評價 積極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 促進亞非拉地區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進程,推動民族經濟恢復和發展; 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壯大世界無產階級力量; 人權、平等、民族自決等理念也深刻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秩序重建。
局限 這次運動并沒有縮小殖民主義的統治范圍,也沒有從根本上動搖殖民統治。 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將斗爭方式限定在和平手段上,嚴重限制了運動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印尼反對荷蘭殖民統治
階段 政黨 概況 結果
第一階段 1920年,印尼共產黨成立 1926-1927年,印尼共產黨領導了第一次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工人、農民響應 遭荷蘭殖民當局鎮壓,印尼共產黨被迫轉入地下。得到世界結果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共機關刊物《向導》曾發表專文表示深切同情)
第二階段 1927年,蘇加諾等人成立印尼民族黨 采取與殖民當局不合作政策,爭取民族獨立 原受印尼共產黨影響的大批群眾轉向民族主義政黨,民族資產階級開始掌握獨立運動領導權
變化 領導者 從無產階級變為民族資產階級
斗爭方式 從武裝起義到采取不合作政策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含義 甘地提出的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爭取印度的自治和獨立的思想,以及通過動員群眾、運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與英印當局進行斗爭的思想。
目標 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爭取實現自治
背景原因 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民族資產階級壯大但有動搖性妥協性。印度民族意識的逐漸覺醒;非暴力思想有利于發動信仰各異的印度人民;甘地受印度教傳統和宗主國思想影響 一戰削弱了英國的實力;英國長期統治殖民勢力強大,以往民族起義遭到失敗;英國統治依賴于當地合作。
過程 階段 時間 運動 背景 措施 結果
第一階段 1920—— 1922 土布運動(手紡車運動) 英印當局實行《羅拉特法》,國大黨發動“總罷業”的非暴力抵抗運動,英軍制造了阿姆利則慘案。 放棄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和名譽地位;罷課、離職、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恢復手工紡織和不買英國布,抗稅 白衣白帽盛行一時,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抵制了英國的經濟侵略
“土布運動”:甘地倡導“回到紡車去”以抵制西方的經濟侵略,維護民族經濟。土布是印度人民團結的象征,是印度經濟自由和平等的象征。以落后文明抵制先進文明,不利印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第二階段 1930——1934 食鹽進軍(文明不服從運動) 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后,英國在印度實行“食鹽專營法”。甘地向英印當局提出的降低地稅、廢除食鹽專賣、取消鹽稅、實行關稅保護、釋放政治犯等要求遭到拒絕 食鹽進軍”,親自到海濱取海水制鹽 引發印度各地的抗稅斗爭,迫使當局答應了部分要求
第三階段 1940——1942 退出印度行動(反戰不合作行動) 二戰爆發后,英印當局擅自宣布印度參戰,激起印度各界不滿。 甘地發動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行動 殖民當局逮捕了甘地和國大黨重要領導人,運動陷入低谷。
性質 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殖民主義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
評價 積極:動員了群眾,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族獨立意識,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為印度最終獨立奠定基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國的經濟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經濟的發展。非暴力斗爭理論,是印度人民偉大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
局限:局限于非暴力,束縛群眾的積極性、喪失革命時機和延長斗爭過程;非暴力和不合作,顯示出了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和不徹底性;手紡車運動以落后文明抵制先進文明,不利印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知識拓展 甘地主義
核心 內容
非暴力 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為主要內容的哲學宗教觀念; 以爭取印度自治獨立為主的政治思想; 以主張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團結、消滅賤民制度、實行男女平等、富人庇護窮人的社會思想;限制大工業發展、發展鄉村工業、提倡手工紡織的經濟思想。(抵制西方工業文明)
拉美地區為什么獨立100多年后仍在進行民族民主革命?
歷史 西葡的殖民統治,給拉美社會發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政治 軍事獨裁統治,考迪羅主義盛行
經濟 封建大地產制,出口農礦產品,經濟結構單一
國際 遭到歐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十月革命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拉美的廣泛傳播
十二、法西斯主義的形成
含義 法西斯主義(英語:Fascism)是一種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中央集權形式的軍國主義、反無政府主義、反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和反共產主義政治哲學
背景原因 政治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本身存在的問題及其所激起的新的不滿與沖突(戰敗國德國;戰勝國意大利、日本);德國強烈的民族復仇情緒。資產階級希望建立強權政治維護統治。
經濟 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并引發政治危機;
歷史 德國、日本封建殘余嚴重,民主基礎薄弱,專制主義、軍國主義氣氛濃厚
思想 在一些國家中出現的激烈的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對“紅色”革命深深恐懼;
形成過程 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戰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主義政黨,后更名為“國家法西斯黨”。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權
德國 1920年,希特勒組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簡稱“納粹黨”,是德國法西斯運動的開始
日本 1921年,岡村寧次、東條英機等日本軍人訂立密約,要求“消除派閥、刷新人事、改革軍制、建立總動員態勢”,是日本軍部法西斯運動開始
主要內容 法西斯主義以極端民族主義為基本特征,反對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主張對內實行恐怖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發動戰爭,爭霸世界。(終極目的)
十三、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國家 日本 德國 意大利
背景 世界經濟大危機重創日本經濟; 日本法西斯分子認為,擺脫危機的出路是對外擴張,妄圖把中國東北變成日本獨占的海外市場和殖民地,進而征服中國,最后征服世界 經濟大危機使德國經濟落入低谷,社會各階層普遍對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勢力迅速發展 納粹黨利用民眾對《凡爾賽條約》的強烈不滿,煽動民族復仇主義,種族狂熱和對外擴張得到了廣泛支持 經濟危機嚴重沖擊了意大利
過程 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 1936年,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以擴大對外侵略為基本國策 1933年,納粹黨攫取德國政權,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積極擴軍備戰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
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 意、德、日結成侵略性軍事政治集團,又稱軸心國集團
影響 在亞洲和歐洲形成了兩個戰爭策源地
十四、綏靖政策
含義 二戰全面爆發前,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所采取的姑息、退讓、妥協、縱容的政策。
背景原因 經濟 一戰后英法兩國實力日益削弱,經濟發展緩慢,尤其受30年代的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從而引發政治危機和外交政策。
思想 一戰后英法等國戰后和平主義思想、厭戰畏戰情緒的影響和制約
政治 英法等西方國家為阻止蘇聯的影響及對社會主義的仇視,把德國當作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屏障,以德反蘇,實現"禍水東引"。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共存(對立、斗爭)
外交 德國希特勒的靈活欺騙策略
表現 1931年日本制造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英法控制的國聯沒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國聯不把石油等戰略物資列入對意大利的制裁范圍;蘇伊士運河照舊供意軍使用。 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 美國推行中立政策(孤立主義) 1936年德國占領萊茵非軍事區; 1938年3月德國占領奧地利 1938年10月英法與德意簽訂《慕尼黑協定》,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標志著英法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1939年3月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二戰爆發后,英法沒有對德國發動大規模進攻,史稱“奇怪戰爭”。
實質 以犧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縱容侵略,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欲望,以換取本國和平;盡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頭引向社會主義蘇聯,緩和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簡言之,縱容侵略,犧牲弱小國家,引向東方蘇聯,維護自身利益
評價 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壯大了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加速二戰的全面爆發; 它是建立在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基礎上的,體現出大國強權和帝國主義的本質; 使世界限制法西斯及聯合喪失了先機,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和二戰的爆發; 綏靖政策的主要執行者英法遭到德國法西斯的攻擊,法國的淪亡是法國長期推行這一政策的結果
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戰(1931.9.18——1945.8.15)
原因 根本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使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
經濟 經濟危機的打擊和民主基礎的脆弱導致德意日法西斯主義的泛濫
歷史 一戰后具有掠奪性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使得戰后國際矛盾激化(民族復仇情緒)
綏靖 英法的綏靖政策;美國的“中立”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
蘇聯 蘇聯的中立自保政策。德國擔心開戰后東西兩線作戰,1939年8月蘇聯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客觀上禍水西縱,也促進了世界大戰的爆發。
過程 局部爆發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爾比亞。
全面爆發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這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標志。意義:中華民族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日,開辟了對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戰的東方主戰場 1939年9月,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波蘭速亡; 1940年5月,德國在西線發動進攻,迅速占領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法國敗降,英國堅持抵抗。 1940年7月,不列顛空戰。
規模擴大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戰場成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主戰場。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
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1月,以美、英、蘇、中為首的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壯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進程。
戰場 蘇德戰場(第一戰場) 亞洲太平洋戰場 北非戰場 第二戰場(西線戰場)
重要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7—1943.2) 中途島海戰(1942.6) 阿拉曼戰役(1942.10) 諾曼底登陸 (1944.6)
戰爭結束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抗戰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特點 由局部戰爭到全球戰爭;由帝國主義戰爭到反法西斯戰爭
戰后國際體系 雅爾塔體系
影響 破壞災難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給人類前所未有的破壞和災難。各國國力受到嚴重消耗。
國際格局 確立雅爾塔體系,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壟斷核武器,蘇聯獲得很高的威望。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走向美蘇兩極格局。
國際組織 成立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民族解放 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醒,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空前高漲,加速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社會主義 促進了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發展壯大,社會主義超出一國范圍
政府職能 促使政府機構調整了職能,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促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科學技術 二戰成為新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催化劑,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十六、雅爾塔體系
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首腦相繼在開羅、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等地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了以美、蘇為主導的戰后國際秩序。
內容 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 德國由美、蘇、英、法分區占領,日本由美國單獨占領 日本領土限制在四個島嶼及若干小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區域所占的一切島嶼以及日本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開羅宣言》明確宣布此項規定 承認朝鮮最終獨立
審判戰犯 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
托管 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
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
成立 聯合國 性質 作為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體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政治秩序
宗旨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
原則 吸取國聯的教訓,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實行形成實質性事項決議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大國一致”原則。 作用: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意義 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沖突方面,在協調國際經濟關系,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相當積極的作用;一些大國可能濫用否決權,阻礙安理會職能的公正行使,成為某些大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
實質 實質是大國實力對比和互相妥協的產物,打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
評價 積極 雅爾塔體系以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提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共處與合作。
消極 但是它也是大國相互妥協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一些國家的利益
美蘇兩國為了自己的戰略需要,對世界格局做出兩分天下的劃分,是大國強權政治的產物(大國強權政治,瓜分勢力范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集贤县| 罗田县| 高安市| 望城县| 榆中县| 和林格尔县| 哈密市| 晴隆县| 南皮县| 通州市| 临夏市| 兴化市| 中江县| 哈巴河县| 新野县| 温宿县| 兴隆县| 临邑县| 马尔康县| 乌苏市| 黔西| 壶关县| 郓城县| 玉山县| 东阳市| 阳高县| 深州市| 弥勒县| 封丘县| 辽宁省| 曲水县| 开平市| 卢龙县| 东方市| 同心县| 陵川县| 景谷| 武强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