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兩宋的政治與軍事一、北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1.背景(1)北宋建立后,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2)鑒于唐后期以來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維護政權穩定的措施。2.措施(1)加強對地方的控制①權: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長官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②錢:設諸路轉運司統管地方財政,保證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③兵:“更戍法”,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定期更換駐地。(2)分散機構權力(分化事權)①在中央:“二府三司”,樞密院專掌軍政,三司專掌財政(計相),與宰相分權,并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樞密院有調兵權,“三衙”有統兵權。②在地方:A.包括轉運司在內,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合稱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B.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3)抑制武將勢力膨脹①北宋實行崇文抑武的方針,“杯酒釋兵權”罷免宿將兵權。②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③大力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4)特點:①崇文抑武;②分割地方權力,高度集中于中央;③強干弱枝,守內虛外3.影響(1)積極:有效地預防了內部動亂因素,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中央集權。(2)消極:制度過于僵化,權力分割過細,也影響了行政效率,助長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風氣。二、北宋的危機: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1.邊防壓力(1)遼與“歲幣”①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占領了燕云十六州,對中原形成嚴重威脅。②北宋統一后,兩次發起奪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慘敗。③遼軍大舉南下,逼迫北宋簽訂協議,北宋每年送給遼一筆錢物,稱為“歲幣”。通過這項協議,北宋勉強獲得了北部邊防的安定。(2)黨項與“歲賜”①北宋與西北黨項族新建立的西夏發生戰爭,也是屢戰屢敗。②雙方最終達成和議:西夏保持帝號,同時向北宋稱臣,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2.財政危機(1)原因①冗兵:北宋招募組建龐大的軍隊,軍費占到國家財政開支的大半。②冗官:北宋政府機構設置重疊,官僚隊伍不斷膨脹。③根源: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結果表現:冗費:歲幣、養兵和養官成為朝廷的沉重負擔,財政狀況日益惡化。(3)結果:導致宋朝積貧(內)積弱(外)三、北宋的改革1.“慶歷新政”:范仲淹改革(1)原因:北宋的政治風氣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內容:宋仁宗在位時,范仲淹發起以整頓官僚機構為宗旨的改革,史稱“慶歷新政”。(3)結果:新政明顯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引發抵制,很快歸于失敗。2.“熙寧變法”:王安石變法(1)原因:①“三冗二積”的局面沒有改變;②范仲淹變法失敗,社會危機加深(2)時間與人物: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3)原則與目的:加強國家對農業、商業、水利、賦稅、基層管理、軍事訓練、科舉教育等諸多領域的管理和控制,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4)內容①富國(針對“積貧”):官府通過向農民提供農業貸款、撥巨資從事商業經營等手段,力圖在調控經濟的同時開辟財源。②強兵(針對“積弱”):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希望恢復“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5)評價①變法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大筆收入。②強兵的效果并不明顯,北宋與西夏開戰,又以失敗告終。③一些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④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日益嚴重,北宋逐漸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1.“靖康之變”:1127年,北宋被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滅,兩位皇帝徽宗、欽宗被俘虜北去,史稱“靖康之變”。2.南宋建立: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后定都臨安,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3.南宋與金的“戰”與“和”(1)岳飛抗金(2)紹興和議:宋高宗主動向金朝求和,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南宋對金稱臣,每年向金朝繳納一筆財物,稱為“歲貢”。岳飛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殺害。(3)宋金南北對峙:此后,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稱臣,而是“世為侄國”,繼續維持南北對峙的局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