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基本特征:政權更迭頻繁,國家長期處于分裂的狀態,民族交融,江南的開發,南北經濟發展的差距縮小,趨向平衡。一、政治:(一)政權更迭頻繁,政治上長期處于分裂的狀態。(二)政治制度的發展:1、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門閥士族壟斷政權。2、士族制度盛行:他們在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經濟上占有很多土地和勞動力。南朝末年,士族勢力逐漸衰落,庶族地主逐漸取得政治地位。(三)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出現民族大融合趨勢。2、內容: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調制;政治上——遷都洛陽,采取漢族地主的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上——改革鮮卑舊俗,實行一系列漢化措施。3、影響: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交融,促進了北魏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知識延伸1:少數民族的封建化(1)概念:少數民族的封建化指處于奴隸社會或原始社會的少數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社會轉化,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過程也是中原封建生產方式邊疆地區傳播的過程。(2)表現:經濟上——由漁獵、放牧向農耕轉化;政治上——采用封建的官制、法律;文化上——學習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知識延伸2: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原因(1)政治: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舊都保守勢力強大,阻撓改革。(2)經濟:舊都經濟落后,糧食供應困難;洛陽農業發達,糧食充足。(3)軍事:舊都偏居塞上,受到北方柔然的威脅;洛陽便于南下,統一南北。二、經濟:(一)江南的開發1、原因:(1)北民南遷: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批流亡到戰亂較少的南方,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2)北亂南穩: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社會環境相對安定。(3)統治措施:南方的統治者實行了一些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如興修水利等。(4)自然條件:南方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2、影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二)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戰亂——破壞;北方局部統一,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曹魏、北魏——經濟恢復與發展。(三)曹魏的馬鈞改進了翻車,用于灌溉;草市出現,由草市尉管理;出現灌鋼法,能煉出優質的鋼。三、文化:(一)思想界異常活躍。道教系統化,佛教本土化,佛教和反佛斗爭激烈,佛儒道三教開始出現合流的跡象,一些人用道家思想解釋儒學,玄學產生,文學、繪畫、石窟藝術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二)科技成就突出。如祖沖之的圓周率的計算等。(三)體現民族交融的特色。如《木蘭辭》。(四)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如南北民歌風格迥異。(五)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如東晉的法顯去天竺取經。知識延伸3:崇佛與滅佛的根本目的一致:鞏固封建統治。知識延伸4:《齊民要術·序》:“舍本逐末,賢哲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反映的思想?——重農抑商。四、民族:民族交融。1、民族交融的途徑:(1)民族遷徙: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大批內造,和漢族民眾雜居相處。(簡稱:五胡內遷)(2)聯合斗爭;(3)友好往來;(4)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交融。(5)戰爭。2、民族交融的表現:(1)東漢末年以后,遷居中原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經過與漢族的通婚雜居、相互學習,至北朝末年,胡漢差異逐漸消失,實現了民族交融。(2)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漢化,漢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樂等少數民族優秀文化。(3)少數民族接受了中原文化,逐漸封建化,封建化又促進民族間的交融。3、民族交融的意義:(1)打破了原來的民族布局。(2)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3)使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界線發生變動。(4)促進了內遷少數民族的封建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