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一、秦的統一1.條件(1)客觀①長期的戰亂給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人民渴望統一。②各地域經濟發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帶來的阻礙。(2)主觀①秦國地理位置的優越,物質基礎雄厚②秦王嬴政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吏治清明③秦商鞅變法后,實現法治、獎勵耕戰2.大一統的過程(1)統一東方六國。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國采取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相繼滅掉東方六國。(2)征服南方越族地區,加強對云、貴一帶西南夷的控制。(3)北擊匈奴,修筑長城。3.大一統的意義(1)秦的統一,奠定了歷代疆域的基本版圖。(2)統一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客觀需要。(3)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推動了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概念理解 統一多民族國家:與早期國家相比,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相當于早期國家的升級版。其升級的表現不僅在于版圖更大,更在于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官僚制統治,政權組織機構更加嚴密,對社會的控制更加嚴格,但這種統治缺乏彈性,平均壽命更短。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秦統一后,在其遼闊的疆域內生活著諸多民族,周邊民族和華夏族進一步交融,各族之間的聯系得到進一步加強。秦的統一,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二、制度創建和政權鞏固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1)皇帝制度①概念:皇是對君主的尊稱,帝是對宇宙萬物至高的主宰神的尊稱。兼采三皇、五帝名號,并有具體規定和禮儀來突顯皇權獨尊。②基本特征是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①三公及職責:丞相(協助皇帝處理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太尉(管軍事,虛職)②中央官制特點:A.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 B.充分體現了“家天下”的特點(3)地方制度——郡縣制度①管理:設郡、縣兩級行政機構,官員由中央任免和考核??h以下還有鄉、里、亭、等基層機構,負責管理民眾和治安。②影響:郡縣制有利于形成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祖國統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區別:分封制 郡縣制傳承制度 世代相傳 皇帝任免劃分標準 以血緣關系劃分 按地域劃分職責范圍 擁有封地;有行政統治權、對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權、對天子盡務。 只有俸祿沒有封地;有行政管理權,對土地和人口逐漸失去統治權。治地方位 授封者的周圍 郡遠、縣近,后漸趨一致,郡統縣歷史作用 初鞏固統治、擴大疆域。后諸侯割據,導致分裂。 有利于中央集權制形成,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兼并戰爭的隱患。2.統一文字、度量衡和貨幣(1)統一文字。小篆作為通行全國規范化的文字,隸書由于筆畫平正、便于書寫而逐漸流傳。文字的統一,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的發展,在我國文字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統一度量衡。既避免經濟混亂,又限定了群眾如數向國家繳納賦稅;有利于全國范圍內商品經濟的發展,確保國家的財政收入。(3)統一貨幣。廢除六國形制,國家統一鑄幣為圓形方孔錢,稱“秦半兩”。貨幣的統一,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幣制的混亂狀態,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統一。3.其他:修馳道、直道,頒行法律,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到關中、巴蜀等地,整頓社會風俗三、秦朝的暴政1.表現:(1)窮奢極欲,大興土木(2)求仙訪藥,征發繁重(3)焚書坑儒,刑法嚴苛2、影響:激化了階級矛盾,推動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四.秦末農民起義與秦的速亡1、秦末農民起義:①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在陳勝、吳廣領導下,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自立為王,號為“張楚”。2、楚漢之爭:公元前207年,劉邦率軍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亡后,劉邦和項羽展開長達4年的楚漢戰爭,最終劉邦擊敗項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