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12課 社會的繁盛與潛伏的危機乾隆愛新覺羅·弘歷(1735-1795)康熙愛新覺羅·玄燁(1651-1722)雍正愛新覺羅·胤禛(1722-1735)康乾盛世一、社會經濟的繁榮第12課 社會的繁盛與潛伏的危機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頒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時,全國人口達到二千四百六十萬。但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六年(1741年)統計時,人口數字竟達到一億四千萬。從此以后,全國人口歷年大幅度增加,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的這一年,全國人口達到了四億一千二百八十一萬。——王振芳、王秩英《中國古代經濟制度史》盛世之下的人口大爆炸一、社會經濟的繁盛朕如何養活這么多人?1.農業①新農作物品種的輸入,提高了糧食產量。自明朝中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番薯、馬鈴薯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旱地、山地等處皆可種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增長對土地造成的壓力,進一步豐富了農產品結構。農民的家庭生活與商品經濟體系的聯系日益密切……明朝最高人口數字1.2億,清朝人口數字相繼突破2億、3億大關,至鴉片戰爭爆發時已達4.1億。——張履祥《補農書》卷上◎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廣種植圖一、社會經濟的繁盛物產豐富作物名稱 傳入時間 記載花生 16世紀初從東南海路傳入 弘治十六年《常熟縣志》南瓜 16世紀初葉分別從東南海路、西南陸路傳入 東南海路:嘉靖十七年(1538) 《福寧州志》;西南陸路:嘉靖三十五年(1556)《滇南本草圖說》向日葵 16世紀上半葉從東南海路傳入 嘉靖四十三年(1564)《臨山衛志》菜豆 17世紀中葉從西南陸路傳入 康熙六年(1667)《嘉定州志》番茄 16世紀末從東南海路傳入 萬歷四十一年(1613)《猗氏縣志》辣椒 16世紀末從東南海路傳入 萬歷十九年1591 《遵生八箋》木薯 19世紀初葉從東南海路傳入 光緒十六年《高州府志》菠蘿 17世紀初葉從東南海路傳入 康熙二十六年《臺灣紀略》佛手瓜 19世紀末傳入貴州 何文輝報告番石榴 17世紀末從東南海路傳入 乾隆年間《南越筆記》番木瓜 17世紀上半葉從東南海路傳入 康熙年間《嶺南雜記》一、社會經濟的繁盛2.手工業明朝后期,在南方的一些地區的絲織、榨油、制瓷等行業中出現了新的經營方式,即開設工場,使用自由雇傭勞動進行較大規模的生產。明萬歷蘇民無積聚,多以絲織為生。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有他故,則喚無主之匠代之,曰喚代。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若機房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乾隆)《蘇州府志》吳祺《紡織圖冊》一、社會經濟的繁盛①白銀成為普遍使用的貨幣 原因:美洲白銀大量涌入商業一、社會經濟的繁盛①白銀成為普遍使用的貨幣②形成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商業商幫:徽商和晉商清末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和他的慶余堂一、社會經濟的繁盛①白銀成為普遍使用的貨幣②形成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③興起工商業市鎮商業商幫:徽商和晉商以經濟功能為主,商業活躍,人口密集,成為地區貿易網絡的核心隨著南北經濟聯系的加強和工商業的發展,從明中期到清代,在江南地區出現了眾多兼具經濟、文化娛樂功能的新型市鎮。……如以棉紡織業為主的松江朱涇鎮、以絲織業為主的蘇州盛澤鎮。到清朝前期,四所規模巨大的專業性市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合稱“天下四大鎮”,儼然已成為新興的城市。——章紅妃《明清江南市鎮雇傭群體研究》一、社會經濟的繁盛布行 青藍梭布 加長扣布本客自置布匹 松江大布雜貨老行煙店川廣藥材兌換錢莊洋貨行米行本鋪揀選 漢府八絲妝蟒大緞 繭綢宮綢《盛世滋生圖》中城市風貌一、社會經濟的繁盛╔姑蘇繁華圖╝一、社會經濟的繁盛乾隆愛新覺羅·弘歷(1735-1795)康熙愛新覺羅·玄燁(1651-1722)雍正愛新覺羅·胤禛(1722-1735)人口增加,糧食產量增加,經濟總量世界第一二、科技與文化第12課 社會的繁盛與潛伏的危機科技1.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等科技著作,分別記載了中醫藥學、農學、工藝學的知識。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是一部地理和地質學名著。二、科技與文化科技1.明成祖時,編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2.清乾隆后期,編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永樂大典》(局部)書影 《四庫全書》(局部)書影二、科技與文化小說與戲曲小說時期 作者 作品 簡介元末明初明朝中期清朝中期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吳敬梓曹雪芹《水滸傳》《三國志通俗演義》《西游記》《儒林外史》《紅樓夢》我國最早的兩部長篇白話小說,開創了章回體的寫作體裁神話小說的杰作諷刺小說的杰作是我國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也是享譽世界的名著二、科技與文化小說與戲曲湯顯祖:明朝后期,代表作品《牡丹亭》孔尚任:清初戲曲家,代表作品《桃花扇》代表了中國古代歷史劇作的最高成就昆曲長期占據統治地位。清朝道光年間,以徽班為基礎,融合徽、漢二調,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戲的藝術成分,形成京劇,并逐漸成為全國最流行的劇種。二、科技與文化紫禁城的陰霾:盛世的余暉戴逸提出了不同的觀點:“18世紀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輝煌,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可當時中國沒有人認識這一歷史真相。”為什么戴逸先生說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輝煌,實則衰世凄涼”?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第12課 社會的繁盛與潛伏的危機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什么問題?1.吏治腐敗大抵為官長者,廉恥都喪,貨利是趨,知縣厚饋知府,知府善事權要,上下相蒙,曲加庇護。 ——《朝鮮李朝實錄》各省督撫中廉潔自愛者,不過十之二三。—《乾隆起居注》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2.白蓮教起義呂思勉北方白蓮教徒的反清,起于乾隆五十八年,蔓延四川、湖北、河南、陜西四省,至1804年后平定,為清朝最大內亂之始 。馬戛爾尼遙遠省份頻繁的起義是百姓真實感情和憤怒的明確警示。《中國通史》《乾隆英使覲見記》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3.人口激增年度 人口數 每口平均田數順治十二年 1655 14,033,900 27.63康熙五十年 1711 24,621,324 28.15雍正十二年 1734 27,355,462 32.54乾隆十八年 1753 102,750,000 6.89乾隆三十一年 1766 208,095,796 3.56據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繪制人口激增會帶來什么問題?資源危機(人地關系緊張,過度開發)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4.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嚴重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影響?激化階級矛盾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陳璐《乾隆晚期的視覺圖像》亞歷山大《中國衣冠舉止圖解》畫家在對其進行細致描繪后,揭露畫中兵勇的胸鎧與護肩只是用棉絮填充而成,看似威武的頭盔也只是用硬紙板制成。其軍事狀況虛弱的一面在英使團成員面前已暴露無遺。而士兵的槍看上去很像葡萄牙人的老式火繩槍,因此中國的火繩槍被認為是由葡萄牙人傳入的。《拿火繩槍的兵勇》如何評價清朝的軍事狀況?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5.軍事落后文字獄在中國的政治、倫理和歷史的文獻中找不到任何自由色彩的理論,他們認為這種理論最后一定導致犯上作亂。斯當東《我看乾隆盛世》《中外歷史綱要上》6.八股文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7.閉關鎖國小農經濟自給自足;海外殖民勢力的侵擾;短期: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到了自衛作用;長期:阻礙了中外交流,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三、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內容:①只保留廣州一處對外通商,“十三行”代為管理對外貿易事務;②嚴格約束外商活動;③禁止民間出海貿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2課 社會的繁榮與潛伏的危機.pptx 閉關鎖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