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標】第一節 東北地區(第1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東北地區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課來源 粵人版 八年級下 第七章 認識區域 節次 1 授課日期教師 授課對象 八年級學生目標確立依據 課標分析 課標摘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課標分解 課標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是通過地圖和資料,讓學生學會分析東北地區的位置、地形、氣候等基本概況。了解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的優勢條件,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特點。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問題及振興策略。教材分析 本節是學習東北地區,從宏觀上分析,該內容承接著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進入八年下冊的區域地理的學習,學生對于如何描述一個區域的自然環境(位置、地形、河流等)以及人文環境(農業、工業、經濟發展)有了相應的基礎。東北地區是我們認識區域的第一課,主要包括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三方面內容, 我們就從影響各方面的主導因素入手,分析東北地區主要的區域特征,并分析影響該地區地理特征的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學情分析 本節學習東北地區,學生也知道如何觀察東北地區主要地形,能說出其名稱;學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區域發展問題的分析能力,因此能夠根據地圖和資料分析和概括出東北地區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發展地位和發展方向,也能夠分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出現的問題和振興的措施等內容。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學業目標:1.根據地圖說出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點,并總結歸納該地區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2.運用相關地圖和資料分析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生產條件及發展特點。樹立生態環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觀。3.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特點,認識東北老工業基地衰退的原因及找到振興措施和調整方向。核心素養目標:區域認知:根據地圖說出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點,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特點。2.綜合思維:運用相關地圖和資料總結歸納該地區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分析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生產條件及發展特點。3.地理實踐力:運用地圖和資料,認識東北老工業基地衰退的原因及找到振興措施和調整方向。4.人地協調觀:運用相關地圖和資料分析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生產條件及發展特點。樹立生態環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觀。評價任務重點 1.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點。2.東北地區成為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的優勢條件。3.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特點。難點 1.簡單評價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2.三江平原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3.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問題及振興策略。材料準備 教材、教材解析、教輔資料、互聯網材料、地圖、文字材料、視頻、多媒體、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中考評價體系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要點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東北各地著名景觀入 學生觀賞并進入課堂 引出東北地區的特點講授新課 任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探究活動一:分組討論——東北得天獨后的自然條件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2.說一說東北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為什么形成這樣的氣候特點?3.流經東北地區的主要河流有哪些?為什么將其東北角的平原稱為三江平原?探究活動二 東北特色產業的開發1.你認為東北地區可以開展哪些特色旅游項目?請設計一個旅游開發項目。2.你認為冷濕的地理環境對東北地區的農業生產有什么影響,下列說法合理嗎?任務二: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1.沃野千里2.商品農業3.天然林區探究活動三 東北的土地利用類讀第33頁圖7.1和圖7.5,填寫東北地區下列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地形區:探究活動四 東北地區的森林和耕地狀況從第37圖7.6和圖7.7的數據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4.如今的“北大倉”案例分析:三江平原的變遷 閱讀“案例”后,你覺得如何利用和保護三江平原?任務三: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1.礦產資源2.東北的重工業3.枯竭的工業基地4.重新振興的基地探究活動五搜集資料,結合課本內容,請你為振興東北出謀劃策。 學生分組討論并回答:范圍: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緯度位置:溫度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干濕地區:半濕潤區、濕潤區地形:民居: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民居房頂坡度大,有利于清掃積雪;民居墻厚、窗小利于保溫、防風。土地:東北平原是我國主要的黑土分布區,有“黑土地”之稱。黑土有機質含量高,是肥沃的土壤。濕地:包括沼澤、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陸地的水域和沿海灘涂。學生回答: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短促而溫暖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干燥。緯度位置影響,緯度較高,冬半年晝短夜長,獲得熱量少,靠近冬季風源地。學生閱讀:學生回答:學生討論并回答: 東北地區的旅游特色項目很多,有:冬季冰雪游(觀霧淞、看冰燈、溜冰、滑雪等);夏季避暑游(長白山、五大連池);出境游(俄羅斯、朝鮮、蒙古)。學生閱讀:學生回答:學生總結:東北地區:地域遼闊,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較多,土地后備資源潛力較大。學生總結: 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春小麥和水稻,玉米、大豆和甜菜的產量在全國占重要地位。學生總結:東北地區: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林區,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學生總結: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一批批勞動者來到東北地區的三江平原開荒種地,使昔日的“北大荒”變成了今日的“北大倉”,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長期開墾也造成了東北濕地生態環境的惡化。學生思考并回答: 保護濕地,保護生態環境。學生總結: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錳、石油等。學生總結: 利用東北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東北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重點建設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逐步形成了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為主體的,以沈陽、大連為核心的傳統工業基地。幾十年的生產建設奠定了東北地區良好的工業基礎。學生回答: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東北地區的老工業基地都面臨著資源枯竭、環境污染、設備落后等一系列問題。學生總結:針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系列問題,本區充分利用原有技術力量,加快產業升級的速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服務業。南部依托環渤海經濟帶進行發展,北部加強與俄羅斯的邊貿往來,注重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的和諧同步,使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重新振興。學生討論后回答: 讓學生知道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了解東北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了解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課堂練習 設定選擇題板書設計課后作業/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東北地區 同步作業1 1---10題課外閱讀內容漠河北極村是我國大陸最北端的臨江小鎮。位于大興安嶺山脈 ( https: / / baike. / doc / 6542369-675610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北麓的七星山腳下,緯度高達53°33′30″,與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格娜恩依諾村隔江相望,素有"北極村"、"不夜城"之稱。是全國觀賞北極光和極晝勝景的最佳之處,總面積16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3159畝(8.7平方公里),已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有農戶243戶,963人,居民房屋大部分為磚瓦結構平房,另外還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在北極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極 ( https: / / baike. / doc / 4318538-4522771.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古水井、日偽電廠遺址 ( https: / / baike. / doc / 5739607-595235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最北第一家等。每年夏至節期間都在江邊舉辦夏至節篝火晚會,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當夏至前后,這時有近20小時可以看到太陽,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極晝現象,幸運時還會看到異彩紛呈、絢麗多姿的北極光。一天24小時幾乎都是白晝,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人們在室外可以下象棋、打球。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課堂參與度高,回答問題積極,知識點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維得到了訓練,課堂上有積極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學習氣氛,整體上達成了學習目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一節 東北地區(第1課時) 課堂教學評價表評價 指標 權重 評 價 因 素 評價等級 簡要評價優 良 中 一般教學 目標 (1) 10 1、根據課標、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 2、整節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教學結構 (2) 15 1、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能力特征,結合教材內容,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具有自己的特色。 2、過程設計科學合理,抓住重點關鍵,突破難點。 3、過程層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饋及時。 4、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扎實,體現學法指導。 5、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體現出對學生智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 方法 (3) 20 1、注重優化教學過程,講究教學實效。 2、注重啟發式教學,教學語言精當,富有誘導性。 3、依據教材、學生實際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注意教與學的調節,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教學 手段 (4) 10 1、根據教學實際,教學手段運用合理,如電教,提高教學效率。 2、精心設計常規教具和學具的操作。教學時間 (5) 10 1、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節。 2、各環節耗時合理,講練時間協調. 3、作業適度,負擔合理。準時下課,不拖堂。教學氛圍 (6) 20 重視教學情況的創設, 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師生感情融洽。教學 效果 (7) 20 1、教學措施落實,學生各方面表現出色。 2、教得實、學得活,即時效果好。 3、教學任務完成,課業負擔減輕,教學效率提高。注:優95%,良85%,好75% 一般60%評教人:(共39張PPT)第一節 東北地區粵人版八年級下冊內容總覽課標要求01學習目標02探究新知03課堂檢測04課堂總結05課后作業06目錄2022新課標要求課標摘要課標分解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課標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是通過地圖和資料,讓學生學會分析東北地區的位置、地形、氣候等基本概況。了解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的優勢條件,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特點。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問題及振興策略。素養要求與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1.區域認知:根據地圖說出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點,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特點。2.綜合思維:運用相關地圖和資料總結歸納該地區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分析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生產條件及發展特點。3.地理實踐力:運用地圖和資料,認識東北老工業基地衰退的原因及找到振興措施和調整方向。4.人地協調觀:學業目標:1.根據地圖說出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點,并總結歸納該地區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2.運用相關地圖和資料分析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生產條件及發展特點。樹立生態環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觀。3.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特點,認識東北老工業基地衰退的原因及找到振興措施和調整方向。情境導入肥沃的黑土地烏蘇里江日出北極村—漠河冬景長白山天池“爾濱”—冰雪世界三江平原濕地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探究活動一:分組討論——東北得天獨后的自然條件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2.說一說東北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為什么形成這樣的氣候特點?3.流經東北地區的主要河流有哪些?為什么將其東北角的平原稱為三江平原?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緯度位置:鄰國:鄰省:瀕臨的海洋:描述東北地區地理位置主要位于北緯40度—北緯50度之間,位于北溫帶、中緯度。俄羅斯 朝鮮內蒙古自治區 河北省渤海 黃海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在圖中找到東北地區主要跨哪些溫度帶 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中國溫度帶圖東 北 地 區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中國干濕地區圖在圖中找到東北地區跨哪些干濕地區?半濕潤區、濕潤區東 北 地 區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鴨綠江圖們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思考:說出東北地區主要山脈的名稱及走向、平原的名稱及位置。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民居房頂坡度大,有利于清掃積雪;民居墻厚、窗小利于保溫、防風。為什么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東北平原是我國主要的黑土分布區,有“黑土地”之稱。黑土有機質含量高,是肥沃的土壤。沃野千里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1.說一說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范圍、地理位置、溫度帶、干濕地區、地形、民居、土地和濕地)。包括沼澤、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陸地的水域和沿海灘涂。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資源,在蓄洪防澇、抗旱、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農業、畜牧業和旅游業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濕地包括哪些類型?濕地有什么作用?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2.說一說東北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為什么形成這樣的氣候特點?東 北 地 區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短促而溫暖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干燥。緯度位置影響,緯度較高,冬半年晝短夜長,獲得熱量少,靠近冬季風源地。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難忘的零下37℃——摘自伍老師的日記1997年3月6日,我隨廣東省日全食科學考察觀測團一行飛往哈爾濱。當時廣州的氣溫為21℃。到達哈爾濱機場已是下午4時多,氣溫為2℃。3月7日:專列從哈爾濱出發,開往我國鐵路網上位置最北的西林吉站。林海雪原,綿延不斷。3月8日:乘汽車從西林吉到漠河北極村參觀。黑龍江封凍的冰層可行駛卡車,民宅屋頂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好一個玉砌銀裝的北國。3月9日:6時,到觀測場地做準備,天寒地凍,呵氣成霜。日全食開始時,冷風驟起,寒鴉歸林。拍攝日全食時,一摸到相機上的望遠鏡筒,手就被凍在上面了。溫度計顯示當時溫度為-37℃。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小組討論:3.流經東北地區的主要河流有哪些?為什么將其東北角的平原稱為三江平原?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鴨綠江圖們江三江平原三江平原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沖積而成,因此被稱為三江平原。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探究活動二 東北特色產業的開發小組討論:1.你認為東北地區可以開展哪些特色旅游項目?請設計一個旅游開發項目。東北地區的旅游特色項目很多,有:冬季冰雪游(觀霧淞、看冰燈、溜冰、滑雪等);夏季避暑游(長白山、五大連池);出境游(俄羅斯、朝鮮、蒙古)。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東北冬季旅游注意事項(1)防寒:冬季到東北旅游,切記多帶厚衣御寒,棉鞋、帽子、手套、圍巾、及潤膚油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2)防滑:在雪地上行走,身體的重心應向前傾,這樣不容易摔倒。(3)防“傻眼”:東北地區天氣寒冷,普通的自動照相機容易失靈,一定要注意照相機的防凍。如有條件最好帶手動照相機。(4)防刺眼:雪地反射光強烈,應隨身攜帶墨鏡。小知識新知講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任務一活動探究2.你認為冷濕的地理環境對東北地區的農業生產有什么影響,下列說法合理嗎?東北夏季雖短但比較溫暖,照樣能種植水稻。由于土地肥沃、晝夜差大,東北出產的大米特別好吃東北的積雪厚,能給土壤帶來豐富的水分,糧食才能豐收嘛!冬天寒冷,可以凍死害蟲,減少蟲害,對農作物長征是有利啊!東北積雪厚,積雪時間長,農作物生長期短,一年只能收獲一次。東北的冬天太冷了,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新知講解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任務二1.沃野千里東北地區:地域遼闊,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較多,土地后備資源潛力較大。水源充足沃野千里后備資源潛力大新知講解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任務二2.商品農業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春小麥和水稻,玉米、大豆和甜菜的產量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玉米春小麥水稻大豆一年一熟一年一熟新知講解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任務二3.天然林區東北地區: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林區,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新知講解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任務二探究活動三 東北的土地利用類型小組討論并完成任務:讀第33頁圖7.1和圖7.5,填寫東北地區下列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地形區:林地主要分布在 、、 ;草地主要分布在 、;耕地主要分布在 、、 。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地大興安嶺以西內蒙古高原 以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新知講解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任務二圖7.6 黑龍江省森林狀況圖7.7 黑龍江省耕地狀況黑龍江省農業生產以機械化為主,機械化耕作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85%。黑龍江省耕地多,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1.74%。從19世紀末到2001年,黑龍江省森林覆蓋率越來越少,但2001年后森林覆蓋率有新回升。黑龍江省約2/5的土地被森林覆蓋。黑龍江省森林面積在全國的比重較大,約占全國森林面積的9.45%。信息一:信息二:信息三:信息四:信息五:探究活動四 東北地區的森林和耕地狀況從第37圖7.6和圖7.7的數據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新知講解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任務二4.如今的“北大倉”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一批批勞動者來到東北地區的三江平原開荒種地,使昔日的“北大荒”變成了今日的“北大倉”,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長期開墾也造成了東北濕地生態環境的惡化。案例分析三江平原的變遷小組討論三江平原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里江沖積而成,土地面積10萬多平方千米,地勢低平,2/3以上的地方是沼澤,屬典型的濕地平原。20世紀50年代以來,三江平原成立了許多國營農場,開墾了大量的沼澤,從而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大豆生產基地。但沼澤的疏干改造,導致了濕地植物退化嚴重,珍稀動物急劇減少。近年來,我國制定了三江平原濕地保護與利用綜合規劃,遏制濫墾天然濕地的行為,“退耕還濕”,實現了對三江平原地區濕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有效地保護了該地區重要的濕地動植物資源。60年前40年前20年前現在閱讀“案例”后,你覺得如何利用和保護三江平原?保護濕地,保護生態環境。新知講解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任務三1.礦產資源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錳、石油等。大慶油田的石油開采新知講解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任務三2.東北的重工業利用東北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東北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重點建設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逐步形成了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為主體的,以沈陽、大連為核心的傳統工業基地。幾十年的生產建設奠定了東北地區良好的工業基礎。鞍山冶金工業基地的扎鋼車間新知講解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任務三3.枯竭的工業基地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東北地區的老工業基地都面臨著資源枯竭、環境污染、設備落后等一系列問題。新知講解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任務三4.重新振興的基地針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系列問題,本區充分利用原有技術力量,加快產業升級的速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服務業。南部依托環渤海經濟帶進行發展,北部加強與俄羅斯的邊貿往來,注重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的和諧同步,使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重新振興。振興后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新知講解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任務三(1)充分利用東北豐富的農林產品調整東北的工業結構。(2)(3)(4)(5)利用東北豐富的、有特色的資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利用東北雄厚的工業基礎,深入開發工業新產品。利用東北豐富的人才,發展科技產業(信息、生物技術)。重新布局工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科技含量,消除污染,美化環境。探究活動五搜集資料,結合課本內容,請你為振興東北出謀劃策。課堂練習1.東北地區包括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有 ( )A.黑、吉、遼 B.內蒙古、吉、遼C.黑、冀、遼 D.吉、遼、寧2.關于東北地區地理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處東北亞的核心位置 B.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C.東邊和北邊臨海 D.地處內陸,離海遠3.東北地區西部的地形主要是 ( )A.廣闊的平原 B.坦蕩的高原C.起伏的丘陵 D.高聳的山地4.東北地區東南側降水豐富的原因不包括 ( )A.受夏季風影響明顯 B.暖濕氣流的迎風坡C.離海洋比較近 D.終年受西風影響ABAD課堂總結板書設計作業布置第一節 東北地區 同步作業1 1---10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知識性自我評價表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學知識 1 通過地圖和材料分析,知道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 通過地圖和材料分析,了解東北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3 通過案例分析,了解重新振興的老工業基地。探究能力 1.通過案例分析,了解東北得天獨后的自然條件。2.通過讀圖分析,分析東北特色產業的開發。3.通過讀圖分析,了解東北的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4.通過案例分析,了解東北地區的森林和耕地狀況。科學態度 培養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小組評價表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總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東北地區(第1課時) 知識性自我評價表.xlsx 第一節 東北地區(第1課時) 評價表.docx 第一節 東北地區(第1課時).pptx 第一節 東北地區(第1課時)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