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據編碼一、基本說明1.面向學生:高一年級2.課課名稱:《數據編碼》(高中信息技術教科版必修一數據與計算第三章第一節)3.教學時間:45分鐘4.課時:1二、教學目標1.認識二進制,了解文本的編碼。2.學會二進制與其他進制之間的轉換。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理解計算機中數據的二進制存儲方式。(二)教學難點掌握各個進制之間轉換的方法教學過程【課前預習】(3min)提前預習課本內容并設置前置性題目,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1.計算機中數據的存儲形式為( )A、十進制 B、八進制 C、二進制 D、十六進制2.二進制有哪幾個數碼( )A、0,1,2, ……9 B、0,1,2, ……7C、0,1,2, ……9,A,B,……F D、0,1【課題引入】(2min)通過手指表示二進制的游戲引入二進制的表示。【新知講授】(10min)二進制二進制數只有0和1兩個數字符號,其計數特點是逢二進一,即1+1=10。數制:也稱計數制,是用一組固定的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表示數制的方法。常用的數制有十進制、二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數碼:是一個數制中表示計本數制大小的不同數字符號。例如,二進制有0和1;八進制有0,1,2,3,4,5,6,7共八個數碼。基數:是一個數值所使用的數碼的個數。例如二進制的基數是2,八進制的基數為8。位權:數碼在不同位置上的權重(倍率值),用基數R的i次冪即Ri表示。二進制與十進制的轉換(1)二進制轉十進制十進制轉二進制方法:十進制非負數轉換為二進制,用短除法,即“除二倒取余”【活動一設計】(5min)100(10) = ( )(2)10110100(2) = ( )(10)【新知講授】(5min)3.十進制與R進制的轉換通過視頻了解十進制與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之間的轉換方法。【活動二設計】(7min)2071(8)= ( )(10)10110100(2) = ( )(8)3D(16) = ( )(10)255(10) = ( )(16)【新知講授】(5min)4.文本數據編碼(1)ASCII碼標準ASCII碼(用7位二進制數表示一個字符):集中定義了大小寫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數字等字符和符號,共128個。擴展ASCII碼(用8位二進制數表示一個字符):計算機內部用一個字節來存放一個ASCII碼字符,最高位用0表示。例如,“A”的ASCII碼為01000001,即65。ord()函數:主要用來返回對應字符的ASCII碼chr()函數:主要用來表示ASCII碼對應的字符輸入時數字,可以用十進制,也可以用十六進制或其他進制。(2)Unicode 碼為解決傳統字符編碼方案的局限性而產生了Unicode 碼,它可以用2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還可以用更多字節來對字符進行編碼。Unicode碼兼容ASCII碼。原來用ASCII碼能表示的字符,其對應的unicode碼只是在原來的ASCII碼前加上8個0。比如“a”的ASCII碼是01100001,其unicode碼是00000000 01100001【活動三設計】(5min)嘗試使用ord()函數計算自己名字的ASCII碼值,然后使用chr()函數利用ASCII碼值打印出自己的名字。【總結評價及課后鞏固】(3min)對學生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并總結常見問題。通過幾道選擇題鞏固這節課的知識點。1.已知字符“d”的ASCII編碼是01100100,則字符“g”的ASCII編碼是( )A、01100111 B、01100110C、01100101 D、011000112.在GB2312中,2個漢字所占的存儲空間是( )A、6字節 B、4字節C、2字節 D、8字節3.下列選擇中,錯誤的是( )A、Python語言中的“ord”是將字符轉換為對應存儲編碼的函數。B、Python語言中的“chr”是將編碼值轉換為對應字符的函數。C、Python語言中的“bin”是將一個十進制數轉換為對應二進制數的函數。D、Python語言中的“oct”是將八進制轉換為十進制的函數。4.下列數字中最大的是( )A、1000101(B) B、75(D) C、(71)(O) D、(D6)(X)五、板書設計數據編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