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第二節 環境污染與國家安全 第1課時【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說明污染物跨境轉移對環境安全的影響【學習目標】1.區域認知:通過材料、圖像,認知污染物跨境轉移的類型,以及污染物主要轉移路徑和危害。2.綜合思維:結合材料、圖像,分析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及應對措施。3.人地協調觀:從環境安全的角度,理解污染物跨境轉移對沿途、轉入地的危害,增強國際合作意識,建立人地和諧的發展理念。4.地理實踐力:通過實地調查或查閱資料,分析所在區域環境污染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以及采取的措施。【課時安排】2課時【重點難點】重點:說明污染物跨境轉移對環境安全的影響;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難點: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國家安全的途徑【預習交流】突發環境事件的概念、典型案例、特點(1)概念:(2)案例:(3)特點: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影響生命財產安全影響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影響社會穩定【合作探究】探究1:1.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大量工業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的廢氣,在倫敦上空形成厚達上百米的濃霧,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劇增,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 在煙霧持續的5天時間里,共有4000余人喪生,數周后又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超過10萬人感染支氣管和肺部重度感染等疾病。煙霧事件還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響,人們的室外活動基本停止;在此期間,搶劫、盜竊案件增多,社會秩序混亂。倫敦此次煙霧事件產生的原因(2)倫敦此次煙霧事件產生的影響探究2:2011年3月,里氏9.0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其中第一核電站中一座反應堆震后發生異常導致核蒸汽泄漏,于3月14日地震后發生爆炸。在爆炸后,輻射性物質進入風中,通過風傳播到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俄羅斯等一些地區。附近的海水受到嚴重的輻射污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一度緊張起來,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危機。(1)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以后,美國緊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后,一些輻射性物質為什么會通過風傳播到我國的大陸地區 (3)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之后,日本國內接連爆發了反對使用核能的抗議浪潮。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預習檢測】突發環境事件指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突然爆發并造成嚴重影響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事件屬于突發環境事件的是( )①火災引起的大氣污染②海洋運輸過程中的原油泄漏③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災④碳排放導致的全球變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突發環境事件的特點有( )①成因與形式的單一性②危害的廣泛性和嚴重性③發生的隨機性和瞬時性④影響波及全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下列不屬于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的是( )A.導致重大健康損害和人員傷亡 B.嚴重損害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C.威脅正常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 D.引發區域人口大量向國外移民4.不屬于環境保護國際合作治理的環境問題的是( )A.酸雨的治理 B.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C.地震 D.跨國河流污染【當堂檢測】1978年3月16日夜,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艾莫科·凱迪斯號超級油輪船舵失去控制,在法國布列塔尼海岸擱淺,船上價值2400萬美元的原油溢出,漂浮在冰冷的海水中,形成了一條寬18海里、長80海里的海上油河,污染了130海里風景如畫的海岸。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油輪溢油事件。完成下面小題。1.此次石油泄漏事件會導致附近海域( )①海洋生態失衡 ②海水密度增大 ③海水溫度降低 ④沿岸旅游業受損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處理海洋石油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①利用雨水沖淡稀釋 ②表層覆蓋塑料薄膜 ③使用機械進行回收 ④噴灑強效凝油制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德黑蘭為伊朗首都,總人口1200多萬,被譽為世界上最依賴汽車的城市之一。該市約有400萬輛汽車和200多萬輛摩托車,且眾多的老舊車輛仍在使用。德黑蘭空氣質量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進入冬季以來,市內空氣污染不斷加劇。據此并結合德黑蘭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入冬以來,德黑蘭市內空氣污染不斷加劇的直接原因是( )A.汽車尾氣排放量大B.冬季氣流下冷上熱C.冬天雨水相對較少D.地形閉塞污染物難擴散4.德黑蘭市內空氣污染不斷加劇帶來的影響是( )A.感染哮喘病和肺炎B.破壞基礎設施C.影響社會經濟秩序D.引發外交危機5.解決德黑蘭空氣污染應采取的措施是( )①以天然氣代煤②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③成立監管部門④優先發展私家車和自行車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發生突然、迅猛,瞬間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沒有固定的排放途徑,不易控制,對環境影響較大且對生命與生產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國主要的突發性環境污染。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轉移較快。下圖為近年來我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重心轉移軌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 )A.發生得快,消失得也快B.會在短時間內造成重大危害C.是污染物不斷累積到一定程度后突然爆發形成的D.消失得快,因此危害較小7.我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終位于幾何中心的東南方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我國東南部地區人口稠密、工業發達B.我國東南部地區經濟聯系緊密,物流運輸繁忙C.我國東南部地區風速較小,污染物擴散慢D.我國東南部河湖眾多,臺風、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較大8.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轉移較快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先后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導致污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B.這兩段時間東部地區工業發展滯后C.西部地區氣候干旱,植被覆蓋率低D.油氣資源開采重點向西部地區轉移【課堂探究一】1.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大量工業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的廢氣,在倫敦上空形成厚達上百米的濃霧,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劇增,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 在煙霧持續的5天時間里,共有4000余人喪生,數周后又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超過10萬人感染支氣管和肺部重度感染等疾病。煙霧事件還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響,人們的室外活動基本停止;在此期間,搶劫、盜竊案件增多,社會秩序混亂。倫敦此次煙霧事件產生的原因①氣候條件特殊,受逆溫層控制,且處于高壓中心,連續幾日寂靜無風,污染物不易擴散;②大量工業和市民燃煤取暖排放的廢氣量大,廢棄進入逆溫層,不易擴散;(2)倫敦此次煙霧事件產生的影響①在短期內嚴重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導致重大健康損害及人員傷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②使區域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在短期內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導致一定時期內區域環境質量或宜居性惡化、經濟發展衰退乃至難以為繼;③導致公眾對環境惡化的擔憂和不滿情緒,誘發環境群體性事件,使環境安全問題轉化為公共安全問題,從而威脅正常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2.2011年3月,里氏9.0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其中第一核電站中一座反應堆震后發生異常導致核蒸汽泄漏,于3月14日地震后發生爆炸。在爆炸后,輻射性物質進入風中,通過風傳播到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俄羅斯等一些地區。附近的海水受到嚴重的輻射污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一度緊張起來,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危機。(1)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以后,美國緊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福島核電站位于沿海,核泄漏導致海水受到污染,會隨著北太平洋暖流影響到北美西海岸(2)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后,一些輻射性物質為什么會通過風傳播到我國的大陸地區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同屬東亞季風氣候區,污染物通過大氣運動會擴散到我國大陸地區。(3)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之后,日本國內接連爆發了反對使用核能的抗議浪潮。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這說明突發環境事件可能會導致公眾對環境悉化的擔憂和不滿情緒,誘發環境群體性事件,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預習檢測】ABDC【當堂檢測】CDACB BD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