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DNA的復制學案【學習目標】1.生命觀念——結合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運用結構與功能觀和物質與能量觀,闡明DNA分子通過復制,傳遞遺傳信息。2.科學思維——分析DNA復制過程,歸納DNA復制過程中相關數量計算,提高邏輯分析和計算能力。3.科學探究——運用假說一演繹法,探究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4.科學思維——分析相關資料,得出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學習重難點】(1)教學重點:DNA復制的條件、過程及特點。(2)教學難點:DNA復制的過程,特別是半保留復制。【預習新知】對DNA復制的推測(1)提出者:________。(2)假說內容:①解旋:DNA復制時,DNA雙螺旋解開,互補的堿基之間的________斷裂。③特點: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稱作________。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1)實驗材料:__大腸桿菌__。(2)實驗方法:運用了__同位素標記__技術。(3)實驗過程(4)實驗結果①復制一次產生的DNA分子中,一條鏈含14N,另一條鏈含15N,DNA分子密度居中。②復制兩次產生的DNA分子中,有兩個DNA分子雙鏈均含14N,另兩個DNA分子中一條鏈含15N,另一條鏈含14N。(5)實驗結論:DNA的復制方式為__半保留復制__。DNA復制的過程1.DNA復制的概念:DNA的復制是指以 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2.DNA復制的時間:在真核生物中,這一過程是在細胞分裂前的 ,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3.DNA復制的原則: 。4.DNA復制的結果:復制結束后,一個DNA分子就形成了 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5.DNA復制的特點:DNA復制是一個 的過程。6.DNA復制的條件:(1)模板:兩條母鏈(2)原料: (3)能量:細胞提供的能量(ATP)(4)酶: 、 等。7.DNA能夠準確復制的原因:DNA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8.DNA復制的意義:DNA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從親代細胞傳遞給子代細胞,從而保持了 的連續性。【易錯提示】(1)沃森和克里克證明DNA分子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2)證明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運用了同位素標記技術和離心技術( )(3)DNA解旋后的每一條脫氧核苷酸鏈都可以作為DNA復制的模板( )(4)DNA雙螺旋全部解開后,再開始進行DNA復制( )(5)在DNA復制過程中,解旋酶破壞的是氫鍵,不能將DNA分解成脫氧核苷酸( )答案:(1)×(2)√(3)√(4)×(5)√【深化探究】探究點一 DNA的復制1.根據圖1、圖2思考下列問題:(1)圖1中進行的是什么過程?發生的時期和場所是什么?提示:DNA復制;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無絲分裂也有DNA復制。真核生物DNA復制的場所有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原核生物DNA復制的場所主要是擬核。(2)圖1中的酶1和酶2分別是什么酶?分別作用于圖2中的哪個部位?abcd四條脫氧核苷酸鏈中,哪些鏈的堿基排列順序是相同的?提示:酶1是解旋酶,作用于f,酶2是DNA聚合酶,作用于e;a和c的堿基排列順序相同,b和d的堿基排列順序相同。(3)從圖1中是否可以看出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為什么?圖1所示的特點還有什么?可用什么方法檢測母鏈和子鏈?提示:可以,因為兩條母鏈進入到兩個子代DNA分子中,新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條鏈是親代的母鏈。圖中還能看出DNA分子是邊解旋邊復制;可采用同位素標記法檢測母鏈、子鏈。(4)DNA分子復制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時,堿基序列會發生變化嗎?提示:堿基序列可能會發生改變,使后代DNA分子與親代DNA分子不同,遺傳信息發生改變。2. 如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DNA復制效率較高的原因。提示:(1)從多個起點開始進行復制;(2)邊解旋邊復制;(3)每個起點都是同時向兩個方向進行復制。【探究應用】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DNA的復制只發生于有絲分裂間期B.DNA的復制只能發生于細胞核中C.DNA的復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原料是八種游離的核苷酸D.DNA復制有精確的模板并嚴格遵守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所以能準確地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子代解析 DNA的復制發生于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A錯誤;DNA復制也可以發生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B錯誤;DNA的復制原料是四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C錯誤;DNA復制有精確的模板,并嚴格遵守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所以DNA中的遺傳信息可以準確地傳遞給后代,D正確。答案 D【一題多變】(1)在DNA復制過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這兩種酶的作用分別是什么?提示:解旋酶的作用是將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打開,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將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到3′端。(2)DNA的復制為什么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 提示:因為DNA復制過程需要酶,而酶的活性受溫度和pH的影響。項目 具體內容復制時間 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復制場所 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需要條件 (1)模板:解旋后的兩條DNA單鏈 (2)原料:4種脫氧核苷酸 (3)能量:ATP中的化學能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復制模型復制過程 (1)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 (2)合成子鏈:以解開的每一條母鏈為模板,以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在有關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與母鏈互補的子鏈 (3)形成子代DNA:每條子鏈與其對應的母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從而形成2個與親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復制特點 (1)半保留復制 (2)邊解旋邊復制 (3)多起點復制 (4)雙向復制復制結果 形成兩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每個DNA分子的兩條鏈中一條為母鏈,一條為子鏈復制意義 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從親代傳遞給子代,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探究點二 與DNA復制相關的計算如圖為DNA的連續復制過程,請分析回答:(1)第一代中的DNA分子體現了什么DNA復制方式?若子代DNA分子中有一個兩條鏈都為14N,一個兩條鏈都為15N,又是什么復制方式?提示:半保留復制;全保留復制。(2)第n代中,含有親代鏈的DNA分子數為多少?不含親代鏈的DNA分子數為多少?含有子代鏈的DNA分子數呢?提示:2個,2n-2個,2n個。(3)第n代中,親代脫氧核苷酸鏈數為幾條?新合成的脫氧核苷酸鏈數為多少條?提示:2條,2n+1-2條。(4)假如一個DNA分子中有m個腺嘌呤(A),則該DNA分子復制n次需要多少個腺嘌呤?第n次復制需要多少個腺嘌呤?提示:(2n-1)·m;2n-1·m。【探究應用】假如某大腸桿菌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后其相對分子質量為a,用14N標記后其相對分子質量為b。現將用15N標記后的大腸桿菌,培養在含有14N的培養基中,則子一代、子二代的DNA分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 )A.(a+b)/2;(a+3b)/4B.a+b;a+3bC.(a+b)/2;(a+b)/2D.a+b;(a+b)/3解析 在子一代的兩個DNA分子中,都是一條單鏈含有14N,一條單鏈含有15N,所以每個DNA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b)/2;在子二代的四個DNA分子中,有兩個只含有14N,另兩個是一條單鏈含有15N、一條單鏈含有14N,所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b)+2b]/4=(a+3b)/4。答案 A【一題多變】(1)假如兩條鏈都含15N為重鏈,兩條鏈都含14N為輕鏈,兩條鏈中一條含15N一條含14N為中鏈。則本題中子一代和子二代分別出現幾條帶?每條帶所占的比例是多少?提示:子一代中只有一條帶,全部是中鏈;子二代中有輕鏈和中鏈兩條帶,各占1/2。(2)隨著復制次數的增加,中鏈和輕鏈所占的比例有何變化規律?提示:中鏈所占的比例逐漸減小,輕鏈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大。1.脫氧核苷酸鏈數的計算(1)子代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總鏈數=2n+1條;(2)親代脫氧核苷酸鏈數=2條;(3)新合成的脫氧核苷酸鏈數=(2n+1-2)條。2.所需脫氧核苷酸數的計算若一親代DNA分子含有某種脫氧核苷酸m個,則:(1)經過n次復制,共需消耗游離的該脫氧核苷酸m·(2n-1)個。(2)第n次復制時,需消耗游離的該脫氧核苷酸m·2n-1個。3.與染色體、細胞數目相關的計算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時,常涉及計算后代帶放射性標記的DNA、染色體或細胞所占比例的問題,此時要注意:(1)一個DNA分子含兩條DNA鏈,只要有一條DNA鏈帶標記該DNA分子便帶標記。(2)每條染色體含一個或兩個DNA分子,只要有一條DNA鏈帶標記便帶標記。(3)每個細胞含多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的情況是一樣的,只需分析一條染色體(減數分裂時只需分析一對同源染色體)即可。【鞏固訓練】1.如圖表示DNA復制過程示意圖,①代表參與DNA復制過程的一種酶,②③④分別代表一條鏈,a和b為經復制得到的兩個D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是解旋酶,其參與的過程會消耗能量B.兩條子鏈的延伸方向都是從5'端到3'端C.圖中③鏈上的堿基排列順序一般和④鏈相同D.a和b在減數分裂Ⅰ末期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2.玉米條紋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單鏈環狀DNA分子。下圖為該病毒DNA在玉米細胞內的復制過程。相關敘述正確是( )A.復制時A與U、G與C進行配對B.復制時以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C.形成子代DNA時親本DNA邊解旋邊復制D.新合成的互補鏈是子代病毒的遺傳物質3.PCR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與人體細胞內DNA分子復制相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DNA聚合酶作用的最適溫度不同C.都是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 D.復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復制4.下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同時開始的B.DNA復制時子鏈是從子鏈的5’端向3’端延伸的C.圖中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D.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5.1958年,科學家設計了DNA復制的同位素示蹤實驗,實驗的培養條件與方法是(1)在含15N的培養基中培養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標記,離心結果如圖甲;(2)轉至含14N的培養基培養,每20分鐘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腸桿菌的DNA樣本,離心。圖乙、丙、丁是某學生畫的結果示意圖。下列有關推論,正確的是( )A.出現丁的結果需要60分鐘B.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繁殖一代的結果C.轉入培養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D.圖丙的結果出現后,將此時的DNA熱變性后離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復制的結論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①是解旋酶,其作用是使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斷裂,DNA的解旋過程消耗能量,A正確;DNA復制過程中,兩條子鏈的延伸方向都是從5'端到3'端,B正確;圖中③鏈是以②鏈為模板生成的子鏈,其堿基排列順序一般和②鏈的互補鏈④鏈相同,C正確;a和b分布于一條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而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Ⅱ的后期,在減數分裂Ⅱ的末期,由這兩條染色單體分開得到的兩條染色體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D錯誤。2.答案:B解析:A、DNA復制時,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和T配對,C和G配對,A錯誤; B、DNA復制時,以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B正確; C、以正鏈為模板合成雙鏈DNA分子時,因為是單鏈不需要解旋,C錯誤; D、新合成的互補鏈與親本堿基序列不同,不是子代病毒的遺傳物質,D錯誤。故選:B。3.答案:C解析: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引物,擴增的過程是目的基因受熱變性后解為單鏈,引物與單鏈相應互補序列結合,然后以單鏈DNA為模板,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復循環多次,因此在PCR過程中并沒有邊解旋邊復制,但人體細胞內DNA分子是邊解旋邊復制的,C錯誤;人體細胞內和PCR過程中DNA分子復制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都為半保留復制,A、D正確;人體細胞內DNA分子復制所用的DNA聚合酶的最適溫度是37 ℃左右,而PCR過程中用的是耐高溫的DNA聚合酶,這兩種DNA聚合酶作用的最適溫度不同,B正確。4.答案:BCD解析:A、圖中有3個復制起點,可以看出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開始的,但3個起點復制長度不一樣,所以不是同時開始的,A錯誤;B、DNA復制時子鏈的延伸方向是從子鏈的5'端向3'端延伸,B正確;C、圖中每個復制起點都是向兩邊延伸,說明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C正確;D、真核生物的多起點、雙向復制的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D正確。故選BCD。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由題意可知,含15N的樣品比14N樣品重,只含15N的樣品離心后處在離心管的下方,圖甲是在15N培養基中培養的結果,為重帶;轉入含14N的培養基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復制,繁殖一代后全部DNA均為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離心后處于離心管中部,為中帶,與圖丙結果吻合;繁殖兩代后,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的DNA占50%,兩條鏈均含14N的DNA占50%,為中帶和輕帶,與圖丁結果吻合;繁殖三代后,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的DNA占25%,兩條鏈均含14N的DNA占1-25%=75%。結合上述分析可知,出現丁的結果需要繁殖兩代,所以時間為40分鐘,A錯誤;圖乙的結果不會出現,轉入14N培養基繁殖一代應為圖丙的結果,B錯誤;1個兩條鏈均被15N標記的DNA分子轉入14N培養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個,而所有DNA分子中都含有14N,C錯誤;圖丙的結果出現后,將此時的DNA熱變性后離心,發現有一半的DNA鏈位于輕帶,另一半位于重帶,即一半含14N,分析可得出DNA半保留復制的結論,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