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2受精作用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2.知道受精作用的過程。3.說出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生物遺傳和變異的重要意義。4.學會使用高倍鏡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1.減數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過程。3.受精作用的過程。教學難點1.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的變化。2.比較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3.觀察蝗蟲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預習新知】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1.原因時期 圖示 染色體行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四分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能發生交叉互換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2.意義導致不同配子遺傳物質有差異,使同一雙親的后代呈現多樣性。受精作用1.概念:卵細胞與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2.過程圖示 說明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細胞的細胞膜發生復雜的生理反應,阻止其他精子再進入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3.結果(1)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恢復為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2)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4.意義(1)后代呈現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2)對于維持每種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具有重要意義。【易錯提示】1.配子的多樣性只與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有關。 ( )2.正常情況下,1個精原細胞產生的4個精子在染色體組成上兩兩相同。 ( )3.受精時精子全部進入卵細胞內。 ( )4.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 )5.有性生殖更有利于生物適應多變的自然環境。 ( )6.若考慮染色體互換,一個精原細胞最多產生4種精子。 ( )提示:1.× 配子的多樣性還與同源染色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互換有關。2.√3.× 受精時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4.√ 5.√ 6.√【深化探究】一、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1.配子來源(1)以二倍體生物一個精原細胞的減數分裂(不考慮互換)為例,如圖所示。由圖可知:①E和F、G和H的染色體組成完全相同,分別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C、D;②E(F)與G(H)中的染色體“互補”,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2)二倍體生物一個精原細胞的減數分裂(考慮互換),如圖所示。由圖可知:①E和F、G和H的染色體組成大同小異,分別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C、D;②E(F)與G(H)中的染色體“互補”,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2.一般情況下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種類(1)只考慮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不考慮互換的情況。Y與y、R與r分別表示兩對同源染色體。 配子種類 細胞或個體 YyRr能產生 配子的種類 n對同源染色體 產生的配子種類一個精原細胞 2種(YR、yr或Yr、yR) 2種一個雄性個體 4種(YR、yr、Yr、yR) 2n種一個卵原細胞 1種(YR或yr或Yr或yR) 1種一個雌性個體 4種(YR、yr、Yr、yR) 2n種(2)若考慮互換,會增加配子的種類,如一個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生物產生的配子種類會大于2n種。二、受精作用過程分析1.受精作用過程(如圖)2.曲線分析(1)細胞中核DNA含量變化曲線①ab段為減數分裂前的間期,bc段為減數分裂Ⅰ,cd段為減數分裂Ⅱ,即bd段為減數分裂。②e點表示進行受精作用。③ef段為有絲分裂前的間期,fg段為有絲分裂。(2)細胞中染色體數變化曲線①O~a表示減數分裂前的間期及減數分裂Ⅰ,a~c表示減數分裂Ⅱ。②d點表示進行受精作用。③d~f包含受精卵的有絲分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