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統文化的繼承一、教材分析:在文化傳承中,如果說文化傳播是從空間的角度傳承文化的過程,那么文化繼承就是時間的角度傳承文化的過程,第四課圍繞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繼續講述文化傳承的過程。本框內容主要解析中華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闡述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二、學情分析: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先從學生所熟悉的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入手由學生自主收集資料學習第一部分內容。第二部分內容比較難理解一點,教師可以舉例點撥,重點理解。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可以通過啟發的方式來引導。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介紹貴州省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在現代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延續及其影響,讓學生了解文化的繼承性。(2)分析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解析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傳統文化對社會與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而一成不變的傳統文化則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發展的消極作用。(3)明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的道理;闡述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4)感受貴州的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和傳統思想等在現實生活中的深遠影響,認識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5)培養分辨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糟粕的能力,通過對“傳統文化對社會與人的發展的作用”,以及“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積極作用的正確態度”的分析,嘗試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2、過程與方法:首先教師和學生課前收集貴州傳統文化的資料,課堂上通過老師的三個設問質疑把課本的知識串聯起來,自再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啟發教學等方式完成教學。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賞析貴州的的傳統文化,分析傳統文化對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以及熱愛家鄉,將來建設家鄉的熱情。樹立正確“看待傳統文化價值的態度”。三、教學重點: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四、教學難點: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五、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啟發教學六、課前準備:(1)、學生預習,并搜集貴州傳統文化的相關資料。(2)、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查找貴州傳統文化的資料。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國務院發布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國發2號文件》,為此貴州提出了沖出“經濟洼地,構筑“精神高地”的目標。貴州“精神高地”要以民族傳統文化為基石,融合時代精神來構筑“貴州精神”。傾聽 了解貴州的時代背景,從而引出今天的主題《傳統文化的繼承》師生互動學新知傳統文化的繼承的表現 質疑一:有人認為貴州地處西南,蠻夷之地,古為夜郎國,經濟文化落后,傳統文化資源貧乏,以民族傳統文化為基石構筑“精神高地” 不靠譜。探究1:1.我們的傳統文化資源真的貧乏嗎?2.我們貴州到底有哪些傳統文化資源呢?教師整理歸納:(幻燈片展示)一、傳統文化面面觀(1)傳統文化的含義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教師總結:我們貴州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這就很好的回應了質疑一。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分組四組收集整理貴州文化資源,并分組回答。第一組同學收集貴州傳統習俗的資料第二組同學收集貴州傳統建筑的資料第三組同學收集貴州傳統文藝資料。第四組同學收集貴州傳統思想資料。培養學生質疑、探究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并引出傳統文化到底有哪些表現。師生互動學新知傳統的基本特征質疑二:有人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西方文明的沖擊,傳統文化已經面目全非,甚至已經完全西化,再用民族傳統文化來構筑“精神高地”純粹不靠譜。探究2:1.我們的傳統文化真的已經面目全非,真的已經完全西化了嗎?如果不是,原因又是什么?教師歸納:二、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時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具體內涵又能因時而變。因時而變不等于面目全非,而是發展。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西方文明的沖擊不等于就完全西化。 學生積極思考、質疑、探究,并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進一步通過質疑來引出傳統的兩個特征: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質疑三:有人提出傳統文化中充斥著大量的文化糟粕,會阻礙經濟社會發展,因此用民族傳統文化來構筑“精神高地”更加不靠譜。探究3: 1.傳統文化真的只會起阻礙作用嗎? 2.該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作用? 教師歸納:三、傳統文化的作用(雙重性)1.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2.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探究4:傳統文化具有雙重作用,那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教師歸納:四、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1)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保持和發揚(2)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東西,自覺加以改造和剔除。一個民族、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發展。觀看圖片,引發感觸學生積極思考、探究學生思考,并回答為引出第三個質疑做一個鋪墊通過質疑引出傳統文化的作用。通過探究引出正確對待傳統的態度,及其意義。課堂小 結學生回憶并作答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能清晰地把握所學知識的脈絡學習本課的感想我的責任、我的義務:同學們你們學習了傳統文化的繼承這一課,了解貴州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那么作為貴州的一份子,我省要實現沖出“經濟洼地”,構筑“精神高地”這一目標,你可以做些什么呢?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感想,并以書面的形式上交學生談感想、感受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悟能為貴州發展做什么,責任、義務是什么,從而提升思想認識和愛國愛家鄉的情感作業《世紀金榜》達標鞏固練習課后完成鞏固知識點板書設計九、板書設計 傳統習俗1、傳統文化的含義 傳統建筑2、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 傳統藝術 傳統思想3、傳統文化的特征(1)相對穩定性(2)鮮明的民族性 積極作用4、傳統文化的作用 消極作用5、對待傳統的態度: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6、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原因課后反思這節課設計時把貴州的時代背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三個質疑的設計,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思考,一環扣一環,引導這學生一步一步的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比較好。學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了解我們貴州省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為身為貴州人感到驕傲,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愛家的情懷,以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和貴州沖出“經濟洼地”、構筑“精神高地”這一目標的實現貢獻自己力量的熱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