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DNA的結構學案【學習目標】1.生命觀念——通過搜集DNA結構模型建立過程的資料并進行交流和討論,運用結構與功能觀,分析DNA的結構與其蘊藏遺傳信息的功能是相適應的。2.科學思維——通過模型構建,理解DNA的化學組成、平面結構以及立體結構。3.科學探究——通過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領悟模型構建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教學難點: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預習新知】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1.構建者: 。2.構建過程DNA的結構1.元素組成: 。2.組成物質: 、堿基、 。3.基本單位: 。4.平面結構許多脫氧核苷酸聚合成脫氧核苷酸長鏈,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堿基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 ,G- )進行配對。5.空間結構: 結構(1)兩條鏈 平行。(2)兩條鏈之間靠 連接。6.DNA的結構特點(1)DNA是由兩條單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 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的一條單鏈具有兩個末端,一端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團,稱作 ,另一端有一個羥基(—OH),稱作 ,兩條單鏈走向 ,一條單鏈是從5′端到3′端的,另一條單鏈是從3′端到5′端的。(2)DNA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具有一定規(guī)律:A(腺嘌呤)一定與 配對,G(鳥嘌呤)一定與 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作 原則。7.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原理:DNA的脫氧核苷酸雙鏈 ,磷酸與 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堿基排列在內側,堿基對通過 連接,堿基 。(2)步驟:①制作脫氧核苷酸模型:用自己選取的實驗材料,制作成不同形狀、不同大小和不同顏色的物體,用來代表脫氧核苷酸、磷酸和不同的堿基,組裝成若干脫氧核苷酸。②制作脫氧核苷酸 :選取作為支架和連接的材料,將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物體連接、組裝在一起。③制作DNA :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將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連接起來。④制作DNA立體結構( 結構)模型:把DNA平面結構旋轉一下,即可得到一個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易錯提示】以下為某同學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請找出圖中的錯誤有幾處?分別是什么?提示:4處;核糖應是脫氧核糖、堿基U應為T、磷酸二酯鍵連接位置及C、G間氫鍵數(shù)錯誤。1.沃森和克里克構建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磷酸—脫氧核糖骨架排列在螺旋外部,堿基排列在螺旋內部( √ )1.DNA分子中的堿基一定存在如下數(shù)量關系:C=T,A=G( × )2.DNA分子由兩條方向相同的脫氧核苷酸鏈盤旋而成( × )3.DNA單鏈中的A與T的數(shù)量一定相等( × )【深化探究】探究點一 DNA分子的結構及其特點1.DNA分子的結構層次2.結構特性(1)穩(wěn)定性:①DNA分子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成粗細均勻、螺距相等的規(guī)則雙螺旋結構。②DNA分子中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③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中間為堿基對,堿基之間形成氫鍵,從而維持雙螺旋結構的穩(wěn)定。④DNA分子之間對應堿基嚴格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配對。(2)多樣性:由n個堿基對排列而成DNA時,可有4n種排列方式,這樣便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也決定了遺傳信息的多樣性。(3)特異性:每種DNA分子都有區(qū)別于其他DNA分子的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思考探究](1)每個DNA片段中,游離的磷酸基團數(shù)是多少?磷酸數(shù)∶脫氧核糖數(shù)∶含氮堿基數(shù)是多少?提示:2個;1∶1∶1。(2)為什么DNA分子中G與C堿基所占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結構的穩(wěn)定性越強?提示:G與C之間有三個氫鍵,而A與T之間只有兩個氫鍵。因此G與C所占比例越大,DNA分子的穩(wěn)定性越強。探究點二 DNA分子中堿基的計算規(guī)律1.一般規(guī)律(1)互補的兩個堿基數(shù)量相等,即A=T,C=G。(2)任意兩個不互補的堿基數(shù)量之和占堿基總數(shù)的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總堿基數(shù)×50%,A+G=T+C=A+C=T+G=(A+T+C+G)×50%,==1。(3)在雙鏈DNA分子中,互補堿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條鏈及整個DNA分子中都相等。2.計算方法(1)設在雙鏈DNA分子中的一條鏈上A1+T1=n%,因為A1=T2,A2=T1,則A1+T1=A2+T2=n%。所以A+T=A1+A2+T1+T2==n%。簡記為“配對的兩堿基之和在單、雙鏈中所占比例相等”。(2)雙鏈DNA分子中,非互補堿基之和所占比例在兩條互補鏈中互為倒數(shù)。設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m,則:==m,互補鏈上=。簡記為:“DNA兩互補鏈中,不配對兩堿基之和的比值乘積為1。”【鞏固訓練】1.下列各項中,可以用來表示某DNA分子片段的末端脫氧核苷酸對的是( )A. B.C. D.2.如圖為某DNA分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圖示虛線圈中部分不能表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B.DNA分子單鏈上相鄰堿基間通過氫鍵進行連接C.DNA分子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堿基G、C的含量成正相關D.堿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3.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中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是( )A.G與T配對 B.A與C配對C.A與T配對 D.U與A配對4.下列關于DNA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不同生物的DNA具有特異性,但其基本組成單位都相同B.DNA單鏈中有羥基和磷酸基團的末端分別稱為5′端和3′端C.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的基本骨架D.細胞內的DNA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而成5.DNA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 )A.組成基因的堿基數(shù)目龐大 B.空間結構千變萬化C.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 D.堿基種類有許多種6.DNA雙螺旋結構兩條鏈反向平行,其中一條DNA單鏈的序列是-GAATTC-,那么它的互補鏈序列是( )A.-GTTAAC- B.-GAAUUC- C.-GAATTC- D.-CTTAAG-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A-T堿基對之間應該是兩個氫鍵,且嘌呤是兩個環(huán),嘧啶是一個環(huán),而A項中胸腺嘧啶是兩個環(huán),C、D項中A-T之間為三個氫鍵,所以B正確,ACD錯誤。故選B。2.答案:B解析:A、圖示虛線圈中部分不能表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A正確;B、DNA單鏈上相鄰堿基間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B錯誤;C、G—C堿基對之間含有三個氫鍵,DNA分子的結構穩(wěn)定性與G—C的含量成正相關,C正確;D、堿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D正確;故選B。3.答案:C解析:A、DNA分子中,G與C配對,A錯誤;BC、DNA分子中,A與T配對,B錯誤,C正確;D、DNA分子中不存在堿基U,D錯誤。故選C。4.答案:B解析:5.答案:C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組成基因的堿基數(shù)目龐大不是DNA 多樣性的原因,A錯誤;B、所有DNA的空間結構都是規(guī)則的雙螺旋,不是多樣性的原因,B錯誤;C、由上述分析可知,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屬于DNA多樣性的原因,C正確;D、所有DNA的堿基種類均為4種:A、C、G、T,不是多樣性的原因,D錯誤。故選C。6.答案:D解析:DNA兩條鏈反向互補,DNA一條DNA單鏈的序列是-GAATTC-,那么它的互補鏈序列是-CTTAAG-,ABC錯誤,D正確。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