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導學案參考答案【易混辨析】1.錯誤【詳解】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形成。故該判斷錯誤。2.錯誤【詳解】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故判斷錯誤。3.錯誤【詳解】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故判斷錯誤。4.正確【詳解】本題是判斷題,依據教材內容可知,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故本觀點正確。5.錯誤【詳解】法律具有階級性,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故本題觀點錯誤。6.錯誤【詳解】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有關部門依法對某超市的“坐地起價”行為進行行政罰款,這發揮了法的社會職能。故本題判斷為錯誤。7.錯誤【詳解】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所以此觀點錯誤。8.錯誤【詳解】法律具有階級性,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故題中觀點錯誤。9.正確【詳解】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故題中觀點正確。10.正確【詳解】本題是判斷題,根據教材內容,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故本題觀點正確。11.錯誤【詳解】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故題干說法錯誤。12.正確【詳解】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故該觀點正確。13.正確【詳解】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故題中觀點正確。【限時訓練】1.A 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在本質上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故本題選A項。2.B 中國開始制定成文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并不是在夏朝,①錯誤;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②正確:唐朝時期形成的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議》,標志著中華法系的行成,③正確。中華法系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律文明,④錯誤,故選B3.B 選項②強調百姓的重要性;選項④強調“人才”的重要性,②④均排除。①③都強調了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符合題意。故選B。4.B 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么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③④符合題意;我國法治建設要學習借鑒世界上優秀的法治文明成果,應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汲取營養、擇善而用。“不值得借鑒”“應全盤繼承和吸收”等觀點均錯誤,排除①②。故選B。5.C 《英烈保護法》為保護英烈、懲罰違法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C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A觀點錯誤;《英烈保護法》主要對英烈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構建起全方位的保護,B項中“政治權利”說法錯誤;D項中“消除”說法太絕對。故選C。6.A 依法懲處侵害英烈權益等違法行為,是以法治正義捍衛英烈尊嚴和合法權益,其意義不僅在于懲惡,更大的意義是正風,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形成崇尚英雄、敬畏英烈的整體社會氛圍,①②符合題意。③與材料無關,④中“保障全體公民”與材料不符合。故選A。7.C 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于人民,選項①說法錯誤。②③④項是對題干材料的正確解讀。故選C。8.B 國家保障公民合法正當的權利,選項①說法錯誤。②③符合題意,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的規矩,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通過實施法治可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④錯誤,現階段基本矛盾無法消除。答案:B9.D ①錯誤,我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統一;②錯誤,我國第一部憲法是在 1954年頒布的;③④正確,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逐步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道路,目前正在全面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故選: D。A 建設什么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①正確;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體現的是各國的個性而不是共性,②錯誤;國情不同,法治建設也不一樣,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③正確;一國的法治要由社會制度決定,并不都是人民說了算,④錯誤。故選A11.B【詳解】①④:實施香港國安法以來香港政治平穩、社會安定、法治彰顯,經濟快速恢復,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大幅提升,“國安家好”觀念深入人心,表明了法在國家治理中既有政治職能又有社會職能,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①④符合題意。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但材料并不涉及“法治與德治”相結合,②不符合題意。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這一原則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2.C【詳解】①:國務院公布了《社會保險經辦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見,該《條例》是國務院通過制定方式創制的行政法規,而不是認可,①錯誤。②:社會保險經辦事關人民群眾能否便捷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此,國務院公布了《社會保險經辦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見,該《條例》反映人民群眾的意志并具有普遍約束力,②正確。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社會保險經辦出現了新問題、新情況,需要從法律制度上加以完善。為此,國務院公布了《社會保險經辦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見,該《條例》實施有利于提升我國社會保障治理效能,③正確。④:實施旨在維護人民利益,而不是懲治與之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④錯誤。故本題選C。13.C【詳解】C:材料中“執法如山”的意思是執行法律像山一樣不可動搖,比喻執行法律、法令極其嚴厲堅決。在實踐中要嚴格執法,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徇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的意思是治理者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體現執法嚴格,不徇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符合題意。A:“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強調了法律對維護統治秩序,解決社會矛盾的作用,A不符合題意。B:“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強調依法治國,不能任意妄為,B不符合題意。D:“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強調立法對治國的重要性,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4.A【詳解】①③:2023年全國“憲法宣傳周”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主題,組織開展專題展覽及系列講座等活動。此舉能弘揚憲法精神,增強公民法治意識,有利于黨堅持依憲執政,推進依法執政,①③正確。②:我國憲法法律作為社會治理的最高準則,不是通過題干中的活動實現的,②錯誤。④:組織開展法治教育實踐示范基地開館儀式、教育系統“憲法晨讀”、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專題展覽及系列講座等活動,旨在宣傳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并未改變憲法內容,“使憲法內容與時俱進”說法不妥,④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15.B【詳解】①:全社會法治觀念和人權法治保障意識顯著增強體現了全民人權意識增強,而不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①不符合題意。②:深化司法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能夠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原則,②正確。③: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我國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人權法治保障水平達到了新高度。事實表明,中國人民享有更廣泛、更充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利能夠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原則,③正確。④: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政府堅持依法行政,④錯誤。故本題選B。16.B【詳解】①:法是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①正確。②: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即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而不是全部意志,②錯誤。③:法是一種社會規范,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③正確。④: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④錯誤。故本題選B。17.成就:①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③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中國人民享有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充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利。④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原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全體人民的廣泛參與,人民群眾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我國的法治建設與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制度相適應。第七課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課程標準】通過法治歷程的學習,明白我國法治的漸進性,知道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是科學的。【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通過學習,相信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法治觀念和法治嘗試。科學精神:通過我國法治歷程的學習,明白我國法治的漸進性,知道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是科學的。法治意識:知曉依法治國方略已寫入我國憲法,生活中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根本活動準則。【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全面掌握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法律的權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課前預習案】【知識梳理】要求:課前自主閱讀、標劃課本,根據學案理清知識脈絡,把握本課邏輯思路,完成學案。(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1.法律的產生、本質和發展歷程法律的產生 法律是 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法律的本質 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 ,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法律的發展歷程 在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等級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 近代以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為現實, 代替了人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2.中華法系的形成過程春秋戰國時期 我國開始制定 ,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發布法律。西漢時期 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 。唐朝時 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 ,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1840年鴉片戰爭后 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于各種歷史的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二)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1.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法的 產生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譜寫了人類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法的 本質 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法的決定性因素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 決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指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法的歷史類型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四種歷史類型的法,即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 。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①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②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權利,也平等地履行義務。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①制定:指國家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相應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 ②認可:指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 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在任何國家,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都將由專門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4)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 ①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②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③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中。我國當代法的性質 我國當代的法是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1.一國法治的決定因素: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 和 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2.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1)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立法環節)(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執法環節和司法環節)(3)人權的法制保障取得巨大成就(4)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獨學任務】任務一:在課本上再次確定下列問題的答案。1.法律的產生、本質及作用、發展歷程?中華法系的發展歷程?2.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內容?法的基本特征 法的職能?我國當代法的性質?3.影響法制建設的因素?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任務二:在課本上構建本框知識體系任務三:完成下列易錯易混點判斷,錯誤的改正。【易混辨析】1.進入新時代,我國加快建立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2.法律體現著人民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 )3.法是在社會歷史進程中衍生的社會規范。( )4.我國的法治總是由我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 )5.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人民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6.有關部門依法對某超市的“坐地起價”行為進行行政罰款,這發揮了法的政治職能。( )7.在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 )8.法律體現著全體公民的意志。( )9.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10.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11.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12.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 )13.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 )【課堂探究案】【探究與分享】議題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材料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就已經產生了奴隸制的習慣法。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國開始制定成史法,出現了自成體系的成文法典。唐朝(618年-907年)時,中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獨樹一幟的法系,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制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結合材料思考:如何評價我國古代法治發展的歷史 【提示點撥】1.中國法律發展的歷程:在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等級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近代以來,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為現實,法治代替了人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時間 狀況春秋戰國時期 開始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發布法律西漢時期 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唐朝時期 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鴉片戰爭后 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未獲成功2.法律的產生 :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3.法律的本質(作用):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探究與分享】議題二:馬克思主義發展思想材料一 2020年2月21日,因任城監獄疫情防控不力,經山東省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免去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省監獄管理局黨委書記、第一政委解維俊,省監獄管理局黨委副書記、政委姜運華,省監獄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文杰,任城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劉葆善,任城監獄黨委副書記、政委劉勇剛,任城監獄黨委委員、副監獄長陳為寧,任城監獄黨委委員、副監獄長(試用期)鄧體賀,任城監獄黨委委員、副監獄長(試用期)房德峰的職務,有關問題繼續深入調查。對上述相關人員及其他責任人員,由紀檢監察機關依程序進行調查,依規依紀依法作出處理。材料二 某地國家安全局破獲了一起向國外情報機構提供我國軍事保密資料的重大間諜案,兩名被告人因犯間諜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處無期徒刑。材料三 一農戶與當地一家糧油公司簽訂了小麥收購合同,后雙方因款項支付發生爭議并訴諸法庭。人民法院依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關于買受人應當接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的規定,判決糧油公司全額向農戶支付購糧款。結合上述材料思考:什么是法,法的職能是什么?【提示點撥】1.法的決定性因素: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生產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法的特征:(1)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2)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3)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4)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執行政治職能,又執行社會職能。職能 作用政治職能 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社會職能 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探究與分享】議題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材料:法治建設在路上結合上述材料思考: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有哪些?【提示點撥】(1)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3)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網絡構建】自主構建本框知識框架【歸納提升】1.法治與人治的區別區別 法治 人治經濟基礎 市場經濟、工業文明 自然經濟、農業文明政治基礎 民主 專制權力關系 權自法出,法大于權 法自權出,權大于法權力核心 法律至上 領袖至上權力運行 嚴格依法運作 取決個人情感代表性 多數人的意志 個人的意志治理秩序 事前立法,事先之治 事后立規,事后之始治理方式 理性之治 運動之治2.準確理解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關系職能 政治職能 社會職能區別 含義 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表現 ①體現國家政權的性質,確認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②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反抗;③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系;④維護經濟基礎。 ①維護人類社會的基本生活條件;②發展社會生產力;③發展社會文化;④規范某些技術指標。聯系 政治職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決定社會職能;社會職能是政治職能的基礎和體現,二者是統一的。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中。【課后拓展案】【限時訓練】一、選擇題1.在階級社會,法在本質上維護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A.統治階級 B.被統治階級C.全體國民 D,人民群眾2.中華法系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法律實踐的結晶,自原始社會末期至近代,源遠流長,獨樹一幟,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我國制定成文法開始于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②西漢時期法律開始“儒家化”,強調禮法結合③完備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議》是中華法系的標志④中華法系作為最古老的法律文明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法者,治之端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全社會都要樹立法治思想。下列表述符合法治思想的是( )①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③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④治國之道,唯在舉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材料表明( )①西方法治模式不適合我國國情,不值得借鑒②中華法系獨樹一幟,應全盤繼承和吸收③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的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④一國的法治是由一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并與其相適應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近年來,一些歪曲歷史、惡搞英烈的網絡公害引發眾怒。依法遏制網絡造謠誹謗、惡搞英烈亂象,大力弘揚保護和尊崇英烈正氣的《英烈保護法》利劍出鞘,備受關注。據此完成5~6題。5.《英烈保護法》利劍出鞘,褻瀆英烈必被嚴懲!如圖漫畫表明( )A.《英烈保護法》是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標志B.通過立法規定了英雄烈士的政治權利C.為社會尊崇英雄烈士提供法律保障D.消除了侵害英雄烈士的違法行為6.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其中點名批評抖音在搜狗搜索投放的廣告中含有“邱少云被火燒的笑話”,違反了《英雄烈士保護法》和《廣告法》,兩者分別罰款100萬元。對惡搞英烈亂象進行嚴厲處罰( )①是以法治正義捍衛英烈尊嚴,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具體體現 ②有利于形成懲惡正風,形成崇尚英雄、敬畏英烈的社會氛圍③有利于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④有利于保障全體公民的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0年1月17日,“2019年中國十大法治影響力事件”在南京揭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入選。修改憲法,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這是因為(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于憲法②憲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③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的規矩,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通過實施法治可以 ( )①保證公民的各項權利 ②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③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④消除現階段基本矛盾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1年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關于我國法治建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統一②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國頒布了第一部憲法③黨領導人民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道路④我國正在全面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方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習近平同志指出:“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么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這表明( )①一國的法治由一國的國情決定②各國的政治制度存在共性③法治建設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④建設什么樣的法治由人民說了算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一法定香江。2023年6月30日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三周年紀念日。香港國安法實施三年來,香港政治平穩、社會安定、法治彰顯,亂港分子不再逍遙法外,經濟在疫情后快速恢復,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大幅提升,香港特區治理呈現嶄新氣象,“國安家好”觀念深入人心。可見( )①法在國家治理中既有政治職能又有社會職能②香港在社會治理中堅持了法治和德治相結合③香港居民與內地居民在法律面前應一律平等④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社會保險經辦事關人民群眾能否便捷享受社會保險待遇。2010年我國已制定了社會保險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社會保險經辦出現了新問題、新情況,需要從法律制度上加以完善。為此,國務院公布了《社會保險經辦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見,該《條例》( )①是國務院通過認可方式創制的行政法規②反映人民群眾的意志并具有普遍約束力③實施有利于提升我國社會保障治理效能④實施旨在懲治與之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資治通鑒·晉紀》有云:“以咸陽內史王猛為侍中、中書令、領京兆尹。特進、光祿大夫強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橫,掠人財貨、子女,為百姓患。猛下車收德,奏未及報,已陳尸于市;堅馳使赦之,不及。……數旬之間,權豪、貴戚,殺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氣,路不拾遺。堅嘆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下列選項中與典故“執法如山”體現了相同法治思想的是( )A.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B.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C.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D.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14.2023年全國“憲法宣傳周”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主題,組織開展法治教育實踐示范基地開館儀式、教育系統“憲法晨讀”、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專題展覽及系列講座等活動。這( )①能弘揚憲法精神,增強公民法治意識②使憲法法律成為社會治理的最高準則③有利于黨堅持依憲執政,推進依法執政④使憲法內容與時俱進,推進依憲治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進程中,我國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下列能夠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原則的有( )①全社會法治觀念和人權法治保障意識顯著增強②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③中國人民享有更廣泛、更充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利④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行政,為人權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堅強保證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6.“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的規矩。下列對法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法是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②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全部意志③法是一種社會規范,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④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國人民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努力開創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新境界。分析說明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必修三7.1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導學案.docx 必修三7.1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導學案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