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集體備課課時教學(教案)學 校 年 級 九年級 科 目 物理主備人 九年級物理組 備課時間 使用時間 第 周第 課時課 題 第十三章第三節比熱容 課 型 新授主備人預備(一備) 集體討論調整(二備)核心素養 1.通過探究“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通過比熱容實驗,體會控制變量法的作用,了解轉換法思想的運用。 3.會用比熱容解釋生活中與比熱容有關的一些現象,感受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會進行簡單簡單的吸熱、放熱計算教 學 重難點 重點:比熱容概念的理解、熱量的計算難點: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熱源及加熱時間的控制教學 方法 觀察、實驗、歸納總結、控制變量、講授法。學法 指導 1.多媒體,傳感器輔助教學 2.實驗探索使學生分享思維過程,獲得知識,鍛煉思維。教具 多媒體課件、教學圖片、教學視頻、水、食用油、溫度計、玻璃棒、秒表、電加熱器、小燒杯等。教 學 過 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并思考為什么在同一時刻,海水和沙子的溫度不一樣呢? 進行新課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1.提出問題: 問題1:在燒水時,燒開一壺水與燒開半壺水需要的熱量一樣多嗎? 問題2:將一壺水燒開與燒成溫水吸收的熱量一樣多嗎? 100℃ 50℃ 思考: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交流討論:發現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和水升高的溫度有關。 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越大,溫度升高的度數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 問題3:不同物質在質量相同、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是否相等? 2.猜想與假設: 學生猜想不同物質在質量相同、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 3.實驗探究: 學生首先根據問題和猜想以及實驗裝置,制定實驗計劃和方案。在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完善實驗方案。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確定研究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既然物質吸收熱量可能與質量、溫度變化、物質種類有關,那么該實驗用什么探究方法。) 討論交流得出:研究多種因素影響使用控制變量法 怎樣確定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 討論交流得出:要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性能,需要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使其升高相等的溫度,比較各自加熱時間?;蛉≠|量相等的不同物質,使其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各自升高的溫度。 學生討論:為什么用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間接反映物質吸熱多少?引導學生回顧轉換法的思想,并強調電加熱器的規格要相同! 進行實驗:學生根據設計好的實驗方案,選擇合適的器材安裝并進行實驗。 ①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記下加熱前水和食用油的溫度。 ②打開電加熱器,對燒餅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熱3、4分鐘左右,并用玻璃棒攪拌。 ③停止加熱,同時讀出兩支溫度計的示數,記下加熱后水和食用油的溫度。 ④算出加熱過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溫度各升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老師巡回指導。 分析歸納:引導學生分析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不同,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必須繼續給水加熱一段時間,說明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 實驗結論: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二)比熱容 問題1:既然通過實驗得出力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思考怎樣表示不同物質這種性質上的差別呢? 引入比熱容概念。 問題2:學生閱讀課本比熱容的相關介紹,得出比熱容的定義、符號、單位以及幾種常見的比熱容值。 (1)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作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2)單位:J/(kg·℃) (3)水比熱容是 J/(kg·℃)。 其物理意義:表示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熱量是 J。 拓展延伸: (1)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是由物質本身決定的,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溫度高低、升高或降低溫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等因素無關,可用來鑒別物質。 (2)當物質的狀態發生改變時,比熱容改變。 (3)比較兩種物質吸收熱多少時考慮物質的比熱容、質量和溫度升高的度數這三個因素,吸收多少與物體的溫度無關,與物體升高的度數有關。 (4)比熱容是表示物質吸、放熱本領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條件下不同的物質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物體的溫度不同,比熱容小的溫度變化大;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不同,比熱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正是由于這一特性,自然界中有許多現象都是由比熱容的大小引起的。 典例分析: 水的比熱容是 ,讀作 ,把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熱容是 ,它的含義是 ,比熱容是物質的 之一,2Kg水和1Kg水比較,它們的比熱容 大,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較 的比熱容大。 【答案】 J/(kg·℃) 焦每千克攝氏度 不變 表示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熱量是 J。 特性 一樣 一滴水 【解析】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質量、溫度計吸放熱情況無關;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 2、下列過程中,物質比熱容會發生變化的是( ) A 把煤塊碾碎成煤屑 B 把鐵屑熔化后燒鑄成鐵塊 C 把銅塊投入熱水中再取出 D 冰熔化成水 【答案】D 【解析】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質量、溫度計吸放熱情況無關 鞏固小結 通過實驗和思考,學生已經對比熱容有了初步認識,師生共同回顧。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作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單位:J/(kg·℃) 水比熱容是 J/(kg·℃)。其物理意義:表示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熱量是 J。 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從學生熟知的生活出發,即能快捷、方便、準確的處理問題又能感受物理知識的存在。 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和實驗操作的能力。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嘗試歸納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進一步理解“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課堂檢測與評價內容、導學案 (可附檢測卷、導學案) 課堂練習 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每一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一桶水倒掉一半剩余的水的比熱容是 。 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 的比熱容大。 2.下列過程中物體的比熱容發生變化的是: A 把煤塊粉碎成煤屑 B 把鐵屑熔化后澆鑄成鐵塊 C 把銅塊磨小一些 D 冰熔化成水 3.相同質量的鋁和銅吸收相同的熱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鋁上升的溫度較高 B 銅上升的溫度較高 C鋁和銅上升的溫度一樣高作業 布置 物理來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請同學們課下上網收集資料:1:哪些自然現象是與物質的比熱容有關系的;2:水的比熱容大在日常生活的廣泛應用板書 設計 13.3比熱容 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不同 定義 (比熱容) 表達式: C=Q/△t.m 單位: J/(kg.℃) 物理意義: 反映物質的吸熱能力,是一種屬性。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