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三單元 學戲曲唱臉譜 (第一課時)京劇的行當“生”行: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他常是劇中的主要人物,京劇行當以“生”為首。“旦”行:是女性角色的統稱, 均為女性人物“凈”行:俗稱大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丑”行: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小生 武生老生 娃娃生花旦 青衣老旦 刀馬旦武旦 花衫凈武丑 文丑京劇與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當選,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位,對京劇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刻苦鉆研藝術,在藝術上不斷進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獨門劇目,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角藝術流派。 梅蘭芳 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字畹華,藝名蘭芳。出身于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擅長旦角,扮相端麗,唱腔圓潤,臺風雍容大方,被稱為旦行一代宗師。經過長期的舞臺實踐,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梅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抗戰期間蓄須明志,拒絕演出,靠寫字賣畫為生。解放后歷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以65歲高齡,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戲《穆桂英掛帥》。1961年8月8日因心臟病發作,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梅蘭芳 尚小云程硯秋 荀慧生生 旦 凈 丑小游戲,連一連京劇的唱腔京劇的聲腔主要有西皮和二簧這兩種。二者最明顯的不同就在音律,西皮的曲調比較明快亮麗,二簧的曲調比較低沉悲婉。京劇的藝術表現形式四功:唱念做打,戲曲表演中的四項基本功,“唱”指的就是唱功;“念”指的是念白;“打”指的是武打和各種舞臺翻跌的技;“做”就是戲曲表演中的各種肢體語言,是看起來有些舞蹈化的形體動作。《京劇旦角唱段表演體驗》京劇貴妃醉酒(楊玉環念白:)麗質天生難自捐,承歡十宴酒為年,六宮粉黛三千中,三千寵愛一身專。京劇的藝術表現形式五法:手、眼、身、法、步。手指手勢,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臺步,法指以上幾種技術的規格和方法。其中“法”是指戲曲表演所不能背離的規矩和法度,否則就不是戲曲了。它是演員在舞臺上展現戲曲表演意境和神韻的技法。京劇表演藝術的虛擬性上山、過河、騎馬、坐轎、行船、上樓、下樓、開門、關門、喂雞、撲蝶、飲酒、吃飯、撲火、落水、摸黑……等行為動作就都是采取虛擬的方式表演出來的。京 劇 臉 譜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用各種顏色在演員的面部所勾畫成的特殊譜式圖案。凈、丑是采用臉譜作為面部化裝的主要角色。臉譜的通途是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豐富舞臺美術色彩,強化演出效果。紅臉:代表忠誠勇敢;黑臉:代表忠厚正直;白臉:代表狡猾奸詐;花臉:代表威武豪邁。藍臉:勇猛剛強;黃臉:代表兇猛殘暴。四擊頭戲曲鑼鼓經,音響、節奏均強,由于大鑼在小鑼和鈸的配合下共擊四記而得名。也稱四記頭。用以配合劇中人的亮相等動作。小 結作為當代學生應該怎樣繼承和弘揚京劇文化?做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傳承弘揚祖國優秀的藝術文化,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有義務將京劇藝術不斷發揚光大,名揚世界!讓世界看到東方明珠京劇的色彩!謝 謝觀 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