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物理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8.5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目標1.通過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進一步深化守恒思想; 2.能夠根據實驗數據論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3.能夠根據實驗目的設計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方案,能控制實驗條件,正確進行實驗操作,獲取、處理實驗數據,并減小誤差; 4.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認真嚴謹的科學精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方案的設計、論證和完善。教學難點: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論證;進行實驗誤差分析。教學過程新課引入 回顧:機械能守恒定律 守恒的條件 情境判斷 研究自由下落物體 的機械能。 新課教學 、 自由落體運動 引導學生建立自由落體運動情境: (設計意圖:理解實驗原理,知道實驗設計思路) 、實驗方案設計與論證 研究起始點到某點的運動過程,如何驗證機械能守恒? 研究運動中某段過程,如何驗證機械能守恒? 談論與交流:如何得到瞬時速度? 圖像如何驗證機械能守恒? 學生分析: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圖像是一條過原點且斜率為g的直線,則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多角度驗證自由落體運的機械能守恒定律,以加深守恒思想。) 、實驗器材 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目的找出所需器材:打點計時器、紙帶、復寫紙、重物、刻度尺、鐵架臺(帶鐵夾)、學生電源等。 、實驗步驟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交流啟發、不斷完善得出實驗步驟: 按如圖裝置把打點計時器安裝在鐵架臺上,用導線把打點計時器與學生電源連接好。 把紙帶的一端在重錘上用夾子固定好,另一端穿過計時器限位孔,豎直提起紙帶使重錘??吭诖螯c計時器附近,紙帶上端用夾子夾住。 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錘自由下落。 重復幾次,得到3~5條打好點的紙帶。 在打好點的紙帶中挑選第一、二兩點間的距離接近2mm,且點跡清晰的一條紙帶,在起始點標上0,以后各依次標上1,2,3……,用刻度尺測出對應下落高度h1、h2、h3……。 應用公式 計算各點對應的瞬時速度v1、v2、v3…… 計算各點對應的勢能減少量mghn和動能的增加量進行比較。 、注意事項 請問同學們:實驗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引導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質疑完善得出注意事項。 1.應盡可能控制實驗條件,即應滿足機械能守恒的條件,這就要求盡量減小各種阻力的影響,采取的措施有: (1)安裝打點計時器時,必須使兩個限位孔的中線嚴格豎直,以減小摩擦阻力. (2)應選用質量和密度較大的重物,降低空氣阻力帶來的影響. 2.實驗中,提紙帶的手要保持不動,且保證紙帶豎直.接通電源后,等打點計時器工作穩定后再松開紙帶. (六)、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視頻 播放以自由落體運動為例的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視頻,以加深同學對機械能守恒的理解。 (七)、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視頻 1.為什么紙帶上的前兩個點間的距離應接近2mm? 2.能否用 或 求瞬時速度? 3.為什么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總是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思考、質疑、交流,深化對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