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shè)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物理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知道拋體運動及平拋運動的概念。 2.能通過觀察簡易實驗的現(xiàn)象猜想平拋運動是由自由落體和勻速直線運動兩種運動的合成。 3.能通過教師提供的實驗材料(但不局限于這些材料)獨立設(shè)計一個能得到平拋運動軌跡且能實現(xiàn)數(shù)據(jù)測量的實驗方案。 4.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方案的科學性進行辯證的討論,并改進方案。 5.根據(jù)方案,利用工具和輔助器材制作或構(gòu)建實驗需要的器材。 6.利用搭建的器材完成實驗探究。 7.完成實驗報告。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 1.知道拋體運動和平拋運動的概念。2.通過實驗探究得到平拋運動的特點。教學難點: 1.根據(jù)實驗的目的和限制條件獨立設(shè)計實驗方案。2.能用自己設(shè)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并得出實驗結(jié)論。教學過程引入:觀看視頻 思考:什么樣的運動是拋體運動,什么樣的運動是平拋運動。 以一定的速度將物體拋出,在空氣阻力可以忽略的情況下,物體只受重力的作用,這時的運動叫作拋體運動。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拋體運動叫作平拋運動。 探究1:如何得到一個平拋運動? 由誰來做平拋運動?(小球、物塊或水柱) 忽略空氣阻力?(密度較大) 如何得到水平初速度?(斜軌或彈射獲得初速度,軌道末端呈水平) 探究2:如何得到這個平拋運動的軌跡? 如何確定原點?拋出點為原點 如何確定x軸和y軸?重錘線確定y軸,再作y軸的垂線作為x軸 如何標注單位長度?刻度尺標注單位或直接選用帶刻度的背景板 通過什么方式描繪運動軌跡?描跡、照片、視頻或位移傳感器等方式 探究3:如何驗證猜想 當時間可測量時,驗證水平位移滿足,豎直位移滿足 當時間不可測時,驗證是否滿足。 方案設(shè)計及操作 ①提供器材但不局限于這些器材。如:軌道、金屬小球、木板、刻度尺、白紙、帶刻度的美工板、塑料瓶、水平儀、手機等。 ②明確探究任務:通過自制器材得到一個平拋運動的軌跡并分析平拋運動的特點。 ③通過網(wǎng)絡搜集資料和信息,完成實驗預案并設(shè)計制作實驗需要的裝置。 ④進行實驗探究。 實驗如果沒有成功,再次分析實驗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或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向已成功小組尋求幫助,改進方案,重新設(shè)計方案后再次探究。成功后再出實驗報告,連同失敗實驗的缺陷分析一起發(fā)送至教師郵箱內(nèi)。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