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物理 年級 高中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重力勢能教學目標1. 理解重力做功的特點,知道什么是重力勢能。 2. 理解重力(彈力)做功與重力(彈性)勢能變化的關系,初步體會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重力做功的特點。 2. 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教學難點: 重力勢能與重力做功的特點教學過程新課引入: 籃球上升,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大。 籃球下降,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密切相關。 研究重力做功對理解重力勢能有重要意義! 1.1重力做功的特點 因此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跟起點和終點的位置(高度)有關。 1.2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Ep=mgh 單位:焦耳(J),1J=1kgm s-2 m=1N m 說明: 1、標量。 2、是物體和地球組成的系統共有。 (地球默認它存在,通常也說物體的重力勢能) 3、具有相對性,與選取的參考面有關。(重力勢能有正負) 同一參考平面時,正>負。 例1.關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得幾種理解,正確的是 ( ) A.重力勢能Ep1=5J,Ep2=-10J,則說明Ep1與Ep2方向相反 B.放在地面上的物體,它的重力勢能一定等于零 C.在不同高度將某物體拋出,落地時重力勢能相等 D.選取不同的參考平面,物體具有不同數值的重力勢能,但并不影響重力勢能的變化量 2.1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 可見:重力勢能的變化只與重力做功有關,具體的來說 高度下降, WG>0,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減少的量。 高度增加, WG<0,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勢能增加的量。 總結: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2.2. 彈性勢能 彈性勢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于彈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彈性勢能。 彈性勢能的大小:彈性勢能跟形變量與勁度系數有關,形變量越大,勁度系數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2.3彈力做功和彈性勢能的關系 壓縮彈簧,彈力對物體做負功,彈性勢能增加。 恢復原長,彈力對物體做正功,彈性勢能減小。 類比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彈力做的功等于彈性勢能的減少量。 2.4勢能 1.勢能:又叫位能,與相互作用的物體的相對位置有關。 2.勢能的英文原詞:potential energy,潛在(潛藏)的能量。 即:重力做功是重力勢能變化的量度,彈力做功是彈性勢能變化的量度 例2.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地面上,物體上面連著一個輕彈簧,用手拉住彈簧上端上移H,將物體緩緩提高h,拉力F做功WF,不計彈簧的質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重力做功-mgh,重力勢能減少mgh B.彈力做功-WF,彈性勢能增加WF C.重力勢能增加mgh,彈性勢能增加FH D.重力勢能增加mgh,彈性勢能增加WF-mgh 課堂總結: 重力做功特點: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于位置有關 重力勢能:,標量,系統共有,相對性 重力(彈性)勢能的變化只與重力(彈力)做功有關 重(彈)力做的功等與重力(彈性)勢能的減少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