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生物學 年級 高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學習目標1.運用物理模型模擬減數分裂過程,概述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歸納同一個體產生配子多樣性的原因,認同有性生殖的優越性,培養進化與適應的觀念。 2.通過模型模擬和史料分析構建減數分裂概念圖,發展模型與建模、演繹與推理的科學思維。 3.通過了解雄蝗蟲的減數分裂研究資料,認識合適的研究材料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通過科學史分析,形成證據意識。 4.能夠從減數分裂的角度等分析解釋生活中常見的遺傳現象,形成關愛生命的意識。課前學習任務1.回顧有絲分裂、染色體組成等相關知識,并對教材進行預習。 2.準備細胞分裂模擬材料,如橡皮泥、扭扭棒等;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認識人類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和類型1.觀察人體染色體形態,認識染色體組成和形態類型,形成“同源染色體”的概念; 2.推測:人類生殖細胞中有_______條染色體;【學習任務二】構建減數分裂概念圖1.觀察圖片,提煉減數分裂發生的變化 1)1與2是_________;1與3是___________;1與4是_________ 2)細胞分裂幾次?__________________ 3)減數分裂前后染色體總數有何變化?由此可得出什么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子中有姐妹染色單體嗎?由此可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子中有同源染色體嗎?由此可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料探究,搭建減數分裂整體框架 1)分析史料,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1:科學發現,在細胞培養液中加入足量的DNA合成抑制劑抑制染色體復制,細胞不能分裂,移除抑制劑后,細胞又能繼續分裂; 2)模擬活動1:已知雄笨蝗(2n=23,XO型)只有一條性染色體(X染色體),雄笨蝗精原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有多少條X染色體?請利用模型基于不同假說模擬推理。 分析史料,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2:科學家發現雄笨蝗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后產生了兩類細胞,一類細胞含有X染色體,另一類細胞不含X染色體。 3)模擬活動2:請利用模型模擬預測含兩對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類型。 分析史料,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3:人們發現雄蝗蟲(2n=23,XO型)常染色體中有一對特殊的同源染色體大小不等,科學家統計了300多個細胞,發現X染色體會與其中小的染色體進入同一個子細胞,也會與其中大的染色體進入同一個子細胞,兩種情況出現的比例接近1:1。 【學習任務三】認識減數分裂的動態過程 1)模擬活動3:請利用模型模擬減數分裂的過程,并對兩次分裂過程進行對比,完成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對比表格。 2)結合圖片,認識“交叉互換”,并歸納減數分裂產生配子多樣性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動:比較精子和卵細胞的產生過程推薦的學習資源文獻資料《減數分裂的研究歷史》(楊大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