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情境導入:本單元項目式 主題:聲音編碼你知道人的聲音是怎么被數字設備“認識”的嗎 學習目標:本單元項目式 主題:聲音編碼計算機處理聲音時,需要將各種各樣的聲音數字化,編碼石其中重要的一步。通過聲音編碼得到的數字音頻有利于加工、儲和傳播。本節課我么將學習:1.數字音頻的認識與應用。2.聲音編碼的過程。《1.4聲音編碼》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四年級下冊-第1單元 數字世界 -珠珠老師信息科技 課件2022新版課標內容1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2活動2:了解聲音數字化3活動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目錄》信息科技01認識數字音頻活動101.知識點講解你在生活中使用過數字音頻嗎?查找資料,說一說什么是數字音頻。思考與討論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0101.知識點講解人們利用數字化手段對聲音進行錄制、編輯、壓縮和存儲等操作,從而得到二進制數據形式的數字音頻。在不同場合,人們對音頻的需求會有所不同,如有的場合對音質要求高,而有的場合對傳輸速度要求高。根據不同的要求,可以編碼生成不同類型的文件。除了音質上的差別,聲音編碼后產生的文件大小也不一樣。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0101.知識點講解助力知識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01計算機中存儲容量最小的單位是比特 (bit ),一個比特只能表示一個“0”或“1”。因為一個比特所能表示的值太小,通常以八個比特為一個基本單位,稱為一個字節 (Byte),簡稱為B。常見的單位還有 KB、MB、GB、TB等。1B=8bit1KB=1024B02了解聲音數字化活動201.知識點講解聲音數字化時,需要使用聲音采集設備 (麥克風、錄音機、聲卡等)采集各種聲音,量化后表現為二進制編碼。活動2:了解聲音數字化02數字化后的音頻可以再轉換成不同格式的數字音頻。01.知識點講解活動2:了解聲音數字化錄制《鐵杵成針》的故事,并將此音頻文件上傳至學習平臺。小組合作探究020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活動301.知識點講解活動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小組合作,討論數字音頻在生活中的應用。0301.知識點講解活動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03數字音頻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例如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語音交流,選擇個性化的導航語音輔助導航,使用語音播報進行移動支付提醒,通過語音交互控制智能家居等等。>拓展聲音在編碼過程中生成不同類型的音頻文件,分為未壓縮、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文件。未壓縮音頻文件音質好,但存儲容量較大,如Wave等;有損壓縮音頻文件音質有所損失,但存儲容量最小,如MP3 等: 無損壓縮音頻文件音質沒有損失,存儲容量相對較小,如ALAC等。01.知識點講解課堂總結活動1 認識數字音頻活動2 了解聲音數字化了解聲音數字化過程。說動3 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并學習同學的優秀之處123goodbye能掌握數字音頻的概念《感謝觀看》- Thank for Viewing -珠珠老師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四年級下冊《1.4聲音編碼》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4課。本節課分為三個活動:“認識數字音頻”“了解聲音數字化”“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三部分內容組成。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逐步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具備一定的小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等,提升信息社會責任,綜合提升信息素養。教學目標及核心素養指向1、認識數字音頻,了解計算機存儲單位;(信息意識) 2、了解聲音數字化,能夠利用計算機錄制音頻文件;(信息意識、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3、小組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感受科技生活的便利;(信息意識、信息社會責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認識數字音頻,了解計算機存儲單位; 了解聲音數字化,能夠利用計算機錄制音頻文件; 設計原因:了解聲音數字化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知識點的滲透需要作為重點內容。 教學難點: 小組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感受科技生活的便利; 設計原因: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在操作上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此部分對學生來說難度較高,應作為難點內容。教學過程1、情境導入(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情境引入:你知道人的聲音是怎么被數字設備“認識”的嗎 學習目標: 計算機處理聲音時,需要將各種各樣的聲音數字化,編碼石其中重要的一步。通過聲音編碼得到的數字音頻有利于加工、儲和傳播。 本節課我么將學習: 1.數字音頻的認識與應用。 2.聲音編碼的過程。 學生聽教師引導生活中的案例,學生討論,回答提問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對網頁的學習興趣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2、新知講授(3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 人們利用數字化手段對聲音進行錄制、編輯、壓縮和存儲等操作,從而得到二進制數據形式的數字音頻。 在不同場合,人們對音頻的需求會有所不同,如有的場合對音質要求高,而有的場合對傳輸速度要求高。根據不同的要求,可以編碼生成不同類型的文件。除了音質上的差別,聲音編碼后產生的文件大小也不一樣。 助力知識 計算機中存儲容量最小的單位是比特 (bit ),一個比特只能表示一個“0”或“1”。因為一個比特所能表示的值太小,通常以八個比特為一個基本單位,稱為一個字節 (Byte),簡稱為B。常見的單位還有 KB、MB、GB、TB等。 1B=8bit 1KB=1024B 活動2:了解聲音數字化 聲音數字化時,需要使用聲音采集設備 (麥克風、錄音機、聲卡等)采集各種聲音,量化后表現為二進制編碼。 數字化后的音頻可以再轉換成不同格式的數字音頻。 活動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 數字音頻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例如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語音交流,選擇個性化的導航語音輔助導航,使用語音播報進行移動支付提醒,通過語音交互控制智能家居等等。 拓展: 聲音在編碼過程中生成不同類型的音頻文件,分為未壓縮、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文件。未壓縮音頻文件音質好,但存儲容量較大,如Wave等;有損壓縮音頻文件音質有所損失,但存儲容量最小,如MP3 等: 無損壓縮音頻文件音質沒有損失,存儲容量相對較小,如ALAC等。 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探討交流,完成任務 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 小組合作探究 你在生活中使用過數字音頻嗎?查找資料,說一說什么是數字音頻。 活動2:了解聲音數字化 小組合作探究 錄制《鐵杵成針》的故事,并將此音頻文件上傳至學習平臺。 活動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 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合作,討論數字音頻在生活中的應用。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核心素養。3、課堂小結(7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總結本課內容: 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 活動2:了解聲音數字化 活動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 學生一同回答并梳理知識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共1張PPT)學習單1活動1:認識數字音頻你在生活中使用過數字音頻嗎?查找資料,說一說什么是數字音頻。實踐探究班級:4年__班組別:______2活動2:了解聲音數字化錄制《鐵杵成針》的故事,并將此音頻文件上傳至學習平臺。思考與討論3活動3:討論數字音頻的應用小組合作,討論數字音頻在生活中的應用。實踐探究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1.4聲音編碼》作業設計作業分析作業類型 基礎型作業 探究型作業 實踐型作業 跨學科綜合作業作業類別 課時作業 單元作業 學期作業應用場景 課前預習 課中練習 課后作業作業對象 全體學生作業 學生根據情況可選作業設計思路 通過比較、綜合、拓展,鞏固本節課知識點,舉一反三,讓學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溝通交流,提升協作能力。作業內容【難度等級:★★★★★】上網搜索常見的音頻文件類型,了解它們的特點文件類型特點WaveMP3WM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課聲音編碼 作業設計.docx 第4課聲音編碼 學習單.pptx 第4課聲音編碼 教學設計.docx 第4課聲音編碼 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