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楂樹》 歐洲民族民間音樂(1) 01 東歐音樂 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田野靜悄悄》 《田野靜悄悄》 俄羅斯民歌 歌曲的曲調非常簡單,整首歌只有兩個樂句(每個樂句有上半句和下半句),兩個樂句。 卻勾畫出無盡的意境。這首歌曲采用分節歌的形式,這是歐洲民間音樂的主要特征之一。分節歌就是一個曲調配上多段詩句組成的歌詞,并且歌詞常常押韻。 分節歌——歐洲民間音樂重要特征 《紅梅花兒開》 . . . 《喀秋莎》 俄羅斯民間音樂包括民歌、歌舞和器樂三類,其中每一類又包括許多不同的體裁形式,豐富多彩。俄羅斯民歌內容廣泛,反映著人民生活的各個側面。其民間歌舞舞姿歡騰熱烈,開朗活潑。 俄羅斯音樂特點 1 俄羅斯民間音樂中常見自然大、小調式與和聲小調式,其旋律具有明顯的功能和聲意義。 俄羅斯音樂特點2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鉆研了俄羅斯民間音樂,將專業的音樂技巧和它結合起來,奠定了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堅實基礎。俄羅斯作曲家正是由于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哺育,才能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世界樂壇上取得輝煌的成績。 俄羅斯音樂特點3 02 東南歐音樂 《云雀》 樂器音色有什么特點? 羅馬尼亞民間樂曲 排簫 排簫是由一系列管子構成的管樂器,管子都是按由長到短或由短到長的順序排列,并且把它們并排連接在一起,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 構成一個個獨立的吹管,吹奏時,氣流進入管中,可以產生高低不同的音調。 《孤獨的牧羊人》 排簫大師——格奧爾基?贊菲爾 Gheorghe Zamfir是國際上知名的排簫演奏家,他出生于羅馬尼亞的一個窮苦人家,小時候得到過一架手風琴,后來去大學里開始專業學習手風琴,但是因故學校手風琴專業停辦了,他才改學了排簫,陰差陽錯世界上少了個手風琴演奏家,卻多了個著名的排簫演奏家。Gheorghe Zamfir對排簫進行了改革,使之更能適合于現代音樂的表現。 東南歐的民間音樂文化反映了與這一地區各民族(如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相關的社會生活狀況。其傳統音樂以復雜的節奏為特征。自由節奏的旋律,無論從聲樂和器樂中都可以看到。民間音樂中的非對稱性結構和變拍子也是這一地區民間音樂引人注目的特色。 東南歐民間民族器樂音樂特點1 排簫是古典時期的古老樂器,為笛子的祖先。由成排的短豎管組成,管為木、竹或陶制,按長短依次排列并固定在一起。吹奏者沿這些管的開口端吹奏。古希臘人認為這是牧神潘發明的。在莫扎特的《魔笛》中,帕帕蓋諾用這種樂器。 東南歐民間民族器樂音樂特點2 歐洲常見的民族民間樂器有蘇格蘭風笛、愛爾蘭風笛、俄羅斯巴拉萊卡(三角琴)、西班牙班杜利亞琴、意大利曼陀鈴、西班牙吉他和比利時薩克斯等。 東南歐民間民族器樂音樂特點3 曼陀鈴 彈撥樂器,起源于意大利,原名為意大利文"mandolino",意為"杏仁",由其外形得名。傳統曼陀鈴的琴身形狀,更像是剖開的水梨,琴體背部隆起成半圓,不帶橫板,琴頸上有品,琴頭略向后仰。 欣賞曼陀鈴演奏 《鳥兒在歌唱》 歌曲表達了怎樣的音樂情緒?用了哪種演唱形式? 保加利亞民歌 《鳥兒在歌唱》 既讓人感到甜蜜,又讓人感覺略帶憂愁和壓抑。 這首歌采用的是歐亞唱法,這是一種流傳于保加利亞的民歌唱法。這種民間演唱形式,相當于一種多聲部的重唱,常用一種自然的喉音和類似金屬聲的二度音程的和聲演唱,其效果粗獷尖銳,極富地方色彩。 拓展聆聽 歐亞唱法是流行于保加利亞的民歌唱法,聲音方面:采用自然、直接、開放的聲音;音色方面:清澈、透明;旋律:音域補款,善用不和諧的二度和聲音程;特點:裝飾音層出不窮,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特殊的色彩 歐亞唱法: 兩個聲部之間的平行二度、七度、九度是保加利亞傳統民歌的特色。這種對人們聽覺來說很不習慣的和聲卻創造出一種充滿動力的音響。這種聲部進行在歐洲其他地區較為少見。 東南歐民間民族歌曲特點 謝謝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