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1《功》教案教材分析: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中《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的第1節內容。本節內容是繼運動學之后的能量學習的開始,能量是《課標》中科學內容的三大主題之一,這充分說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課程中的重要地位。功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比較復雜和抽象,學生常常容易會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本節內容是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這節課是在前面所學綜合地應用力與運動關系知識來展開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可以說是前面所學的知識的延伸,又為以后學習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等知識奠定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 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機械功的概念,能從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2) 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簡單的規律,能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做功,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 (3) 理解功的計算公式W=FS中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單位,并能用來實行簡單計算; (4) 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的水平,能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具有有初步的分析概括水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學原理的興趣;樹立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結合教材和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 功的計算是即將學習的功率、機械效率的基礎,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把利用W=FS進行簡單的計算作為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 在尚未講到能的轉化概念之前功的定義是不容易清楚給出的,所以教材中沒有對物理學名詞“功”下定義,而是從漢字“功”的含義中“成效”的意思出發,說明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這樣從“成效”出發引出力學里的“做功”,對學生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有好處;學生常常把生活中的“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做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我把判斷一個力有沒有做功作為本節的難點;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題導入 用平時家里吊物體的事例,引出課題。 2.實驗導入 針對手推講桌出現的兩種不同情形,對其進行受力分析和比較,引出力的作用成效,得出“功”的初步印象。 二、新課教學 (一)“功”的概念 用叉車舉高貨物的事例和圖片,分析得出功的概念。 再用馬拉車的事例,進一步認識拉力的作用成效,說明拉力對物體做了功,幫助學生理解做功的概念。 用圖片展示三種事例:(1)用滑輪吊物體;(2)小男孩推石頭;(3)網球在光滑的地面上滾動。學生思考,師生共同分析三種情形有沒有做功,進一步強化做功的認識。同時也為總結三種不做功的情況做鋪墊。 (二)、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用問題“如何判斷是否做功?”導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圖片展示(1、搬而未起;2、足球在球場上滾動;3、拿著滑板車在水平面走動)三種不同情形,目的在于教會學生是否做功的判斷方法,同時強化對做功主體的認識,為能量的轉化打基礎。總結三種不做功的情形:(1)有力無距離;(2)有距離無力;(3)力與距離垂直,即距離不在力的方向上。目的是在于對力的作用成效和做功的正確認識。 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來反饋教學效果。 (三)、功的計算 通過動畫和分析,認識到功的大小與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運動的距離有關。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物體運動的距離越大,力的成效就越明顯,做的功就越多。可見,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影響著功的大小,因而可通過兩個必要因素反映出功的大小。 引導學生得出,功的計算公式:W = F s 單位教學中,介紹焦耳的實例,既可強化單位,又能培養物理學習興趣。 通過 “1 J” 的物理意義的學習,提升對功的大小和計算方法的認識。 運用“例1、在平地上,一小朋友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100N的箱子,前進了1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這個箱子勻速提高1.5m,他做了多少功” 講解例題,介紹功的分析和計算方法,用注意事項: 1.克服重力或克服摩擦力做功; 2.“誰做了功”、“對誰做功”和“做了多少功””,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三、課堂小結 運用課件,再次展現主要內容,不僅取得鞏固提升的效果,也能達到培養物理學習興趣的目的。板書設計: 第1節 功 一、功的概念: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二、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三、功的計算: 公式:W = F s 單位:W—焦耳(J) F—牛頓(N) s—米(m) 單位換算:1 J=1 N·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