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知識清單】課標要求: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起源特征。了解古代各大帝國的擴張歷程,認識個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認識不同文明間的早期聯系。一、人類文明的產生①產生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②產生前提: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③產生標志: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文字、城市的出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1、誕生區域: ①西亞的兩河流域(蘇美爾、古巴比倫); ②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古埃及);③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 ④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⑤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古希臘)。2、特征: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古代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3、發展狀況:文明 地域 西亞: 兩河流域 東北非: 尼羅河流域 南亞: 印度河、恒河流域 南歐: 巴爾干半島和愛琴海部分島嶼代表 巴比倫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臘文明(海洋文明)產生 約公元前3500 約公元前3500 公元前3000 公元前2000地理 環境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尼羅河為農業和交通提供便利 印度河流域平原廣闊;恒河流域雨水豐沛。 多山少平原,陸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區性大國的興起政治 制度 ①君主專制制度; ②成文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 宣揚君權神授,維護奴隸主利益和權威。 ①奴隸制君主專制②建立比較完善的官僚系統 ③法老具有至上權威 種姓制度特點: 貴賤分別、 等級嚴格、 職業世襲, 實行內婚、 法律地位不平等。 城邦制度: ①形成時間:公元前8-前6世紀 ②城邦特征: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直接民主) ③代表城邦: 斯巴達:寡頭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文化 成就 ①文字:楔形文字 ②文學:史詩《吉爾伽美什》、洪水和方舟傳說 ③數學:60進位制、 ④軍事:戰車和車輪 ⑤建筑:空中花園 ①文字:象形文字 ②文學:神話和文學故事文字 ③歷法: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 ④建筑:金字塔 ⑤書寫材料:莎草紙 ①宗教:佛教 ②文學: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 ③數學:創造了1到9的數字,發明了“0”,提出了按位計數值的方法。 ①文學:古希臘神話 ②史學: 希羅多德是“史學之父”、修昔底德, ③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自然地理因素是文明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但并非決定因素或唯一因素。還受到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經濟狀況、文化傳統、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決定因素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三、知識拓展1、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①地位: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②目的: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和權威,鞏固統治;③特點:維護奴隸制、保護私有財產、宣揚君權神授、同態復仇法(以眼還眼以牙還牙)、④評價: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刑罰比較殘酷,具有一定的野蠻性和原始性,與現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有限。2、古印度:種姓制度①實質: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②內容:等級名稱 社會職責 社會階層婆羅門 掌管祭祀,掌握神權 祭司貴族剎帝利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 國王、官吏、武士吠舍 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 農牧民、手工業、商人首陀羅 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 被征服居民、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賤民: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在社會上遭到歧視和凌辱③特點:貴賤分明、等級世襲;職業世襲、世代相傳;互不通婚、種姓內婚制;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④影響:激化社會矛盾,嚴重阻礙了印度社會的發展3、佛教:①時間:前6—前4世紀; ②創始人:釋迦牟尼;③主張:眾生平等,抨擊種姓制度下的等級體系④影響:對種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4、古希臘的城邦制度:①形成時間:公元前8-前6世紀②城邦特征: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直接民主)③代表城邦:斯巴達:少數人掌握政權的寡頭政治。雅典:多數公民掌權的民主政治。5、雅典的民主政治(少數人的民主,奴隸制民主政治)①發展歷程:奠基:梭倫改革——確立:克里斯提尼改革——高峰/黃金時代:伯利克里改革②特點:直接民主、主權在民(公民:本邦成年男子)、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城邦利益至上③實質:奴隸主民主政治(維護奴隸主階級特權)④積極:A.開啟了民主政治的先河,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B.民主寬松的氛圍,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輝煌的成就。⑤消極:A.民主的范圍過于狹隘,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掌握國家權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特權。B.直接民主、輪番而治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與誤用,造成“多數人的暴政”,C.只適用于小國寡民。四、古代文明的擴展文明類型 農耕文明(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擴張條件 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 自身組織能力、航海技術和武器的優勢, 工商業發達。代表 ①古埃及文明;②西亞文明:古巴比倫、亞述 古希臘擴張區域 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 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擴張方式 武力戰爭 移民(殖民)特點 建立統一的大帝國 被征服者服從征服者 建立了數量眾多的城邦國家 殖民城邦獨立自主,不受母邦控制擴張影響 古代文明各自的擴展,使不同文明相互連接起來,促進大帝國的興起。五、古代世界的帝國1、早期帝國的出現:赫梯、埃及新王國和前8世紀以后的亞述都已經是統治范圍比較廣大的國家。2、地跨亞非歐的三大帝國: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 羅馬帝國崛起時間 公元前6世紀 公元前4世紀末 公元前1—2世紀衰亡 公元前4世紀末, 被馬其頓滅亡 亞歷山大去世后, 分裂為三個希臘化國家 395年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疆域范圍 亞非歐 歐亞非 橫跨歐亞非, 整個地中海變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海統治措施 繼承西亞地區傳統 ①中央:君主專制制度 宣揚君權神授 ②地方:行省制 ③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 ④波斯人任要職 繼承波斯帝國基本制度, ①中央:實行君主專制 宣布君權神授, ②地方:行省制 ③任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任主要職務 ④推廣希臘文化 ①中央:實行帝制,發展奴隸制。 ②地方:行省制 ③宗教:4世紀基督教成為國教 ④法律:羅馬法 ⑤經濟:發展海外貿易共同特征 ①疆域:疆域廣闊,都地跨亞歐非三洲,依靠武力征服; ②政治:都是奴隸制大帝國,都推行君主專制、宣揚君權神授,地方實行行省制。 ③文化:都受到希臘文明影響; ④結果:都對區域影響深遠。⑤都不斷繼承與發展。3、古代帝國的區域性影響?積極:傳播了先進的文明,促進東西方的交流。消極:給被征服地區人民帶來了災難;4、古代世界的大國都要修建大通道的原因?(見課本13頁筆記)六、文明的交流1、總趨勢:交往不斷增多,相互影響不斷擴大。2、概況:領域 傳播途徑技術 農耕 西亞的農耕技術,逐步傳到中亞、歐洲和北非一些地區冶鐵 從西亞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藝術 神話 西亞的神話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雕刻 希臘最初的雕刻藝術,特別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 ①起源: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亞地區的腓尼基 ②演變: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展出古代西亞、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種字母;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成為今天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頭中西經貿往來 絲綢之路 ①通過絲綢之路,漢朝和羅馬帝國有間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國時期,中國的絲綢已到達地中海東岸 ②東漢的班超為經營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③2世紀,已經有來自羅馬的商人到達洛陽。羅馬商人與中國進行貿易。七、知識補充1、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①消極:給被征服地區人民帶來了災難;②積極:戰爭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文明,促進東西方的交流交融。(希臘化時代)2、羅馬的興衰:(政體:君主制→共和制→帝制)3、羅馬的法律: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查士丁尼法典》與《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全》。4、評價羅馬法:①對羅馬:有利于穩定秩序、鞏固統治。②對后世: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