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的增殖的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比較分析,明白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異同。2.說出無絲分裂過程、特點。3.制作裝片并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各個時期的變化特征。 【教學難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的變化情況。【預習新知】細胞增殖1.細胞增殖的概念: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的過程。2.細胞增殖的意義: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3.細胞增殖的階段: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兩個相連續的過程。4.細胞增殖的表達方式:“物質準備—分裂—物質準備—再分裂……”,可見細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細胞周期1.生物的生長(1)主要原因: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2)次要原因:通過細胞生長增大細胞的體積。2.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1)細胞的體積越大,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越__小__。(2)細胞的體積越大,相同時間內物質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細胞體積的比值越__小__,即物質運輸的效率越__低__。3.細胞增殖(1)概念: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的過程。(2)過程: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兩個連續的過程。(3)主要方式:有絲分裂。(4)意義: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4.細胞周期(1)細胞周期的概念①前提條件:連續分裂的細胞。②時間: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③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2)分裂間期①時間:從細胞一次分裂結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②主要物質變化: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3)結合下面材料分析下列問題細胞類型 分裂間期 分裂期 細胞周期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 15.3 2.0 17.3小鼠十二指腸上皮細胞 13.5 1.8 15.3人的肝細胞 21 1 22人的宮頸癌細胞 20.5 1.5 22①不同生物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不一定相同。②各種細胞的細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間期所占的時間長。③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相同的細胞,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的比例不一定相同。有絲分裂時期 分裂圖像 特點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間期 ①完成 和 ②細胞適度前期 ① 消失 ②染色質→ ③紡錘體形成 植物: 發出紡錘絲 動物: 發出星射線中期 ①染色體的 排列于赤道板上 ②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后期 ① 分裂, 分開 ②子染色體末期 ① 出現,形成兩個核 ②染色體→ ③ 消失 ④細胞質分裂 植物: →細胞壁 動物: 凹陷無絲分裂(1)概念:細胞無絲分裂的過程比較簡單,分裂時一般是細胞核先延長,核的中部向內凹陷,縊裂成為兩個細胞核;接著,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成兩部分,形成兩個子細胞。(2)特點: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所以叫無絲分裂。(3)實例:蛙的紅細胞的無絲分裂等。【鞏固訓練】1.如圖表示細胞進行一次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核內某物質或結構的數量變化,由圖分析可知( )A.此圖不可能是表示染色體的數量變化B.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通常在c時期C.b過程中可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D.原核細胞進行分裂過程不會有類似于a階段的變化2.如圖表示一個細胞周期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bc段發生DNA分子的復制 B.cd段細胞內一定存在染色單體C.de段表示著絲點的分裂 D.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3.如下圖所示中A、B、C是不同生物細胞有絲分裂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圖表示的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____。該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____。(2)B圖細胞處于分裂____期。(3)C圖表示的是____細胞的有絲分裂。該細胞處于分裂____期。4.甲圖是某同學做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觀察到的圖像;乙圖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數、DNA數變化的關系;丙圖是對某植物細胞(2n)有絲分裂時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DNA數的統計圖,請據圖回答:(1)甲圖實驗中常用解離液處理根尖,目的是_________。(2)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順序依次是_________(用圖甲中的序號和箭頭表示)。(3)乙圖中代表染色體數量變化的是_________(填“實線”或“虛線”)。(4)丙圖中,表示染色單體數的是_________(填“a”“b”或“c”),①時期可以對應有絲分裂的_________期。5.下圖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變化,由圖分析可知( )A.觀察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通常在丙時期B.戊時期染色體數是DNA分子數的2倍C.甲→乙的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D.丁→戊的過程中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變為0參考答案1.答案:A2.答案:D解析:bc段處于細胞分裂的間期,完成DNA的復制,A正確;cd段細胞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處于有絲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說明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單體B正確;de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被紡錘絲牽引移向細胞兩極,C正確;根據縱坐標含義為每條染色體上DNA含所以ef段為后期和末期,ef段核DNA含量與cd段的相同,只是染色體數目不同,D錯誤。3.答案:(1)植物;前期(2)后(3)動物;后解析:(1)A圖細胞有細胞壁、無中心體,應為植物細胞。A圖細胞內染色質螺旋化形成染色體,核仁、核膜消失,出現紡錘體,染色體不規則排列在細胞中,所處時期為分裂前期,此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有6條,核DNA分子有12個。該細胞有絲分裂的結果是形成兩個子細胞,每個子細胞中染色體有6條。(2)B圖細胞著絲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向細胞兩極移動,處于分裂后期。(3)C圖所示細胞無細胞壁,有中心體,細胞通過細胞膜的縊裂分開細胞質,應為動物細胞,其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向細胞兩極移動,應處于分裂后期。4.答案:(1)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2)1→3→4→5(3)虛線(4)b;前期和中期解析:(1)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常用鹽酸酒精混合液處理根尖,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便于觀察。(2)根據圖甲有絲分裂特點可知,1為有絲分裂前期,3為有絲分裂中期,4為分裂后期,5為有絲分裂末期,1→3→4→5。(3)圖乙虛線表示染色體的數量變化,因為染色體在后期出現加倍,前期中期不加倍,實線表示DNA的變化。(4)丙圖中,表示染色單體數的是b,因為只有染色單體會在后期著絲粒分裂時數量變為清零。①時期DNA是染色體的二倍,可對應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5.答案:D解析:A、甲→乙表示分裂間期,此時細胞中進行DNA的復制,DNA數目加倍,A正確;B、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是有絲分裂中期,即丁時期,B正確;C、戊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相等,C正確;D、甲→乙表示分裂間期,此時細胞中進行染色體的復制,但染色體數目不變,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